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概述了我国风沙土的特点,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水壤水分、温度状况、土壤碳酸钙、易溶盐含量及土壤的潜育表现,划分出风沙土为九个亚类:(1)淋溶性风沙土;(2)周期(半)淋溶性风沙土;(3)石灰性风沙土;(4)湿热风沙土;(5)干热风沙土;(6)盐渍化风沙土;(7)潮风沙土;(8)潜育风沙土;(9)普通风沙土;  相似文献   

2.
纵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部对风沙土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风沙土含水量低于边部。风沙土颗粒物主要由极细沙-细沙-中沙组成,并且北部较中部和南部粗。个体沙垄垄间地风沙土φ1值最高,垄顶的平均粒径最大。北部风沙土分选性差,绝大多数为极正偏分布,峰态很窄。中部、南部风沙土分选性中等和较好,呈窄峰态和近对称的分布形式。沙漠腹地风沙土全盐含量均较低,pH值适中,二者和沙垄固定程度成一定的正相关。风沙土中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含量较低。相比之下北部风沙土全K和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南部,而植被茂盛的垄间地和垄坡有机质和全N含量一般高于固定、半固定垄顶。局地气象条件、微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状况的差异是引起沙漠风沙土上述理化性状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玉霖  崔建垣 《中国沙漠》2000,20(Z1):42-44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3种类型风沙土中地温的变化特征分析,有植被覆盖和裸露地表条件下地温的关系探讨。结果表明:①地温随时间进程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随深度加深地温日变化振幅按指数规律减小;②半固定风沙土的浅层(5~20 cm)地温略高于流动风沙土和固定风沙土,尤其表现在地温达到最大值时;③流动风沙土土壤热扩散率λ较大,固定风沙土土壤热扩散率λ较小;4有植被覆盖的风沙土中平均地温略高于裸露地表下的平均地温。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榆林市这一典型区为例探讨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重建地区SOC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数据基础为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3年重复采样。结果表明:(1) 在耕层(0~20 cm)、1 m深(0~100 cm) 和全剖面(母质层以上整个土体) 等三个剖面层次上,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储量(SOCS)时空动态分异明显,其中耕层最为显著。(2) 在区域水平上,耕层、1 m深和全剖面SOCS分别增加10.12 Gg、19.06 Gg和20.10 Gg,其中东南部丘陵沟壑区显著高于西北部风沙草滩区。(3) 在土类水平上,风沙土类中各土种SOCD及其变化悬殊,其中流动风沙土和半固定风沙土SOCD最低、增加量最小,固定风沙土初始SOCD最高、减少量最大;反之,黄绵土类中各土种SOCD较高,增加量显著。该研究证明植树造林种草、可持续农业耕垦等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变更能显著提高荒漠化地区土壤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风沙土的力学性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风沙土是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区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其力学性质不同于一般土体,结构松散性为其最主要的特点。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14个风沙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和抗剪试验,获得了风沙土的基本力学参数:风沙土压缩模量值在50.00~142.86MPa之间,是一种低压缩性土;风沙土的内摩擦角值在31°55'~36°19'之间,低于河流冲积砂的内摩擦角值;风沙土存在结构力,其力学效应相当于粘聚力,可以在剪切试验中测出,其值在0.6~9.3kPa之间。并分析了影响这些力学参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科尔沁沙地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对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以中龄、近熟和成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风沙土为研究对象,以裸沙地风沙土为实验对照,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样品粒度组成,计算分析土壤粒度参数特征,绘制土壤粒配曲线。结果显示:(1)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风沙土以砂粒为主,其次是粉粒,黏粒含量最少。随林龄的增长,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呈增加趋势,砂粒含量呈减少趋势。裸沙地风沙土砂粒含量多高于同层林地土壤。(2)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风沙土质地较粗,分选性较差,偏度值多为正偏度,峰度值多为尖窄,0~10 cm和10~20 cm风沙土分形维数分别为2.18~2.43和1.98~2.17。裸沙地风沙土质地更粗,分选性更好,分形维数更小。(3)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风沙土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均为双峰型。随林龄的增长,10~20 cm风沙土的土壤颗粒细化滞后于0~10 cm。林地悬移组分的含量高于裸沙地,裸沙地跃移组分的分选性高于林地。科尔沁沙地不同樟子松人工林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防治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区风沙土机械组成及含水率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张国盛  王林和 《中国沙漠》1999,19(2):145-150
以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毛乌素沙区0~100cm层内流动风沙土、天然油蒿和臭柏灌丛及沙柳和樟子松人工林下风沙土的含水率和机械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流动风沙土的含水率较稳定,年平均值在3.0%左右;油蒿、臭柏、沙泖和樟子松下的固定、半固定风沙土含水率变化较大,年平均值为1%~2%。风沙土含水率主要受降雨、植物蒸腾和土面蒸发的影响,其垂直分布可分为0~10cm的干沙层和10~100cm的活跃层;季节变化表现为4~6月和9~11月的失水期、7~8月的降水补给期、翌年4月以前的冻结滞水期。  相似文献   

