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年南海夏季风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利用NCEP/NCAR1998年再分析资料和SST资料,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的低频振荡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低频振荡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具有加强的作用;南海低频低层辐合(散)区对应低频降水正(负)值区;南海地区的大气低频振荡以向北、向东传播为主,南海地区低频散度在垂直方向呈现出相互补偿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1998年夏季中国南部低频降水特征与南海低频夏季风活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朱乾根  徐国强 《气象科学》2000,21(3):239-248
1998年 5~ 8月 4 0°N以南的中国地区低频 (含准 4 5天、准 2 3天和准14天 )降水率及其方差占总降水率及其方差的比重很大 ,因此研究低频降水及与其相对应的低频环流对长江流域洪涝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 ,准 4 5天东西向低频槽脊由南海不断向北传播 ,以及低槽中的低频低涡向西传播是形成长江流域低频降水的重要原因 ,低频降水主要位于低频西风区 ,而低频槽南侧的低频西风实质是南海低频夏季风的表现 ,由此可见 ,南海低频夏季风的向北传播对长江流域降水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9—1998年NCEP/DOE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常规观测站资料,研究了1997/1998年冬季、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 (简称高原) 季风的低频振荡特征,研究夏季高原和周边区域高低层大气低频环流系统的配置及其与我国降水的联系。结果表明:1997/1998年冬季和1998年夏季,高原季风不仅表现出很强的30~60 d的周期振荡特征,还伴随有较强的准双周低频振荡;相应区域对流层上层200 hPa上的环流系统则是30~60 d为主的周期变化。1998年夏季,高原地面气压也存在两个频带的低频振荡变化,且其强度存在明显的经向变化,即自南向北30~60 d低频振荡信号有逐渐减弱趋势,准双周信号则呈增强趋势。对30~60 d的低频信号而言,高原夏季风低频信号较强 (弱) 时,高原地面表现为低频低 (高) 压环流系统,在同纬度带的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太平洋沿岸,是较强的低频北 (南) 风和低 (高) 压环流系统;相应地,在80°~90°E之间,自孟加拉湾到我国西北中部地区,是低频反气旋-气旋-反气旋的经向低频波列;受低频环流系统影响,高原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 (少)、川西高原、云南西南部降水偏少 (多)。  相似文献   

4.
用国家气象中心1992年6月10日至7月23日T42中期数值预报模式格点资料,分析了中高纬度夏季垂直环流的低频振荡。发现中高纬度纬向垂直环流与热带纬向环流不同存在着20-40天的局地低频振荡,在热带季风中断时,35-45°N范围内中高纬度纬向垂直环流主要表现为120°E附近区域内下沉气流加强。初步探讨了中高纬度地区经圈环流的低频振荡,所选范围为100-120°E平均低频经向环流,热带季风中断时,下沉气流在30-40°N区域内加强。通过对中高纬度地区垂直环而的低频振荡的分析,探讨了中高纬度地区垂直环流的低频振荡与华北地区夏季干旱的可能联系。由于热带季风中断时,主要降雨带位于我国江淮一带,此时垂直环流表现为在对流层低层28°N左右范围内为上升运动区,在35-45°N区域附近内下沉气流加强,即我国华北地区上空盛行下沉气流,对应于该地区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5.
关于准40天振荡经向传播机制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准40天振荡的性质及其传播特性,强调南半球中纬度准周期性冷空气对热带大气准40天振荡的强迫作用及其对北半球夏季风的影响。提出经向环流系统的侧向耦合和相互作用可能是准40天振荡经向传播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1998 SCSMEX期间亚洲30-60天低频振荡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1998年 5-8月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东亚地区 850 hPa中低纬环流指数、东亚季风指数和长江中下游降水进行了Morlet 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这些要素均有明显的30-60天周期低频振荡。在此基础上对 5-8月每隔 5天的 850 hPa低频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00°-150°E间东亚从中国东中部大陆经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南北半球中明显的存在一个以30-60天低频荡为特征的东亚季风低频环流系统,东亚季风活动主要受东亚季风系统中低频活动影响;(2)5月第5候南海热带季风爆发、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人梅及产生大暴雨以及7月中旬以后的该地区大暴雨均与低频气旋带在该地区活动有关,而8月长江上游大暴雨则与低频反气旋伸人到大陆有关;(3)SCSMEX期间东亚低频振荡系统的源地有二个,即南海赤道和北半球中太平洋中高纬。南海低频系统向北传播,而中高纬低频系统自东北向西南传播为主。长江中下游6、7月二次大暴雨均与上述二个低频气旋系统自热带向北和中高纬向西南传播并于长江中下游汇合有关;(4)5-8月间东亚季风系统中有二次低频气旋带和二次低频反气旋带活动,这些低频环流系统的活动与印度季风低频环流系统活动并无明  相似文献   

