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一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共同承办,将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新方法。会议的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工程重大工程实例;(3)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4)环境岩土工程;(5)土动力学与土工抗震。联系方式:"第十一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组委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基于真实非均质岩土材料的数值方法与研究进展.这些方法运用新发展的数字图像技术,获取真实岩土和混凝土材料的细观非均质分布,再进行定量细观结构研究,采用数值计算程序,定量分析它们的物理力学响应,为解决限制岩土和混凝土力学进一步发展的非均质材料假设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介绍该方法的研究背景和三项主要内容.包括真实细观非均质岩土材料力学数值分析方法,非均质岩土材料数值网格计算方法,和非均质岩土材料力学响应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3.
前言     
四年一度的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是我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会议之一。第十一届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4.
分形几何在岩土力学研究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简略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理论及其方法。从岩土材料结构的定量描述、流体在岩土体中的渗流问题、岩土材料强度的分形模型和分形空间的力学特征四个方面叙述了分形理论在岩土力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应用。指出只有将岩土力学系统在欧氏空间的各种基本变量、原理和方法向分形空间推广和拓展,才能产生对岩土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新认识,这也是分形理论在岩土力学研究中进一步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应用工业X射线CT技术观测岩土内部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成为研究工程地质的热点课题。然而,现有CT技术的“笨、大、重、险、贵”限制了现场应用能力,且常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存在丢失或破坏原有地质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原位CT技术的概念,并指出其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基于超小型冷阴极脉冲式X射线管及成像设备搭建随钻原位CT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原位岩心数字采样与CT快速重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后续研究重点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2D/3D CT快速重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析CT重构图像与岩土颗粒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局部精细结构重建算法,构建精确的原位岩心3D微观结构模型;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原位置岩土准样本,研究等效准样本的力学特性;建立时-空四维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形成具有学习和预测的反馈评价体系,对丰富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和完善原位CT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朝生 《地震学刊》2009,(2):218-218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主办的第十届环境岩土工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9年9月7日~9月11日在德国波鸿(Bochum)举行。会议面向广大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7.
第六届国际地震岩土工程大会于2015年11月1-4日在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召开。本文介绍了大会概况;阐述了大会设置的21个专题,并综述了场地效应和小区划,斜坡、河堤、大坝与废弃物填埋场,地震危险性与强地面运动,土壤液化与侧向扩展共4个重要专题分会的交流内容;通报了国际地震岩土工程及其问题技术委员会(TC203)全委会内容和决议事项;论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亮点,包括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灾后重建催生了岩土工程共享数据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壤液化与侧向扩展研究成为国际岩土地震工程一大热点研究领域;提出了在液化机理、液化势评价、液化后变形和基于性能的抗液化工程设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运动颗粒模拟方法实现了对斜坡破坏的全过程数值模拟;"Ishihara-Idriss-Finn演讲特别分会"成为本次会议一大亮点;2010-2011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序列(CES)发生后,美国与新西兰开展了非常紧密的合作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在地震序列认识、灾害快速评估、确保稳健恢复的政策与规划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方受益的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8.
《地震学刊》2012,(1):104-104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主办的第十二届环境岩土工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27-2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会议面向广大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欢迎参加。  相似文献   

9.
根据材料内部真实结构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是岩土力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针对不同材料内部结构特征,介绍了等效图形法与边缘矢量化两种建模方法,并以自制孔隙岩土材料和混凝土的CT图像为例,说明了两种建模步骤。分析表明:当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具有明显双峰或多峰结构时,特征区域易分割;而当灰度直方图为单峰结构时,可以通过数学形态学的top-hat方法进行图像增强,以方便特征区域的提取。对于孔隙结构,可以利用等效圆或等效椭圆表征,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而当内部结构复杂时,可利用特征边缘矢量化方法进行建模。本研究为如何建立反映岩土材料内部真实结构数值模型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土的工程分类是岩土工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结合某实际工程土石坝基砂层勘测资料,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对341个实际砂土样进行定名;按照定名结果,对覆盖层砂土样级配包络线、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对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所谢礼立院士、陶夏新研究员、袁晓铭研究员和柳春光副研究员于2000年1月30日至2月4日,随中国地震局代表团赴新西兰出席了在奥克兰举行的第12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12WCEE)。会议共设11个专题:(1)发展中国家地震工程;(2)实践中的地震工程2瞩)大会专题发言;(4)工程地震Z(5)岩土工程;(6)结构工程;(7)生命线系统;(8)结构设计准则和方法;(9)社会与经济问题;(IO)近期地震的教训;(11)其它。本次会议有来自83国家和地区的1967名代表(其中1524名为正式与会者)。会议收到2,770篇摘要,其中结构工程的1,240篇…  相似文献   

