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勘查领域数字化转型,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可直观展示矿体空间形态,结合地质统计学法更准确计算矿体资源量,进一步指导生产勘探工作;本文以富宁郎六铜镍矿为例,基于3DMine软件的三维地质建模与资源量估算方法,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和钻孔数据,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圈定矿体边界,构建矿体三维模型并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进行资源量估算。  相似文献   

2.
李莹  邹伟  李楠 《江苏地质》2012,36(3):301-307
甲玛矿区位于西藏拉萨市区以东约61km处,属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和斯布乡(扎西岗乡)管辖。利用国产自主研发的Minexlporer软件,运用三维可视化和三维建模技术,对矿区深部及外围区域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首先,通过搜集甲玛多源地质勘查资料进行数据库建设,利用3DEM矿体圈定原则——单工程矿体圈定、剖面矿体圈定、三维矿体圈定建立甲玛三维地质体模型。最后,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和传统储量计算法对甲玛矽卡岩型矿体进行储量计算。  相似文献   

3.
王琨  肖克炎  李胜苗  甘曦 《地质通报》2015,34(7):1375-1385
在全面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探矿者软件建立了湘西北李梅铅锌矿区的综合地质数据库,利用三维钻孔数据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矿床模型,并以矿体模型和地层模型为例,介绍了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流程。在矿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地质块段法、地质截面法、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储量估算,并与矿山勘探报告中的储量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探矿者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储量估算,操作简便、可视化效果好,不同方法进行储量估算的结果互相印证,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邓勇  庄世勇  洪求友 《江苏地质》2018,42(2):305-311
借助DIMINE数字矿山软件,运用矿山地质统计学方法,对辽宁某铁矿进行地质建模与铁矿资源储量估算。通过收集该铁矿的勘探钻孔孔口数据、测斜数据、样品数据及地形地质图等地质勘探资料,使用DIMINE软件完成了矿区钻孔数据库建立、样长组合、矿体及夹石三维模型、建立块段模型、TFe品位分析、储量估算,为合理开发有限资源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李建领  高阳  刘艳华 《江苏地质》2016,40(2):273-280
利用Surpac 6.3矿业软件,依据矿区铝土矿野外地质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构建了矿区的矿体三维模型。根据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将地质数据库中的样品进行组合,并对变异函数进行拟合和验证,建立变异函数模型,获取相应参数。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铝土矿矿体进行品位估值与资源量估算,结果较为准确可靠,为今后的勘查工作和定量、定概率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余飞燕  王京彬 《云南地质》2014,33(3):441-445
梅岭矿区勘探程度较高,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此次研究,建立了梅岭矿区三维地质数据库,应用Micromine软件建立铜矿体三维模型及Fm1断层模型,并应用距离反比法对M1和M2号矿体矿块模型进行空间插值,获得相应的品位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勘探网度条件下的矿体三维模型及矿体品位、矿石储量等特征的变化,探讨了在M1和M2号矿体勘探范围内设计勘探网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三维矿山地质模型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述各种地质现象,直观展现地质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并为矿山动态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依据。利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整理并数字化台吉营子金矿大量地质勘探资料,探索并建立了矿区地表模型、1号矿体模型、探矿工程模型,实现了矿区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在构建矿体模型基础上,对1号主矿体进行探索性储量估算。  相似文献   

8.
Surpac软件是加拿大GEMCOM公司开发的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大型三维矿业软件,在三维可视化建模及资源量储量估算方面具有自动化、高效率的特点。通过分析河南省淅川县下大扒石墨矿矿体地质特征,根据地质勘查工程资料,应用Surpac软件创建了下大扒地质数据库,建立了矿区地表模型、矿体模型和品位块体模型,模型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勘查区地形地貌、矿体展布位置及形态。应用块体模型和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的品位进行了赋值,并对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在此过程中,由于可以方便地优化次级块体单元的尺度,其估算的结果更加接近矿体的实际规模大小。另外还可以利用Surpac图形约束功能,可以快速估算出任意空间范围、任意品位区间的资源量情况,为资源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料数据。因此,应用Surpac三维地质建模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地质工作模式的一种创新,有必要在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中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路锁  张钊  王燕  陈建平 《地质通报》2009,28(1):146-149
使用Micromine公司的Kan-tan3D软件将承德煤岭沟煤矿中所收集到的钻孔数据、地质剖面图等资料,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完成了地层、构造、已知煤层的三维实体模型,首次做出了可从任意角度观察的承德煤岭沟煤矿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该研究成果为今后对该区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及经济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婷婷  肖克炎  邹伟 《江苏地质》2013,37(4):593-597
以云南澜沧老厂银铅矿床为例,利用Minexplorer三维勘探软件,基于矿山勘探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老厂银铅矿床的矿体模型、地层模型。三维软件的剖切功能和对矿体产状的模拟功能有助于形象直观地展示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以预测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南海北部某海域海砂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GMS软件的海砂矿三维地质建模和资源量估算方法.以钻孔和综合物探数据为源数据,划定了矿区内V1和V2矿体的边界,基于GMS软件系统构建了数据库,综合利用钻孔、综合物探、剖面图和海底地形控制面等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实现了海砂矿体三维可视化和体积资源量的估算.三维地质模...  相似文献   

