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土地整治环境影响评价多是从某方面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整治”的要求,通过识别土地整治规划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对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鄢毅  尹亮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2):137-141
在阐明四川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四川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作为城市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光平  夏敏楠 《江苏地质》2009,33(2):209-211
介绍了南京市矿业形势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势,提出了南京市矿业环境整治的目标思路与技术路线,研究了采石基地及整治点布局项目。从采石业入手,对规划调整地区矿业格局,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张晓峰 《地下水》2019,(1):255-256
城市河道关系着防洪及生态环境安全。以城市河道整治为入手点,依据城市上、下游河流段开发情况,对某地城市河道治理、已有河道整治项目及河势变化进行调查分析,基于城市河道整治现状及景观建设优势,设定城市河道整治规划,并依据城市河道景观设计需求,对城市河道整治与景观生态融合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全面提升城市河道水网生态面貌及防洪排涝能力,为区域水系建设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对现今城市中河道利用的现状和不合理的建设进行分析,指出在发挥城市河道防洪作用的同时,应将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与城市河流生态系统规划相结合,提出城市生态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并针对目前城市河道景观整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城市生态景观规划方法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李绪谦  杨珂明  朱丹 《世界地质》2000,19(2):167-171
对城市水环境实行“红黄绿”分区整治规划,目的在于综合考虑各水层水质水量开采现状、污染程度、工业布局、农业灌溉城市发展规划及水源地保护目标等因素,突出主要矛盾,分期分区整治,使之既符合经济技术约束原则,又强化了目标管理。该方法现代化城市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必须对城市老旧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标本兼治城市才能和谐发展。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持续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践,针对政策法规,既有现状和住户意愿等因素限制,诸如消防改造、户内加固等部分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珊 《安徽地质》2012,(2):139-142
采煤塌陷是煤矿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社会各界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整治方法,文章基于这些已有的方法,提出了定量化的采煤塌陷区整治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关店乡总体规划中对丁集煤矿采煤塌陷区整治方法的选择上,从而为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科学利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测算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和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前期研究,本文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践,同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等土地利用活动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和资金,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土地整治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