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植被信息的Landsat8卫星影像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天林  金贵  邓祥征  李兆华  王元 《测绘科学》2016,41(10):126-131,158
传统植被信息提取的信息源多以TM/ETM+等影像为主,在如何应用Landsat8影像提取高精度的植被信息方面研究较匮乏。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应用大理市Landsat8影像开展了植被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波段组合法、主成分分量组合法、衍生波段组合法、直接解译法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波段组合;之后将纹理信息作为最佳波段组合影像新的波段,与光谱信息一同分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纹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被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共12景GF-1号数据,通过计算不同特征波段构建了多特征冬小麦种植区识别方法。首先计算影像增强植被指数(EVI);再通过样本分离度选择关键期影像,对关键期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并计算其纹理特征数据;然后分离原始影像的红波段、近红外波段构建单波段时序数据,以建立包括多特征的数据集;最后基于不同特征组合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方法分别提取研究区内冬小麦分布情况。精度评价表明,影像主成分、EVI时序以及红波段、近红外波段特征组合的精度最高可达97.85%,较单独使用时序数据结果提高了约2.5%,说明红波段、近红外波段在作物提取中对精度提升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研究山区地表水体信息OLI遥感数据去阴影自动提取方法,设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与指数提取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高水体自动识别的精度。该方法选取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主成分分析前3个分量以及波段之间的组合运算,并结合DEM构建决策树分类规则。综合采用单波段阈值、谱间关系、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阈值完成山体水体的去阴影识别研究,与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方法比较,其精度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在精度上明显高于常用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可以很好地被利用于OLI遥感数据水体信息的海量、大范围提取。  相似文献   

4.
利用重庆市彭水县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和ERDAS-9.3软件进行一系列的图像增强及几何校正处理,对波段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波段特征,选取OLI7、OLI5、OLI4波段作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图像的掩膜技术,除去植被信息的干扰,并结合典型的蚀变矿物光谱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该区域的矿化蚀变信息,主要为铁染及羟基蚀变信息。分析表明,区域已开采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与结果吻合,为后续的区域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动态变化监测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动态监测技术方法较多,笔者在对已有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基于World View-2及资源三号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城市用地变化信息检测的多波段主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线性变换生成互不相关的波段组合,对多波段主成分分析后的影像采用直方图统计法进行阈值分割,再经过滤波处理,去除干扰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提取两期遥感影像上的变化信息,可以实现动态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6.
绿地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淼  张永红  张继贤 《测绘科学》2007,32(2):131-132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结构中的主要元素,在城市中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TM遥感影像,对大连市城市绿地专题信息进行提取,并对绿地格局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计算各组成分分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进行波段组合,提高了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得到绿地信息。  相似文献   

7.
刘丹丹  马俊海 《测绘工程》2007,16(2):33-35,42
以内蒙古奈曼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landsand5-TM数据,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主成分分析后进行监督分类,并运用第一主成分分量与实测数据建立植被盖度遥感信息模型,对研究地区的绿地信息进行定量化的提取。结果表明:对于该荒漠化地区,遥感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再进行监督分类效果较好,第一主成分分量进行线性变换后,与实测数据进行一次,二次,三次拟合,以三次拟合曲线精度最高。说明在定量提取植被盖度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后的第一主分量与实测数据建立遥感信息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唐淑兰  曹建农  王凯 《遥感学报》2021,25(2):653-664
