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额济纳绿洲近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是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根据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土地生态分类,利用1982年与2000年2期TM遥感数据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分为河岸乔木林、河岸灌草林、荒漠稀疏灌丛、荒漠稀疏草地、河道与水域、盐碱化土地、城镇、戈壁、流动沙丘和剥蚀地山丘陵, 从各类土地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额济纳绿洲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结果表明:①土地覆被类型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河岸乔木林面积萎缩了0.97%、斑块数减小了376,而河岸灌草林增加了0.92%,数量减小1 316;而%LAND指数荒漠稀疏灌丛由4.49%增加到5.65%,由于中游来水量的锐减,河道和水域的斑块数由40个减少到6个,%LAND指数减小了0.15%。与此同时流动沙丘%LAND指数增加了0.42%。②近20年来以胡杨为主的河岸乔木林和荒漠稀疏草地减小了45.02%和14.55%,相应地以柽柳为主的河岸稀疏灌草地和荒漠稀疏灌丛增加了35.03%和25.88%;河岸乔灌林向河岸灌草林景观转移概率为45.95%,向荒漠稀疏灌丛和稀疏草地转移了0.78%和3.01%,向戈壁转移了10.87%;河岸灌草林景观类型向河岸乔灌林转移8.06%,向稀疏灌丛和稀疏草地转移10.95%和19.64%,向戈壁转移11.88%;③额济纳绿洲具有从河岸乔木→河岸灌草地→荒漠稀疏灌丛快速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西昆仑山与西南天山对冲作用形成的盆山耦合带,其构造地貌具有显著的山地-平原分布格局特征.文章以"3S"技术为基础进行构造地貌填图,划分新疆乌恰康苏地区的景观类型,研究构造地貌对该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采用垂向山地-平原构造地貌为指标,划分5个景观类;以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为指标,划分6个景观型;...  相似文献   

3.
以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区域为例,近10年来,在干旱内陆流域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区域,景观的破碎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弱,显著的景观变化表现在:耕种景观与荒漠化景观的扩张和沼泽草甸景观与水域景观的萎缩,其中荒漠草原景观面积的10%、山地草原景观的49.8%以及沼泽草甸(包括盐化草甸)景观面积的16.8%演变为耕种景观类型;相反,17.4%的荒漠草原景观面积和20.2%的沼泽草甸退化为沙漠与戈壁景观,另有13.02%的灌耕地面积演变为荒漠草原.景观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景观土壤N、C的源汇变化,近10年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由于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形成的景观N净排放和有机C净释放分别达到50.65×104T和530.17×104T.山地草原景观的荒漠化与耕种利用、耕种景观的荒漠草原化、沼泽草甸与山地草甸景观以及荒漠草原景观的耕种利用和这些景观的沙漠化发展是造成区域N、C损失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1990、2000和201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和中巴资源卫星数据, 结合GIS技术, 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近20 a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 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探讨. 结果显示: 在1990-2010年喀什噶尔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盐碱地、水域湿地、裸土地和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呈不断增加趋势, 变化幅度分别为73.92%、51.44%、24.27%、10.24%、6.47%和2.98%; 林地、草地和沙地面积减少, 变化幅度分别为-4.13%、-17.16%和-0.73%; 裸石岩砾面积近20 a基本维持不变. 利用转移矩阵可知, 流域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自于16.46%的草地和3.36%的林地; 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1.46%的耕地和0.22%的草地; 新增水域湿地面积主要来自于0.18%的草地; 新增盐碱地面积主要来自于0.28%的草地. 1990-2010年的20 a里喀什噶尔河流域耕地和水域湿地分布趋于集中, 景观优势度增强, 且斑块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 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 景观趋于破碎化, 景观优势度降低. 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指数的变化受人口、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多重影响, 导致流域耕地面积增加、植被退化. 