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冷硅锶质矿泉水赋存规律和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境内发现了多处含硅质或硅锶质天然矿泉水,这种矿泉水属珍贵的矿泉水类型之一。本文就冷硅或硅锶质矿泉水的赋存规律和形成机制提出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山阳县暖水川矿泉位于山阳县王阎镇暖水川村,矿泉水出露的地层主要是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砂岩,这些地层中含锶量和含硅量均较高,锶一般可达0.065~2.28g/kg,硅含量9.2~56.8g/kg,矿泉水中的锶含量一般在0.34~0.48mg/l,偏硅酸含量在30.1~36.7mg/l,属含锶、偏硅酸型矿泉水,矿泉水水温在29~31℃。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2)
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且类型多样。本文对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采集检测工作。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其分布,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温变幅较大,变化于13.0℃~52.9℃之间,平均为22.2℃; pH值介于7.0~8.1之间,平均为7.4,总体呈中性水。Piper三线图显示其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Mg)为主。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阴阳离子的变异系数较大,反映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地下水化学组份形成与演化的因素相对复杂。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分析得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单一锶型为主,二元复合型和多元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相对较少;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等值线图显示,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遵义市绥阳县和安顺市黔西县,而在黔东南州全区、贵阳市南部地区以及毕节市-六盘水市西部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较低,未达锶型矿泉水限值。通过对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等值线图的分析,探讨了贵州省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分布规律,为揭示全省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因规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地层条件、构造条件、矿泉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文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对曲海天然饮用富锶型矿泉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浅析,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分析,该矿泉水阴离子以重碳酸氢根(HCO3-)为主,矿泉水中界限指标锶含量0.523~1.74mg/L,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2008)》中锶的界限指标要求,属重碳酸钙富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5.
湘南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文章在分析湖南省新田县新圩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影响锶富集的因素,揭示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矿规律:泥盆系佘田桥组泥灰岩中锶的高丰度、相对封闭的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和弱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根本条件,循环深度和水温是锶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湘南地区台盆相佘田桥组泥灰岩分布区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首选靶区,特别是平缓的溶丘岗地地区的阻水断裂上盘以及靠近岩浆岩岩体和区域导热断裂附近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7种矿泉水界限指标测试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锶含量普遍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2018)要求,局部地段的锶、锂与溶解性总固体,或锶与溶解性总固体同时达标;部分锶达标地段的地下水中锂、锌含量虽未达标但量值较高。与国内外已查明的矿泉水水质对比,其具有锶含量高的特点、多项成分达标的稀缺性品质,以及开发锶型矿泉水、含锂锌的锶型矿泉水、锂锶溶解性总固体复合型矿泉水、锶溶解性总固体复合型矿泉水的良好资源前景。从产销条件看,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受人为干扰少,基本保持着纯净的天然状态,可供选择的开采靶区多,建厂的场地开阔,同时区内丰富的电力能够提供可靠的生产动力、通达四周的铁路和国道方便产品运输。综合评判认为:柴达木盆地具有开发利用天然饮用矿泉水的资源禀赋及环境条件,长期发展有望成为高品质饮用水产业基地。目前,可在大柴旦、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等地10处地下水源靶区开展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7.