8.
黄河内蒙古段土壤风蚀特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黄河内蒙古段风沙土、灰漠土、棕钙土和灌淤土,在室内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和风洞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4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不同风速及含水量条件下的风蚀特征,并量化了不同土壤的风蚀强度与土壤理化性质间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棕钙土和灌淤土,风沙土和灰漠土易蚀性颗粒含量较大,团聚体、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较低,但相同风速和含水量条件下平均风蚀强度风沙土>棕钙土>灰漠土>灌淤土。(2)不同土壤风蚀强度与风速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R2≥0.85,P<0.05),尤其是风沙土和棕钙土,幂函数关系明显优于指数函数。(3)除灰漠土,土壤风蚀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均呈较好指数函数关系(R2>0.90,P<0.05),风沙土和灰漠土的风蚀强度突降的含水量临界点在4.5%左右,灌淤土和棕钙土无明显临界点。(4)不同土壤输沙率均随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在距地表10 cm范围内,不同土壤输沙率占总输沙率比例风沙土(82.67%)>灰漠土(80.77%)>灌淤土(74.07%)>棕钙土(73.77%),当距地表大于30 cm后,集沙仪中基本收集不到风沙土和灰漠土风蚀颗粒。当轴心风速为16 m·s-1时,不同土壤风沙流结构均表现为单峰曲线。(5)不同土壤风蚀强度与风速、含水量、团聚体、易蚀性颗粒和黏粒含量均呈较强的非线性相关关系(R2=0.76,P<0.05)。易蚀性颗粒含量是影响风蚀强度最主要的土壤属性,其次是干团聚体和黏粒含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砂质新成土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依据,以土壤发生学作指导,阐述了我国砂质新成土的系统分类。砂质新成土是新成土纲中具有砂质沉积物岩性的土壤,相当于我国过去土壤分类中的"风砂土",是指风成砂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其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流沙上的成土阶段、半固定沙上的成土阶段和固定沙上的成土阶段;具有细土累积、结皮形成和有机质聚集三个成土特点。砂质新成土的控制层段的深度标准规定为1~2m。砂质新成土亚纲可以划分为:寒冻砂质新成土、潮湿砂质新成土、干旱砂质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和湿润砂质新成土等5个土类,在土类之下,又可主要根据是否偏离中心概念、是否具有附加过程的特征和是否具有母质残留的特征,进一步划分为永冻寒冻砂质新成土等22个亚类,并列有检索系统。最后,以砂质新成土的土类为单元,论述了其土壤分布、特征及其改造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保水剂处理土壤的抗风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将不同浓度的保水剂,在不同风速和不同喷洒量的条件下施用于黄土、粉煤灰、风沙土中,对其胶结作用所具有的抗风蚀性能进行了野外及风洞实验。结果显示:在净风条件下,保水剂固沙、抑制扬尘效果显著;在风沙流条件下,保水剂大浓度(50g·m-3)时具有明显的抗风蚀、抑制沙尘的效果;不同土类在风力为20m·s-1内,保水剂对黄土、粉煤灰、风沙土的固定、抑制扬尘效果显著。20m·s-1以上时,保水剂对黄土、粉煤灰、风沙土的固定、抑制扬尘效果随保水剂浓度的增大抗风蚀强度随之增强。但保水剂和固沙复合材料共同施用于风沙土,防风蚀效果更为显著;生产应用中,建议保水剂对风沙土的应用浓度为560g·m-3,对黄土的应用浓度为140~280g·m-3,对粉煤灰的应用浓度为50~140g·m-3。  相似文献   