因此, 合理利用流域水土资源对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被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2000-2005年,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先后7次向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区进行了生态输水, 输水河道两岸的植被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以2000-2005的中巴资源卫星CCD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获得了6 a的植被/非植被二值图, 并计算各年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了6 a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 结果表明: 植被景观动态度在第四时段(2003-2004年)最大, 为47.83%; 在第三时段(2002-2003年)最小, 为-1.39%; 2000-2005年植被景观的动态变化呈正向趋势. 2000-2005年, 植被景观斑块个数与景观形状指数增加, 蔓延度指数下降了36.9, 斑块结合度指数均高于99, 表明研究区的植被景观破碎化程度、分离程度增加, 而景观类型联通性较高. 植被斑块面积均处于增加趋势且远离河道植被恢复率越小, 但植被景观的比重仍小于50%, 说明非植被类型是研究区的基质类型, 组成了景观的最大斑块. 针对缓冲区Zone 1, 植被景观的平均分维数处于减小趋势且2005年的斑块个数最小, 斑块结合度指数处于增加趋势, 表明近河道区域植被较为稳定, 受生态输水的干扰度较小, 植被景观斑块之间越来越聚集. 6 a间Zone 1的植被最大斑块指数均大于10%, 远高于其它5个缓冲带, 表明离河道越近植被景观的优势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RS、GIS、景观生态学等方法,以新疆典型干旱区轮台县为研究区,利用1997年、2007年、2017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定量分析轮台县20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估算原理,定量分析轮台县生态服务功能ESV的年际变化,探讨ESV在景观格局演变下的损益和响应,来反映生态输水对塔河沿岸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轮台县以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林地与草地的大量增加为主,同时耕地、水域、建设用地以及冰川的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相对于整个县域面积依然相对较小;各斑块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和整体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格局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未利用地对景观整体的控制性减弱,土地利用均匀性和多样性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变化显著,散布并列指数先略有下降后明显增加;轮台县20年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ESV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ESV总量不断增大;轮台县ESV的增益集中在林地的增加上,占总增益的65.9%,轮台县ESV的损益集中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入上,说明林地的增加和未利用地的减少是轮台县ESV增加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体现典型水源灌溉对轮台县生态的影响,为干旱区生态系统改善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鉴于国内湿地研究对象大多为块状湿地,而对狭长形湿地鲜有研究,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长江口狭长湿地,建立长江口湿地植被空间数据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 研究区域景观的数量特征动态变化;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探讨控制和影响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990~2003年期间,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该地区的湿地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景观趋于破碎化,植物群落的演替由于人为的原因加速,一些地区景观呈自然变化趋势,一些地区由于围垦的原因,人为扰动大,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8.

Heinrich 1事件是发生于末次冰消期的极端气候突变事件之一,对全球大气环流和陆地生态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对东亚夏季风边缘区最北端呼伦湖HL08孔5.75 m以上沉积岩芯的AMS 14C定年技术和415~275 cm段140个样品的孢粉分析,重建了东亚中高纬地区呼伦湖21500~13000 cal.a B.P.高分辨率植被变化历史,在此基础上揭示了Heinrich 1事件期间呼伦湖区植被响应过程,明确了Heinrich 1事件在东亚中高纬地区的表现特征。结果显示:呼伦湖区Heinrich 1事件发生于16500~15400 cal.a B.P.,以剧烈降温和显著干旱化为表现特征;事件发生期间湖区周围山地发育亚高山草甸,森林植被稀疏;湖盆区域以藜科为主的荒漠草原显著扩张,区域植被盖度降低、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同时,不同植被类型对Heinrich 1事件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别,亚高山草甸和蒿属为主的典型草原较藜科为主的荒漠草原和桦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响应更为快速、敏感。

  相似文献   

9.
