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本文简要论述提高煤田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加大煤田地勘单位转机建制步伐,增强煤田地勘单位活力煤田地勘单位经过多年努力,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地勘单位仍保持着  相似文献   

2.
孙晶 《吉林地质》2010,29(4):181-182,185
财务管理是地勘单位管理的核心,是地勘单位蓬勃发展的命脉,是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前提。只有认清地勘单位的管理现状,不断提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勘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地勘单位管理水平和价值的全面提升,然而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堪忧。根据地勘单位面临的环境,分析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就加强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指出了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兵 《地质与勘探》2013,49(3):554-557
国有地勘单位是我国地质找矿的主力军,深入分析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的形势、现状和问题,将有利于我国地勘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全国正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但国有地勘单位依然面临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分类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做好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指导工作,建立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激励引导与规范约束机制,研究细化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支持政策,统筹考虑中央与属地化管理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引导区域地勘队伍的合并重组,同时地勘单位自身要积极应对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6.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刘秀萍  柏峰 《城市地质》2008,3(2):48-50
阐述了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讨论了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吟  潘杨辉 《四川地质学报》2012,32(1):116-117,120
地勘单位大致分为传统地勘单位、现代地勘单位、一流地勘单位三个类别,传统地勘单位的特点是事业体制,计划任务,模式单一;当代地勘单位的特点是企事混合的体制,工作成果与矿权、项目紧密相连,多元化市场;一流地勘单位的特点是事企分开,拥有自己的矿山,经营方式多样化,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在现阶段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单设是必要的,论述了如何看待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单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勘单位先后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先后经历了初步探索、属地化管理、事企分体运行等不同阶段。十九大以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地勘单位改革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又快又好地进行地勘单位转型,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地勘单位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指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改革意愿不强烈、转型工勘领域受阻、资本占有率低和人才匮乏。以此为基础,提出转变思想、学习集团化企业路线、投身地方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和长期持续稳定转型的发展建议,供转型发展的地勘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鑫 《地质与勘探》2015,51(4):772-775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国有地勘单位该如何深化改革,走好改革发展的道路,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本文概述了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改革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了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地勘事业经费拨付渠道的疏通、事业单位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延续、依附于事业单位的各种资质、矿权、贷款过渡转换、公益性地质队伍与商业性地质队伍的关系等新的问题,提出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勘行业发展和改革的指导,为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动地勘单位改革,继续关注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进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建全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6):63-64,66
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地勘队伍经济体制的影响,论述了适时改革地勘单位产权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地勘单位应该建立混合经济架构的设想,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北煤田地质局107队通过资本运作,职工参股,资本量化,产权多元,股本流动等多种形式,试行模拟改制,调动了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方面的积极性,为推动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进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谭双喜 《湖南地质》2001,20(3):233-236
发展多种经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产权单一,事企不分,人才匮乏、技术滞后,观念陈旧,市场不畅,是影响部分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体制、科技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才是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6.
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如何适应财政支出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费来源主要是各级财政拨款。我国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财政体制改革,而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包括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使用的财政资金等所有财政资金支出,直接影响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资金使用,因此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应熟悉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金财工程、国库集中收付、公务卡、非税收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在进行会计核算和修订内部管理制度时主动对接。  相似文献   

17.
地勘单位的发展历史,浓缩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随着国家对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地勘队伍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过度分权、各自为政、管理不到位和财务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传统的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弊端愈来愈显现出来,为履行好地勘单位及其下属公司经济运行的质量的财务管理职能,在对地勘单位整合重组的基础上,设立二级单位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以适应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宁夏煤田地质局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专业从事煤田地质勘查的单位,由于历史背景、区域特点的差异.与全国各地质勘查单位相比,在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除人才缺乏、资金紧张、资产有限等共性问题外.还有许多个体差异,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宁夏煤田局做大做强及可持续发展。参照内蒙、广东和陕西三省地勘单位的改革经验,认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不能等同于地勘行业的改革.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成败与事企及产权明晰程度有关,长期积累的顽症决定了事转企的改革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宁夏煤田地质局的事转企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应在宽松的矿政环境及优惠政策下推进,并创造条件向产业链中的高利润产业拓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的不同形式,结合河北物测队多年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和经验,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方向,提出会计委派制与强化会计监督有着密切联系,会计委派制为会计监督创造较好的会计环境,地勘单位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