7.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经向环流异常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东亚地区的局地经向环流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线性局地经向环流诊断模式,定量诊断分析了1979~2003年5月1~15日的局地经向环流及其在夏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差异,分析找出了在该关键时段对经向环流异常有正贡献的主要因子,从而确立影响季风爆发的相应天气过程及贡献机制.结果表明,在季风爆发早年期间,局地经向环流异常呈现为"Hadley环流"形态:上升运动(下沉运动)影响南海中北部(江淮地区),低空非地转南风(北风)影响南海中南部(华南和江南地区).季风爆发晚年的情况则与季风爆发早年相反.对造成经向环流异常的各个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经向分布不均匀的潜热加热的贡献作用最大,其次是温度平流和西风动量输送过程,与越赤道气流有关的边界效应则对南海中南部的低空南风有一定贡献.相应的天气学分析表明,季风爆发偏早年的副热带高空急流强度偏强且位置偏南,其动量输送过程导致对流层上层出现非地转南风、急流轴南侧(北侧)的华南(华北)地区出现高空辐散(辐合)和低层辐合上升(辐散下沉).与此同时,中纬度西风带扰动的南下和副热带高压脊从南海地区的撤出,中低层温度平流导致华中地区冷却和南海中北部增暖,进一步加强低纬地区上升、中纬地区下沉的经向环流异常.华南地区异常的非地转北风与南海中南部异常的非地转南风,显著加强了南海中北部的低空水汽辐合和对流潜热释放,从而激发出强烈上升运动.由此可见,中低纬天气系统配置能有效调节中国东部及南海地区的潜热加热和冷暖平流的南北分布,从而引起与季风爆发对应的局地经向环流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1997/1998年ENSO过程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珠江口气象站风速与潮汐站潮位资料,对1955~1998年12次El Nino过程的珠江口季风强度与海平面变化特点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El Nino发生前一年冬季,珠江口冬季平均风速较常年值大0.4 m/s,El Nino发生当年,月平均风速也普遍大于常年,而月平均海平面则普遍较常年偏低,其中10与11月份负距平为6 cm左右。东亚地区的季风异常对珠江口海平面异常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NCAR/NCEP提供的1948—2003年5月标准等压面的月平均风场资料,对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全球热带风场进行复EOF分析,揭示各模态的特点及其与亚洲夏季风建立之间的联系,确定各模态在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反映了除赤道地区外的热带地区高层纬向二波异常和低层的信风异常。其时间系数与ENSO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时间系数呈下滑态势,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该模态是ENSO模态。第二、三模态的空间场分别与南亚、南海夏季风的环流密切相关,其时间系数也与南亚、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早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两个模态分别是南亚、南海夏季风模态。各模态均表现出准20 a的年代际变化,这与北太平洋主要气候模态PDO的年代际变化相同,各模态的年际变化也显著。  相似文献   

10.
简茂球  罗会邦 《高原气象》2001,20(4):381-387
利用 1998年 5 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的站点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 ,计算了大气热源和水汽汇 ,并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季风区对流层温度演变及其热力机制。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季风区对流层中高层南北温度梯度的逆转密切相关。南北温度梯度最先在孟加拉湾以东季风区发生逆转 ,半个月后在印度半岛及其以西地区逆转。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北部对流层中高层的迅速增温是由感热和潜热共同造成的 ,而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的增温则是由暖平流所致。 5、6月高原东部对流层中高层由非绝热加热造成的显著增温对东亚夏季风的北进和维持是非常重要的。 5、6月高原地区热源以感热为主 ;7、8月感热和潜热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ECMWF的格点风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对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季节内振荡非常显著。850hPa季节内振荡纬向风的经向传播揭示出南海地区的西风振荡受南北两支西风的共同影响。与长江流域特大洪涝密切相关的大气环流系统(乌拉尔阻高和西太平洋副高)对季节内振荡有较强的响应。在欧亚范围,持续性异常环流十分活跃,大气低频波的活动与环流持续异常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季节内振荡是高低纬环流持续异常同时发生的纽带。其低频(30—60d)遥相关型的分布同江淮洪涝年的波列结构相类似。  相似文献   

12.
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局地纬向平均Hadley环流(反Hadley环流)诊断方程,探讨南海强夏季风年(1994年)建立初期(5月1~5日)和弱夏季风年(1998年)建立初期(5月21~25日)的物理机理。数值诊断结果表明:强南海夏季风年(1994年)建立初期候平均气压梯度力(地转风)作用相对较小,而弱夏季风年(1998年)则相对较大。1994年5月第1候候平均非地转南风比1998年5月第5候候平均非地转南风强的主要原因是1994年南海地区稳定度较小。对1994年5月第1候南海地区近地面候平均最大非地转南风起正贡献的主要因子为:潜热加热,纬向温度平流,垂直温度对流,边界效应;对1998年5月第5候南海地区近地面候平均最大非地转起主要贡献因子为:潜热加热,边界效应,垂直温度对流。  相似文献   