新近纪是地球气候系统由古近纪温室气候向第四纪冰室气候转变的一个关键过渡阶段.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新疆地区新近纪孢粉资料,通过时空对比,认识了该地区新近纪植被与气候环境格局特征.中新世早期新疆地区总体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发育森林植被,局部地区发育草原植被;晚期气候温暖干旱,准噶尔区的独山子、塔里木区的罗布泊和库车盆地开始出现草原植被,准噶尔区的金沟河出现荒漠植被,其他地区为森林植被或森林-草原植被.上新世时期,气候干旱化显著加剧,准噶尔区、塔里木区和昆仑区都出现草原和荒漠草原.晚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昆仑山山脉、天山山脉的加速抬升可能是导致新疆地区植被与气候环境格局形成和中亚地区干旱化的两个主要因素.而研究地点的地形地貌、雨影效应、迎风和背风等因素以及古特提斯海退却可能是其他应当考虑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独特的地质和地理条件,形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植被垂直带谱在亚洲具有代表性。通过1977年MSS、1985年TM及1999年TM三期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进行分类并计算景观指数,分析了长白山地区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分析表明:从景观面积变化率来看,1977-1985年间,水体、苔原、居民点、针叶林和草地的面积减少,耕地和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增加显著,阔叶林、岳桦林、道路、裸地增加;1985-1999年间,水体、裸地、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面积减少,其他类型面积增加。景观格局变化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已成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
In three field campaigns between the years 2000 and 2004 geophysical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Ejina Basin, NW China. Research work in the year 2004, which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Gurinai Structure (101°25′E, 41°N) situ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Ejina Basin in transition to the dune fields of the Badain Jaran Shamo. On satellite images the Gurinai Structure can be identified by two almost 100 km long, subparallel, N–S-striking lineaments, which may indicate tectonic deformations of late Quaternary sediments. To get a coherent picture of the structure a geophysical survey employing thre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 magnetotellurics (MT),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 (TEM), and geoelectrics (DC) – has been conducted to map the subsurface resistivity at different depth scales.The geophysical data interpretation for shallow and intermediate depth down to a few hundred meters links the subsurfac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resistivity to geomorphological units known from field work in reference with satellite images. The westerly lineament of the Gurinai Structure coincides with a subvertical change in electric resistivity. Together with geomorphological indications from fieldwork and the analysis of elevation data (SRTM), a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along a fault with an extensional component is interpreted.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 of the Gurinai Structure a shallow resistive subsurface layer can be traced into the first dunes of the Badain Jaran Shamo. This resistive subsurface layer is linked to the presence of fresh water, indicating infiltration from the dune field. Also,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Gurinai Structure a resistive, approximately ENE-striking feature can be seen at intermediate depth,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a crystalline basement ridge. Towards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Gurinai Structure a trough-shaped unit with low resistivities and a thickness of about 1 km is identified and can be explained by a sediment package saturated with fluids of high salinity or substantial amounts of clay. The strike direction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regional pattern of tectonic faults and seismicity.The 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data at various depth scales contributes to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jina Basin's buildup and tectonic sett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Gurinai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基于“源-汇”理论,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通过ArcGIS软件分析计算,构建内蒙古鄂伦春旗地区景观生态修复格局。