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4.
5.
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深部矿产勘查突破的重要途径,其通过控矿地质体的三维建模,直观刻画控矿要素之间的空间、成因和演化关系,帮助理解成矿系统,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当前三维建模主要采用地质资料构建,在缺少钻孔等已知资料的情况下,难于构建出可靠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克服常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可信度低、精度差的缺点,本文将重磁电交互反演技术引入到三维地质建模中,提出了基于先验信息约束,通过重磁二度半剖面交互反演、电法反演、三维物性反演联合修正的三维地质模型方法.本文采用该方法建立了彭山穹隆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彭山穹隆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安徽庐枞地区位于怀宁庐江“磁高重高”一级异常带的枞阳--庐江次级异常区.采用重磁场联合反演技术的多层面边缘检测方法(WORMS法)对庐枞地区多层面边缘进行检测,得到了地下不同深度的密度或磁性信息以及重、磁异常边界.根据上延层高度布格重力异常,结合航磁区域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进行了断裂构造的推断与基底隆起区的划分,再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这些圈闭区域进行相交计算,划分出重磁同高、重低磁高、重高磁低、重磁同低等4种组合空域,提出庐枞盆地磁性基底为“一隆两凹”形态(庐枞盆地基底界面三维结构图)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钻孔与地面物性测定,查明含矿岩体和硅质板岩都具有较高的极化率和相对较低的电阻率,是引起电性异常的主要因素。利用重磁异常推断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为一向下延伸长度大于走向长度的岩柱。由重磁异常圈定的岩体范围内电性异常为矿体引起,其外为岩性异常,这是区分矿与非矿异常排除干扰的最佳标志。 相似文献
10.
11.
工区构造复杂,断层非常发育,目标层段主要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为研究目标层段砂体的横向展布情况与储层的有利部位,对该区进行波阻抗反演研究.由于区内复杂的断层地质条件,不利于建立与实际地质情况符合的初始模型.本文讨论了利用VSP资料得到的时深关系准确标定层位,采用加密地震解释层位的方法来控制断层断点,考虑到区内薄互层的匹配因素,适当缩短子波长度的方法来提高波阻抗反演的纵向分辨率.方法使反演结果合理反映砂泥薄互层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对天津地区的断裂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断裂为该区的主控断裂,具有规模大、控制性强、长期继承性活动的特点。、级断裂多为控制、分割构造单元内部不同类型构造(区带)的分界线,对局部构造单元的形成、发展、演化及沉积建造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多数断裂的活动具有阶段性、长期继承活动的特征,其活动性在不同发展阶段或同一阶段内有所不同。形成了以规模较大的断裂为主干的断裂构造系统,平面上交织为以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为主,南北向为辅的构造格架,断裂均为隐伏断裂。同时,推断该区、级断裂生成较早,多为古生代、中生代,多数断裂自形成后经过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具有多次复活、长期活动的特点。、级断裂生成较晚,多为古近纪,活动强烈,古近纪为强烈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冯记沟矿区主要构造的走向、形成期次、平面展布规律,分析了该区应力状态及构造演化,总结了矿区构造特征、地质应力作用与构造赋存规律的关系。认为矿区经受过多期地质构造运动的破坏,整体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南北向褶皱群以及与之相伴的断层构造。由于受较强烈的近东西向挤压,总体为一西翼窄、东翼宽缓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尖儿庄背斜),北端翘起、向南倾伏,被断层切割呈“簸箕状”。断裂多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断层。从各种构造的切割关系分析,在东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发育了一系列的近南北向的逆冲断层以及褶皱(矿区北部的尖儿庄背斜、马家滩向斜、冯记沟背斜等),同时还派生了与主压应力相互垂直的右行平移正断层(DF2)及北东向的斜交逆断层(DF3)。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中对天津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天津松散层地质结构调查、工程地质结构调查、水文地质结构调查和基岩地质调查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特别指出利用物探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对深覆盖区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和建立三维地质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其进行了充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从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分离出来的剩余重力异常和水平梯度重力异常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威宁地区的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揭示该区深部存在8条断裂,火山机构1个,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1个。 相似文献
18.
20.
淮南矿区潘三矿构造发育规律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煤层构造形态空间分析、断裂要素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引入断裂分形维数指标作为刻划断裂构造发育强度的指标之一,对准南矿区潘三矿地质构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揭示了矿井地质构造发育的南北分带性和东西分区性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