12.
工程抗震工作需要掌握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度资料,以便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场地震害小区规划等项工作。采用瑞利波法进行岩土力学特性指标测定,通过实际性能应用表明该方法是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云南历史破坏性地震震害异常影响因素,得出第四系软弱土层和新近系禽煤岩层等软弱岩土因素是显著影响云南历史地震震害异常的原因。利用1:20万(中比例尺)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对云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软弱岩土进行调研,得到软弱岩土的分布状况.并初步分析了软弱岩土的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分析对覆盖整个昆明盆地的新生代沉积相作过较详细研究工作的1:5万地质资料,得到昆明盆地软弱土的分布及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余春文 《地球》2019,(9):96-96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带着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出于工程施工安全的考虑,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依据深基坑的设计标准与要求,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应用,才能有效的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及质量的落实。鉴于此,本文结合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以提升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使深基坑支护技术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为工程的整体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袁晓铭团队经多年攻关研发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新方法和程序SoilQuake16于7月17日上线试运行,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场地地震响应在线计算服务。SOILQUAKE采用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方法,在大幅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保持了传统方法仅需要输入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且快速收敛的优点。该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已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刊《土木工程学报》第49卷第10期正式发表,袁晓铭研究员在"第十二届全国岩土力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和"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上以该新方法为主题做大会特邀报告,反响热烈。以此新方法研发为主要内容完成的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改进关键技术研究"已通过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5):1077-1077
随着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机场等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我国在交通岩土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突出成果,为确保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和运营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二届全国交通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于2018年10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9家单位协办。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交通岩土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工程技术难题,促进设计、施工、科研和教学等各领域的交通岩土工程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共同推进交通岩土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本次会议汇聚了一大批我国交通岩土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研究生以及企业代表,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陈湘生院士,知名专家60余人,青年学者12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承办方专家和学生80余人,总计参会人数超过360人。
本次会议共征集到212份论文摘要,165篇论文全文。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全部论文进行了评审,每篇论文均给出两份以上的审稿意见。经作者修改后,投稿论文全部推荐至本领域相关学术期刊正刊,包括:《岩土力学》、《中国铁道科学》、《地震工程学报》、《北京交通大学学报》、《都市快轨交通》、《铁道标准设计》、《地质力学学报》、《水利水电技术》、《铁道勘察》、《青海交通科技》。截止会议举办期间,其中已录用论文68篇,审稿中论文46篇。
本次会议共设置报告111个,其中院士报告2个,大会主题报告12个,分会场报告97个(其中含学生报告37个)。与会代表就岩土体基本性质、隧道工程、桩基工程、边坡工程、路基工程、基础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以及交通岩土数值分析方法、抗震及环境振动、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岩土工程新技术、寒区交通岩土工程等主题开展学术报告和深入交流。
会议闭幕式举办了颁奖仪式,对专业委员会评选出的青年专家优秀论文2篇、优秀研究生论文3篇、青年专家优秀学术报告5人、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5人给予了荣誉和物质奖励。大会于2018年10月13日圆满闭幕。  相似文献   

17.
CT在岩土实验中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CT对岩石、土壤、水体多种成分的冻结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阐述了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CT检查实验样品的数学原理。对图像的分辨率和伪影进行了讨论,对实验样品的最佳扫描条件进行了分析。为了定量分析岩土CT图像,以便深人地动态研究在不同实验过程中土样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物质成份的迁移,需要针对扫描样品建立数值方程。通过对各种形状、尺寸、密度和组分的标准样品进行大量的CT扫描,对理论方程进行了验证。对扫描数据的统计分析说明,CT值随物质密度增加而线性增加,其斜率与物质成份有关;对于高密度的物质,CT值随着样品直径的减小而增加。为了以统一的数学模型描述实验样品的CT值,对理论公式进行调整、建立了半经验数值方程。利用数值方程可以定量分析岩土样品在冻结过程中的水份迁移,冻结澎胀变形;在外力作用下组织结构的变化;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在冻结层面及未冻水的含量;在自然状态中材料的孔隙度等等工程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实验证明,CT用于岩土及其它材料科研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跨断层形变监测标石地岩土分类、地表岩土分类、影响监测场地标石稳定因素以及不同监测标石地监测实例变化等。结果表明:现有监测标石地岩土分类需要完善;重新分类了监测标石地岩土并给出了监测标石命名方法,以期促进跨断层形变监测工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地震作用下矩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得到隧道结构的失稳破坏机制,通过建立土一隧道结构协同作用的整体力学模型,采用大型室内振动台实验与有限元数值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土-隧道结构整体力学模型的加速度时程、频谱特性、位移及土压力等方面的力学响应。研究发现:振动台实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两个问题:(1)三维圆孔问题的力学模型。(2)在边界条件上,实际地球潮汐形变应力与三维圆孔问题力学的应力有差异。论证了在目前钻孔应变测量的精度情况下,边界条件的这一差异不影响三维圆孔问题力学模型在应固体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