通过对区域“源”、“汇”景观识别,分析区域各类型源景观阻力面,划分出5级生态功能分区,提出修复区的空间修复次序。结果表明,鄂伦春旗地区林地源景观面积28054.2 km2,草地源景观面积2912.9 km2,水域源景观面积141.4 km2,源景观占鄂伦春旗总面积的85.58 %,生态功能及生态质量整体较好,但是旗南部均以耕地为主,南北部景观生态安全质量差异较大。针对各类修复区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分布区域范围,修复次序为林草水修复重要区>林草修复重要区>草水修复重要区>林水修复重要区>草地修复重要区>水域修复重要区>林地修复重要区。创新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及重点生态修复区分布范围,构建了“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立体空间廊道和“四横二纵”的生态修复格局,为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要景观的欠发达县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做出示例。可广泛应用于存在较多类型生态保护区且农林混杂交错的县域地区,为区域生态保护、空间规划管制、构建生态修复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77、1993、2001和2005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选用面积、斑块数量、斑块平均大小、斑块面积标准差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对额济纳盆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林面积持续减少,表现为绿洲外部及边缘的小斑块大量消失;灌木林在早期以斑块的萎缩和破碎化为主,随后因建群种演替为旱生生态型而趋于稳定,2001年后部分小斑块消失;草地在1977~1993年以小斑块的消失为主,1993~2001年以斑块的破碎化为主,2001年后斑块的团聚性增强,草地扩张;戈壁在1977~2001年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增大,2001年后受草地恢复和巴丹吉林沙漠入侵的影响,总面积和斑块数量减少;沙地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1977~1993年表现为向植被的分散入侵,1993~2001年斑块的扩张和新小斑块的形成同步进行,2001年后以斑块的扩展和相互连通为主,团聚性增强。黑河输水量的变化是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的扼制,但仍需采取措施提高输水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冰缘寒区景观生态与景观演变过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冰缘区复杂多样的地域环境和分异显著的生物带谱特征,形成了高寒环境条件下特有的景观生态格局和结构。景观异质镶嵌具有三向性带谱规律,并表现出不同方向上景观过渡的渐变和突变差异,在空间上形成4种基本景观结构类型。景观嵌块以环境和干扰类型为主,景观结构简单、粗粒化。景观格局变化速度快、范围大,气候条件变化、各类冰缘作用尤其是冻土冻融条件的改变。是景观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形成特有的冻融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柴乐  衷存堤  黄新曙  王道英  郭福生  谭玉华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03-2022030003
江西武功山花岗岩穹窿构造地貌景观类型具有多样性、典型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武功山花岗岩地貌类型可划分为花岗岩风化壳高山草甸、花岗岩侵蚀构造地貌、花岗岩流水侵蚀地貌和花岗岩崩塌堆积地貌等,而且每一类型又有多种微地貌景观,具有显著的集聚性特征,主要集中在金顶、明月山和羊狮幕地区,空间上可分为4个梯度,分别为中心高山草甸带、中心边缘构造侵蚀地貌区、外围峡谷、孤峰、瀑布、温泉区、武功山主山体前缘区。花岗岩穹窿构造核部及外缘区域的花岗岩地貌发育模式和发育阶段具有明显差异,反映了武功山不同山体单元多期差异性隆升后,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流水溯源侵蚀、构造、岩体性质等内外营力对原始地貌面的差异性作用过程。本研究不仅可为花岗岩穹窿构造地貌景观空间展布规律和地貌特征的研究提供有效借鉴,而且可为武功山地区地学科普、地质遗迹保护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典型景观植被带陆面过程同步观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了解内陆河流域不同尺度内与水循环及生态过程有关的水分、热量分布规律,在黑河流域上中下游选取3个典型植被景观带建立观测场,并布设环境观测系统(ENVIS)进行环境要素的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山区森林草地灌丛复合生态区陆面是冷性湿润的下垫面,中游绿洲荒漠接触带是干性、较湿润的下垫面,下游荒漠河岸林景观带是干热性的下垫面.  相似文献   

17.
杨廷锋 《江苏地质》2012,36(4):423-427
在对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区的旅游地质景观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旅游地质景观类型具有观赏与休闲性、奇异与独特性、多样性、古老性、科学性、不可再生性和文化特性;其类型有地层剖面大类、地质构造大类、生物化石大类、地貌景观大类、水体景观大类、环境地质遗迹景观大类和其他旅游地质景观。其丰富多彩的旅游地质景观为旅游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旅游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18.
钱大文  颜长珍  修丽娜 《冰川冻土》2020,42(4):1334-1343
矿区开发会导致周边土地覆被及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化, 但目前对青藏高原典型矿区及其周边土地覆被长时间序列变化缺乏动态监测, 尤其缺乏对景观格局脆弱性响应特征的深入认识, 因此无法针对矿区合理开发和生态修复等提出有效的科学指导。通过遥感技术和土地变化科学研究手段, 以及景观格局脆弱性概念, 对青藏高原北部木里矿区及周边1975 - 2016年土地覆被时空变化和景观格局脆弱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 木里矿区在2000年后剧烈扩张, 导致周边土地覆被面积缩减, 其中高寒草甸湿地面积损失最大, 其次为其他和高寒草甸。矿区开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效应在逐渐增大, 表现为水域面积减少, 高寒草甸湿地出现退化以及矿区发生少量逆转。受矿区扩张影响, 区域景观格局脆弱性不断增强, 可能对周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未来矿区的生态修复和规划过程中, 应当优化景观格局, 降低景观格局脆弱性。研究成果可为青藏高原及其他生态脆弱地区的矿区合理开发规划及生态修复等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