11.
甘肃沙区开发中果树资源的应用及良种区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隐生  曹来均 《中国沙漠》1998,18(3):263-267
在论述甘肃沙漠戈壁地区的自然概况及沙区果树发展的现状之后,提出了甘肃沙区果树区划、适宜的优良果树树种、品种和果树在沙产业开发中的技术要点,并对沙区果树资源开发中需重点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沙地适生灌木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炳辉 《中国沙漠》1998,18(4):394-398
为了提高沙区良种灌木繁殖与栽植的成活率、生长率和保存率,对山竹子、沙木蓼等灌木的育苗和栽植技术,进行了多年系统试验研究,提出适宜沙区的灌木繁殖与栽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w 本文介绍了 B O C522 单片机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及该系统与 Y C C 温度控制器和 P C 机间数据通讯设计。同时介绍了 P C 机软件对数采仪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实现 T G S- 2 和 G C(103)数据的微机存贮与表格图形处理。该数采仪和 P C 机构成两联用仪的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粘土矿物在古环境研究中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鲁春霞 《中国沙漠》1997,17(4):456-460
粘土矿物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沉积物和沉积岩中。作为次生矿物,粘土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而粘土矿物的沉积分异、组合特征、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和矿物结晶度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对恢复古环境,研究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字塔沙丘地表气流场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张伟民  李孝泽 《中国沙漠》1998,18(3):215-220
沙丘沉积构造指示及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莫高窟顶金字塔沙丘形成于3组风向条件下(NE、SW及NW),是链状沙丘的一种变形、分离形式。从沙丘形态特征分析,三面体金字塔沙丘及其它复杂沙丘类型(线形、格状、多面体金字塔沙丘)之间存在某种内在本质的联系。即多信风条件下产生的风向组合,通过主、副脊(梁)的不同形式发育组合过程,形成适应于地表气流的地貌形态。同时认为:沙丘沉积构造及风洞实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比以往单一过程研究更为全面、系统、深刻。  相似文献   

16.
景观格局在沙漠化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常学礼  赵爱芬 《中国沙漠》1998,18(3):210-214
应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分析的一些方法对4种典型沙漠化土地景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和景观中斑块的格局通过影响边界长度和组合状况,进而影响沙漠化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学和生态学过程。其中,分维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景观和斑块格局的变化,分维数越大格局越复杂,两者关系呈正相关;修改分维数可以反映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和景观中斑块之间的相邻性,两者关系也呈正相关;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的数量化分析和描述,为研究沙漠化过程和景观格局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指出了景观格局在沙漠化危害程度判定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防治沙漠化区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胜邦  陈俊明 《中国沙漠》1998,18(3):283-288
按照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将青海省沙漠化土地划分为4区10个亚区。柴达木盆地荒漠区划分为冷湖风蚀区、格尔木流沙区、都兰流沙区、德令哈戈壁区和乌兰固沙区5个亚区;共和盆地半荒漠区划分为共和流沙区和贵南流沙区2个亚区,青海湖盆地环湖区只划分1个亚区;青南高寒区划分为可可西里风蚀区和黄河上游阶地风蚀风积区2个亚区。针对各亚区沙漠化土地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合理开发方向和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8.
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地区沙源物质与现代沙漠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连友  刘志民 《中国沙漠》1997,17(4):377-382,T001
对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附近地表堆积物的粒度和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沙丘沙的平均粒径,分选性,主粒组构成以及矿物成分与附近原物质具有一性和继承性。河流冲积物是最主要的沙源,其次是积物和基岩风化物。  相似文献   

19.
晋西北地区末次盛冰期古风成砂的发现及环境演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苏志姝  马义娟 《中国沙漠》1997,17(4):389-394
野外调查中在晋西北地区首次发现了马兰黄土中的古风成砂沉积,其机械组成主要是极细砂和细砂,而且具有明显的风成交错层理等特征。结合年代资料和孢粉分析,认为古风成砂形成于27000~10000aB.P.间的末次冰期盛冰期,当时晋西北地区是干旱荒漠-干草原景观,气候寒冷干燥,风的地质作用成为控制该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展或沙漠大范围地南侵,说明该区土地沙漠化过程至少在晚更新世晚期就已断续存在  相似文献   

20.
沙坡头地区黄河阶地发育与地貌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阎满存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7,17(4):369-376
沙坡头地区地处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山褶皱带之间的一个复杂的边界带。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向东北的强烈挤压致使该区形成一系列向东北凸出的弧形挤压构造带,从而制约和影响了该区的地貌格局、演变和趋势。通过对沙坡头地区黄河阶地分布规律、地层结构、沉积相等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室内年代测定、粒度和重矿物等分析,重建了沙坡头地区黄河演变的过程,讨论了黄河演变与沙漠形成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