为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更加精确的找矿预测,本文选择新疆东天山尾亚地区ASTER数据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为了提高信息提取精度,本文提出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多尺度分割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分析ASTER数据的特征,选取各矿化蚀变信息的特征波段,对组合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主分量图像;然后,对各主分量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并获得分割之后的均值图像;接着,提取训练样本,利用SVM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采用试验方法求得最优核参数和松弛变量,构造最优SVM模型;最后,运用最优SVM模型完成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铁染蚀变信息选择Band1、2、3、4组合,Al-OH基团蚀变信息选择Band 1、4、6、7组合,OH和CO32-基团蚀变信息采用Band 1、2、8、9组合。在运行SVM时采用了序列最小优化算法(SMO)进行求解,速度提高了12%。实验结果表明,与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基于光谱角和SVM的方法等3种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提取铁染蚀变信息、Al-OH基团蚀变信息及OH和CO32-基团蚀变信息的总体精度可达到87.98%、 90.01%及88.93%,Kappa系数分别为0.8011、0.8134及0.8023,与成矿区带、已知矿点和已有不同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水体信息的高精度提取是水资源监测、调查与管理等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国产GF-1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根据影像中典型地物光谱特征采用归一化水体指数法(NDWI)、多波段谱间关系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水体提取,并通过结果分析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多尺度分割技术的综合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对以上4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归一化水体指数法易受阴影信息影响;改进的多波段谱间关系法能较为完整地提取水体信息,但受小范围阴影信息影响;主成分分析综合法总体精度较高;多尺度分割提取法能有效地分离水体信息与非水体信息,水体信息提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光谱特征的湿地湿生植物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生植物光谱特征分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湿地典型植被信息。在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确定提取的典型植物类型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长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i)和睡莲(Nymphaeatetragona);采集湿地优势植物光谱数据,将优势植物与提取对象芦苇、长芒稗和睡莲的光谱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物种间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影像分割权重的设置;根据典型植被的分布特征,确定面向对象分割尺度(其中芦苇的分割尺度为50,长芒稗的分割尺度为20,睡莲的分割尺度为100)。通过研究发现:基于光谱特征分析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96%,而未利用光谱特征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精度为87.3%,传统监督分类精度仅为82.3%。证明在面向对象提取前对植物光谱特征分析得到区分性好的波段及波段组合参与分割,对提高分类精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ETM+影像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ETM+影像为数据源实现对贵阳市某城区的绿地信息提取。对获取的影像进行预处理,分别通过不同的方法:原始波段组合法、主成分分析法(PCA)、独立分量分析法(ICA)、归一化植被指数法(NDVI)及基于第一独立分量的实验室波段组合法,获取研究区的假彩色合成影像。将以上方法得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植被景观目视效果最好的是原始波段组合法。将得到的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第一独立分量的实验室波段组合法绿地信息提取精度最高,是一种有效的绿地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东天山荒漠地区中巴资源卫星数据,通过掩膜处理,包括光谱角降低冲击物影响,动态阈值降低植被干扰,并对生成的基础图像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羟基异常,以标准离差σ作为遥感异常切割尺度进行异常分级。以前期ETM提取结果及东天山矿产地质图为检验源,经过对比分析,验证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在找矿方面具有可行性。(重新修改了摘要)  相似文献   

13.
基于SPOT 5图像的岩溶地貌单元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峰林、峰丛和岩溶洼地3者的地理特征和影像特征的研究,基于遥感图像本底值提出了能有效反映目标特征的遥感指数——植被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图像主成分变换第1主成分值及地形数据等,并构建了遥感指数的集成计算法,建立了遥感自动提取模型.指数集成运算法能够有效地增大峰丛、峰林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使这些岩溶地貌单元的灰度值高于其他地物,从而利于岩溶地貌单元提取阈值的自动选取.基于构建的遥感自动提取模型先提取了峰丛、峰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了岩溶洼地信息.经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影像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静  武文波  康停军 《测绘科学》2010,35(1):113-115