13.
Using the 2006 Global Emissions Data and 2011 NCEP Final Analysis data as the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 we simula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chemical pollutants (such as sea salt, PM10, COx, SO2, NOx, O3, etc) during the onset stage of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from 25 April to 25 May in 2011 over the monsoon area of 70°–160°E, 0°–40°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many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chemical pollutants near 950 hPa and 400 hPa due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westerlies and southerlies over the SCS as a result of the monsoon outbreak. Especi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over the SC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ver other places because of the strong wind convergence near the surface in situ. Moreover,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is also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westerlies and southerlies in the onset process of SCS summer monsoon. Mean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ver land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at sea in pre-monsoon period, 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d and sea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pollutants decreases greatly with the onset of SCS summer monsoon.  相似文献   

14.
亚洲夏季风环流的低频振荡与江淮梅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吴池胜 《气象科学》1996,16(4):308-313
根据欧洲中心1980~1983年4~9月的200hpa和850hpa格点资料,利用滤波技术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研究了亚洲地区夏季风环流低频振荡的特征及其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结果表明:季风环流的低频变化存在三种主要的空间分布型,其中,第一特征向量与江淮地区梅雨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相似,它们的位相转换与季风系统各主要成员的活动密切相关;江淮地区低频气旋性切变线的活动对梅雨期的长短乃至该区的干旱和洪涝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海夏季风的低频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利用1975-1993年(其中1978年缺)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低频振荡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建立和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低频振荡在夏季期间比冬季风期间明显较强,南海夏季风一般在初夏第一个较强低频荡的负值位相开始建立;南海夏季风期间低频振荡的环流实体是ITCZ的南北振荡和西太平洋高压西脊点的东西摆动,低频振荡与现海季风的活跃和中断(或减弱)密度相关;南海低频振荡与大气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Situated in the region of East Asian Monsoon(EAM), weather and climate in China are deeplyinfluenced by the activities of EAM. Especially inflood seasons,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movementof rain-bands and occurrence of droughts and fl…  相似文献   

17.
Datasets of equivalent temperature of black body (TBB)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ranging from 1980 to 1997 are used to diagnos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 spectrum and strength of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f conve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ngth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f convection, strength of convection itself and SS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distinguishable annual,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in both strength and frequency spectrum of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f convection in SCS. There are connections between strength of convection, strength of ISO1 in the summer half (s.h.) year and SST in ensuing winter half (w.h.) year in SCS. The strong (weak) convection and strong (weak) ISO1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positive) bias of SST in ensuing w.h. year in SCS.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南海西南季风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OLR、SST观测数据,分析了1998年南海西南季风的建立日期、强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与海面温度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广东降水的影响.得出南海西南季风建立的日期为5月17日(5月4候).1998年为弱季风年,OLR具有1个月左右的振荡周期,西南风具有半个月左右的振荡周期.孟加拉湾地区季风和105°E越赤道气流是南海季风低频变化的重要策源地.1998年南海季风弱,主要是由于初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正距平,并导致南海-阿拉伯海海温正距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印度夏季风的年际变异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印度夏季风的年际变异是大范围大气环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应用1951—1985年印度夏季风资料,选取强季风年4年和弱季风年6年,分别对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进行距平合成分析和复自然正交函数(CEOF)分析。结果指出,大西洋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稳定存在以及乌拉尔山低压槽的频繁活动与强印度季风年相联系,而大西洋和鄂霍次克海低压系统的频繁活动以及欧洲阻塞高压的稳定存在与弱印度季风年相联系。印度夏季风强弱不同年份,春季北半球大气环流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特征,这对于当年夏季风的强弱和北半球气候异常有预示作用。印度夏季风强弱的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北半球存在极地和赤道低纬位相函数大而中高纬度位相函数小,且扰动由中高纬向极地和赤道方向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s are divided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rmodynamics in the monsoon activity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 In this study, primary eigenvectors are studied for the SSTA from East Asia to the tropical eastern Indian Ocean in M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anomalies that center on Sumatra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When the SST is warmer (cooler) than average year, it is likely that the monsoon set in late (early). It may be caused by the changes in meridional difference in thermodynamics betwee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its southern tropical oceans. Study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primary eigenvector distribution of the SSTA in the South China Sea-tropical eastern Indian Ocean from winter to summer, we find that the temperature anomalies that center around Sumatra in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variations of the SST fiel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Being well associated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the latter is a signifi-cant index for it. The work helps understanding th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breaks out and beha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