12.
采用Micromine公司的Kan-Tan 3D软件将广西湾岛金矿的探槽、钻孔和坑道数据等资料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建立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实现了湾岛金矿矿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充分展示出矿体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之间的空间关系。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推断出斑岩体可能为主要的赋矿围岩而不是成矿母岩,该矿床可能是热液脉型矿床而不是斑岩型矿床;另外,通过对矿体各微元块进行品位插值,呈现出Au元素随深度增高的现象,推断出矿区深部可能具有较大找矿空间,为今后的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把地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成矿预测体系中,提高了海量地质数据的有效信息挖掘,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白象山矿区基础地质资料和物化探成果资料,利用三维地质体建模技术和三维空间分析技术,量化三维控矿因素,建立了一种基于CART 算法的三维成矿预测模型。通过在白象山矿区的实验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定位已知矿体,并且预测出在已知矿体北部、东部、东北部、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圈定找矿靶区。该模型将地质大数据应用于找矿勘探工作,具有纯数据驱动、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可靠等优点。研究发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与训练数据集的数量、矿控因素提取、决策树深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勘探线地质剖面图钻孔样品化验数据和中段地质平面图坑道样品化验数据,利用Vulcan软件对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建立了两种三维实体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型结合起来,利用Datamine软件得到综合后的块体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及Surpac软件,分析了①、②号两个矿(脉)体群的Au品位空间变化结构,并求得了搜索椭球体,实现了矿体和Au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结合三维建模成果与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得出了矿化分布规律.②号矿(脉)体群沿NE向继续展布的区域,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阿舍勒铜锌矿床三维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研究阿舍勒铜锌矿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的基础上,对该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该矿区的地质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可能,根据该区的地质工程资料,探索性的利用目前世界上较优秀的VULCAN软件系统建立矿区的钻孔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建立矿体的三维立体模型,进而建立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矿体储量的估算,这将对深部地质的认识和矿山开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对指导资源优化开采具重要意义。利用3DMine软件对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钻孔勘探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构建了矿山地表地形、矿体赋存状态及井巷工程布置等三维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DIMINE软件的易门铜厂矿床Cu品位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璨 《地质与勘探》2016,52(2):376-384
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可快速实现矿体品位的高精度计算,直观体现矿体规模及矿体(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基于DIMINE软件,利用易门铜厂矿区的坑道及钻孔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运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和块段构模方法创建铜厂矿体沿走向、倾向、厚度三个方向上的矿化数学模型。并用块段模型对Cu元素进行了品位推估,得出Cu品位空间分布模型,从三维角度更直观、准确地揭示矿体中铜品位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认识矿化分布规律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钻孔数据的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是"数字矿山"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矿山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章从三维地质建模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基于钻孔数据的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一般过程,包括地质数据库的建立,实体模型、品位块体模型的创建等,重点探讨了建模过程中地质数据库的设计,地质解译、矿体储量估算的方法与技术,并借助OpenGL三维图形开发库,在VC++6.0编程环境下,实现了三维地质的建模及可视化,为我国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提供参考,促进了我国矿山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资源储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玢岩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的一种典型矿床类型,矿床空间特征复杂,矿体形态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对资源储量估算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对长江中下游玢岩型铁矿床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研究,实现先进的三维矿业软件Surpac和传统地质研究方法的结合,在收集整理矿床地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体三维模型、脉岩三维模型、夹石三维模型等...  相似文献   

20.
兰坪铅锌矿是我国最大铅锌矿,对该矿山进行数字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兰坪铅锌矿架崖山矿段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地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和国外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该矿段的三维立体空间模型。实现了资料数据的动态查询、图形绘制、储量计算和矿体三维可视化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矿山的生产管理。同时,三维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矿体空间形态及分布特征,为矿山的探矿和采矿设计以及经济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