杨章贤 《地下水》2018,(5):28-31
依据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进行分析,从区域、主要类型和珍稀类型三个方面研究了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按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可将安徽省天然矿泉水分为12种类型,其中,锶型、偏硅酸型、锶偏硅酸型为主要类型,占全省矿泉水井(泉)点总数的76.67%。锶型矿泉水分布以合肥市分布较为集中,皖南分布较少;偏硅酸型矿泉水以黄山、淮南、六安等市分布较为集中;锶偏硅酸型矿泉水则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滁州、六安、宿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市。研究结果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矿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众多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气体成分,具有纯净无污染的特点。青海省河南县研究区矿泉水中锶含量0.523~1.74 mg/L,矿化度0.75~0.78 mg/L,Ca~(2+)、HCO_3~-毫克当量均大于75%,属于重碳酸钙含锶天然饮用矿泉水。通过对研究区内矿泉水出露情况、补径排条件、矿泉水赋存条件、形成机制以及水化学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锶的地球化学特征、断裂构造及地形地貌条件是矿泉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矿泉水中锶的含量0.523~1.74 mg/L,属优质的富锶矿泉水,可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沁县七星泉(后泉)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山西发现最早的天然矿泉水之一。1987年11月经国家级鉴定为低钠、低矿化度、锶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可作为瓶装天然矿泉水及矿泉饮料用水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5)
对安徽省和县香泉镇老山双泉1号泉饮用天然矿泉水赋存的条件进行研究,根据天然矿泉水的特征,分析认为其矿泉水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含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并从该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岩石地球化学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等几方研究认为双泉1号泉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矿泉水形成与赋存条件,指出该矿泉水赋存于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中粗砂为主的孔隙中,属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矿泉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锶、偏硅酸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87)的界限指标,属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青海玉树热水沟天然矿泉水形成条件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树“4.14”地震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玉树地区进行水工环调查评价工作,发现玉树热水沟泉水具有天然饮用矿泉水的特征,该泉水中锶离子含量为0.62mg/L,已经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属于富锶型矿泉水,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其矿泉水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该矿泉水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偏硅酸和锶是饮用天然矿泉水常见的二种界限指标,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超标排放及酸化环境的影响,导致地下水偏硅酸和锶含量增高。作者对其进行了模拟实验,探讨了形式机理,为正确评价饮用天然矿泉水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淄博市淄川区饮用天然矿泉水按照含水层性质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岩浆岩类构造裂隙水3大类。区内29眼井泉监测点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锶型、锂型和锶锂复合型3种类型矿泉水。从水岩作用角度分析了矿泉水中锶和锂的来源,认为研究区广泛分布寒武纪碳酸盐岩,石灰岩尤其是鲕状灰岩中丰富的锶元素,是锶矿泉水形成主要的物源条件之一;地下水沿灰岩裂隙岩溶运动为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水动力条件;研究区腐殖质经低矿化近中性的大气降水淋滤后,形成富含腐殖酸的偏酸性溶液入渗地下,对地下岩层产生溶解、溶滤作用,随着溶解过程的进行,岩石中的锶元素大量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天然矿泉水成因类型及资源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天然矿泉水资源主要为锶、偏硅酸、碳酸、锂、锌、矿物盐6种类型,以锶水和偏硅酸水类型最多,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断裂深循环淋溶型、裂隙浅循环淋溶型、补给富集埋藏型3种,针对上述3种成因将现状矿泉划分为7种典型矿床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已形成2处矿泉水田与预测9处天然矿泉水资源远景区,对全疆天然矿泉水勘察及开发具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4)
经水工环调查评价,发现贵州六盘水太阳沟泉水具有天然饮用矿泉水的特征,该矿泉水常规含量稳定,HCO3-含量3. 47~211. 81 mg/L,Ca2+含量3. 67~80. 66 mg/L,pH值为7. 71,锶含量为0. 446~0. 609 mg/L,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属重碳酸钙型含锶饮用天然矿泉水。根据贵州六盘水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特征,分析了六盘水太阳沟天然矿泉水成因,指出了天然矿泉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化学条件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等关系密切,这对合理开发利用该矿泉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四春 《地下水》2009,31(1):74-77
分析了慈坑矿泉水赋存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矿泉水特征,指出其矿泉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含锶偏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并讨从该地区断裂构造、补给条件、水化学成分、形成机理等几个方面对慈坑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题为饮用天然矿泉水。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锶矿泉水是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主要类型,约占全国已发现矿泉水的95%。矿泉水主要生产国及消费国都在欧洲。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的矿泉水的产量也在大幅度增长。而我国矿泉水产量近年也以较大的速度增长,但只有名牌产品才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河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量、水质类型、产地分布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中的问题。叙述了不同类型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医学保健价值,并指出我省还有含碘、溴、锂、硒与锶、偏硅酸的多元素复合类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殊医学价值,提出改进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的途径,为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预示了乐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1,(4)
研究区处于新源县则克台镇~吐尔根乡一带的中山区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在对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矿泉水水文地质条件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矿泉水主要为重碳酸硫酸钙钠型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硫酸重碳酸钙钠镁型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研究区地下水总体由北向南径流,通过径流、渗流和潜流的形式向南排泄,最终在巩乃斯谷地北侧山前流出。研究结果可以为该类型矿泉水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