基于TM遥感影像,运用ERDAS,对某地城市绿地专题信息进行了提取。实验过程中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四种绿地信息提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这四种方案分别为:原始波段合成法、主成份分析法、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法和实验波段组合法。将以上几种方案的图像进行反复比较,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植被景观目视效果最好的是NDVI植被指数法。对以上四种方法的彩色合成图像进行监督分类,利用目视判读的方法对TM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由此可以看出实验波段组合法的精度最高,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绿地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复杂,分类难度大,而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提取地物更多更深层次的特征信息,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物分类。本文研究对高分辨率影像中不透水地面、建筑、低矮植被、树、车辆等地物的高精度分类。结合遥感多地物分类的特点,以DeepLab v3+网络模型为基础,提出E-DeepLab网络模型。主要改进为:(1)改进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结合方式,使用简洁有效的加成连接方式。(2)缩小单次上采样倍数,增加上采样层,提高编码器与解码器连接的紧密性。(3)使用改进的自适应权重损失函数,自动调节地物损失权重。同时根据数据特点,提出结合DSM、NDVI数据等多通道训练方式。使用两个地区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两地区精度均明显优于原始DeepLab v3+模型和其他相关模型,Potsdam地区总体提取精度达到93.2%,建筑物提取精度达到97.8%,Vaihingen地区总体提取精度达到90.7%,建筑物提取精度达到96.3%。目视对比分类图和标准标记图,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所提出的E-DeepLab网络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高精度提取和分类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林地提取的方式主要是选择样本通过监督或半监督进行的,效率较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多特征的HSV变换高光谱影像林地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影像进行相关校正处理,然后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合成影像,最后利用HSV变换通过设置色彩值范围对影像进行色彩分割提取林地信息.结果显示,使用本文方法对高光谱林地的提取精度可以达到96.29%,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单变量特征选择的苏北地区主要农作物遥感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识别多源特征综合和特征优选是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关键技术。农作物遥感识别中,识别特征的相对单一和数量过多均会导致作物识别精度不理想。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采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算法来生成分类树,结合了bagging和随机选择特征变量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分类方法。单变量特征选择(univariate feature selection)能够对每一个待分类的特征进行测试,衡量该特征和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得分舍弃不好的特征,优选得到的特征用于分类。本文基于随机森林和单变量特征选择,利用多时相光谱信息、植被指数信息、纹理信息及波段差值信息,设计多组分类实验方案,对江苏省泗洪县的高分一号(GF-1)和环境一号(HJ-1A)影像进行分类研究,旨在选择最佳的分类方案对实验区主要农作物进行识别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1)多源信息综合的农作物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单一的原始光谱特征分类,说明不同类型特征的引入能改善分类效果;(2)基于单变量特征选择算法的优选特征分类效果最佳,总体精度97.07%,Kappa系数0.96,表明了特征优选在降低维度的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分类精度。随机森林和单变量特征选择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为农作物的识别和提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维持全球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特征,传统的湿地监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大尺度的湿地信息提取更是困难重重.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为大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空间数据处理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部分植被指数主要针对绿色植被构建,缺乏针对其他颜色特别是红色植被的指数。此外,面向湿地或潮间带植被识别提取的植被指数也相对较少。为拓展针对红色植被指数构建的研究,结合翅碱蓬植被的红色特征,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覆盖影像(wide field of view,WFV),通过对比翅碱蓬及其周边地物在GF-1 WFV影像中的光谱反射率特征,构建了翅碱蓬植被指数(suaeda salsa vegetation index,SSVI)。为评估SSVI提取翅碱蓬的精度,以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各种植被指数分别提取了不同年份的5景GF-1 WFV影像翅碱蓬信息,并对提取结果精度及错分像元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SVI平均提取精度为88.6%,平均错分像元占研究区比例为5.1%,在5个指数中提取翅碱蓬精度最高、效果最好。此外,5期影像间较大的时间跨度也证明了SSVI的鲁棒性较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受时间影响较小。综上,构建的SSVI可有效用于翅碱蓬的识别与提取,并监测其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20.
PCA和布谷鸟算法优化S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全  盛东慧  周杨 《遥感学报》2018,22(5):810-821
为了进一步提高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布谷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波段比值法增强研究区遥感图像中的矿化蚀变信息,并获得比值图像;然后,对比值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提取训练样本;接着,利用SVM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同时采用布谷鸟算法求取SVM的最优核参数及惩罚因子,构造最优SVM模型;最后,运用最优SVM模型完成矿化蚀变信息提取。选择青海省五龙沟地区为研究区,提取羟基及铁染蚀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光谱角法和SVM的方法、基于粒子群和SVM的方法及基于波段比值、PCA和粒子群优化SVM的方法等4种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获得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和已知矿点的吻合度最高,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