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波  刘钰  许迪  姜文来 《水科学进展》2009,20(5):732-738
效用问题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和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对于实现农业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的用水效率评价向以效率和效益有机结合为特征的效用评价的发展历程,其评价尺度也从最初的作物或田间等微观尺度向灌区、流域、国家乃至全球等中观和宏观尺度发展.未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建立基于不同尺度水平衡观点上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不同尺度指标的尺度效应及转换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状农业—水资源—环境系统分析与诊断发现,黑龙港地区农业结构失调,背离资源条件发展农业,超采地下水,已使该区面临水资源不能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恶化的威胁;认为①立足水资源条件发展农业,是建立协调优化的农业—水资源—环境系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②采用综合措施有效利用土壤水,科学灌溉微咸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是提高水资源对农业贡献的关键;③加强综合科技投入和农村市场经济建设,发展集约化农业,是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保证;④提高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行相应的能力建设,是实现黑龙港地区农业—水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农业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资源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选择国家“九五”农业重点科技攻关吉林省大安试验作为研究区,针对农业发展状况和目标、次生盐碱化形成机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多种自然和人为条件,建立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确定水资源最优利用方案,为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同时,拟把此套模型技术推广和应用到整个松嫩平原地区,保证农业安全生产,促进生态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玉邦  梁川 《水文》2011,31(5):57-63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要素、水的资源属性、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内涵、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种植结构及种植模式等因子,选取构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体系(16个定量指标、4个定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为区划方法,对川中丘陵区进行量化分区。研究结果将川中丘陵区16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简阳)分为农业水资源较低利用区、农业水资源低效利用区、农业水资源中等利用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区和农业水资源较高效利用区5个区,这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利用规划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鑫  张春洁 《地下水》2012,34(6):196-197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因为水利工程发展的缓慢,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其中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从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使用,就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采用水利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从盖州市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将水资源合理分配,最大化的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6.
松原地区水资源与持续农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文业  汤洁  李凤全 《吉林地质》2000,19(3):61-64,86
传统农业发展到持续农业,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分析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及开发利用,是农业地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松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阐明该区水资源与持续农业的协调发展关系,为该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发展新疆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和使用至关重要,以新疆水资源为对象,通过对新疆地区的水文现状进行分析,以区域水文相关指标参数作为基础,利用变化范围评估方法(RVA)对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对新疆水资源改变程度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在2013年-2015年间,整体改变程度不大,与前几年相比基本持平,而在2015年之后受降水量增多、气温逐年升高以及冰川雪山融化速度加快等因素影响,地区水资源整体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为新疆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植被生长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水源。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疆农业生产严重缺乏水资源,针对新疆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现状,重点研究了新疆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分析了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力图实现新疆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临城县属于缺水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亟待解决.农业是用水大户,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述农业节水几种途径及生活、工业节水的途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王肖波  徐中民 《冰川冻土》2018,40(5):1056-1064
综合的可持续评价是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准确衡量,也是科学指导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凭借。构建了一个基于IPAT等式改进的恒等式评价模型——IPADSEFÍÁ等式,以水资源在农业种植业方面的利用现状作为环境影响因素,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农业依赖度、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效益和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等人文因素,结合1990-2014年的地区发展历程,对张掖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解和归因,并对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得出张掖当前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存在较强的压迫,尤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不是可持续的。而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产业、继续加大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可以缓解目前的水资源压力,让张掖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杨绍华 《地下水》2004,26(2):117-119,141
渭河流域是陕西经济社会的主体,区内水资源贫乏,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解决其供需矛盾,首先应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节水措施,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为实现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作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篇大文章.本文分析了聊城市水资源特点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充分考虑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数学模糊模型,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合理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可作为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案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世杰 《地下水》2004,26(1):55-57
本文概述了陕西省自然环境演变和与水相关的问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关中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段汉明 《地下水》2011,(1):112-1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已日益突出.本文在对关中地区水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关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陕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勇 《地下水》2005,27(1):6-7,22
分析了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如何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供需矛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孙振莲 《地下水》2006,28(3):8-10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本文在分析宝坻区自然地理及水利工程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及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莉花  袁龙  冯金 《地下水》2011,33(2):125-127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本文介绍了渭南市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渭南市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最后提出了实现渭南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以保证渭南市经济社会的正常、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锦高  马宏岩 《地球科学》1999,24(4):339-343
发展需要消耗资源,我国资源供给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持志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现这一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宏观调控作用,保证资源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李雪敏  杨海娟 《地下水》2011,(1):133-135
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商洛市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水功能区,计算出重点河段各水功能分区相应的纳污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商洛市水资源保护、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