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提出了从生态旅游角度对旅游产品创新,并就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定位和旅游商品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服务人民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经湖南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湖南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审批领导小组批准,于年月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以湘国土资发号文公布了安化雪峰20021218[2002]70湖地质公园、龙山乌龙山地质公园、涟源湄江岩溶地质公园、通道万佛山地质公园、花垣古苗河地质公园、吉首德夯地质公园、攸县酒埠江地质公园等家地质公园为首批湖南省省级地7质公园。通知要求地质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的动态…  相似文献   

3.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及旅游资源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琴  殷继成 《中国地质》2002,29(4):445-448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已于2001年3月16日经国家正式批准,成为我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对这样一个特大型构造类国家地质公园,其旅游资源调查,范围的圈定,规划,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以及立法等还未规范化,即地质公园理论体系还不健全,如何在地质公园进行旅游开发,是当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论述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评述了其地学旅游资源优势,并通过与国外国家公园与国内风景名胜区的比较,阐述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4.
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地质公园要每有长久的生命力,除了要借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成功经验外,亟待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本文在阐述地质公园的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对地质公园未来发展的道路,探索了一些方法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报道,经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20011221会评审通过,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33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地质研究所负责申报的新宁崀山丹霞地貌和郴州飞天山丹霞—溶洞地质公园榜上有名,使我省继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又增添了两家国家级地质公园。这三家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建立,将有利于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我省的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遗迹资源。新宁崀山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占地108 km2,丹霞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密集,保存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本文对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要介绍,并对其作了定性评价,认为园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功能齐全,极具科考、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价值是合理划分保护区的基础.本文以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为例,从地质遗迹资源利用性和脆弱性两个方面构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价值评价因子权重.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等级划分标准.利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盐津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保护利用价值评价并划分保护等级.根据保护利用价值评价结果,利用Sufer9.0软件制作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利用等值线图,结合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便利性与地方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绘制出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分区图,结果为: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特级保护区面积0.06 km2,一级保护区面积11.74 km2,二级保护区面积23.47 km2,三级保护区面积75.07 km2.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质公园产权转移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勋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3):334-337
根据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议程,地质公园的建立是实现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我国地质公园数量多、等级优,然而在经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不优化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我国地质公园的经济功能,在分析地质公园产品属性基础上,据产权和公共产品理论,结合各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阐述了地质公园产权转移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对产权转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部分地质公园实地调查研究、座谈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发展的对策建议。该研究不仅对于地质遗迹保护理论有一定意义,对于指导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也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遗迹具有突出的资源、审美和科普价值。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介绍了莱芜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的区域地质概况,并对主要地质遗迹类型进行了调查和评价,为规划和指导莱芜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兴中  王立亭  陈跃康 《贵州地质》2009,26(3):224-227,237
根据喀斯特石林的高度、形态、层次、结构及其石林景观周围环境、植被状况,人类活动影响等八项评价因子对省内的主要石林景区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排序。针对贵州喀斯特石林特点及现有的实际情况,对省内喀斯特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1)充分发掘和展示石林景区的科学和文化内涵;(2)打造石林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精品;(3)充分发挥石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补优势;(4)建立石林表生金矿矿山公园。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一块名为地震石的巨石伫立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迹地质公园里。对其来由,大家众说纷纭。通过实地调研,对其进行了显微鉴定,认为该石(蚀变辉绿玢岩)形成于海西—印支构造运动时期,并经后期的蚀变作用。在此次地震中,该石借王家山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之力,最终抵达现在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承载力与水循环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亮  王伯铎  马俊杰  邹宁 《地下水》2010,32(2):88-90
从水资源利用水平和利用方式的角度,通过建立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水循环系统,对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配置,并以国内某高科技园区为例,采用情景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估算;通过实例研究,建立的模型可操作性较好,可有效衡量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花色品种多,质地很好。特别是雅安地区石材资源开发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全省特别是雅安地区的饰面石材保有储量及资源量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初步预测,对全省石材工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雅安地区石材工业基地的建设规划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潘晓波 《湖南地质》2000,19(4):213-215
岳阳县东洞庭湖矿石资源蕴藏量丰富,其开发管理经历了一条由乱到治、逐步走向规范的艰难发展过程。实践证明,在坚持依法治矿的同时,注重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管矿的新途径、新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许多废弃的无主老矿山未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资源恢复工程,矿区内地质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劣。本文对废弃矿山及其治理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阐述了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破坏效应的四个因素——地表景观效应、土体污染效应、次生灾害效应、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房山区石窝大理石矿山废弃地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矿山废弃地治理以矿山环境、灾害治理为主,以园林景观绿化为辅相结合的二维治理模式,在地形整治、挡土墙、绿化等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周边居民生活需求,利用矿区内的正负地形渣堆和采石坑,进行景观的再生和组合,将采石坑设计成下沉式休闲公园和健身广场,希望通过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改善矿区及周边地表景观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盐边县岩口旅游区天洞、溶洞、暗河、石林等岩溶景观独特,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价值。本文主要依据岩溶形成的地质背景、岩溶景观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等,提出在该区建立地质公园等旅游开发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陵山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百歌  张春 《江苏地质》2009,33(3):331-334
乱采滥挖形成了一个废弃矿山带,区域范围内,采坑密布,不仅在景观上造成了苍凉景象,而且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马陵山废弃矿山的综合治理方案和施工工艺,主要有采空地覆土植树工艺和局部石质坡面挂网喷播工艺以及步道景点布设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安徽省灵壁石、太湖石、景纹石、昌源石、腊石、青石、山花石资源的分布及其产出的地质条件,并对各石种的品质及特征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安徽省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安徽省观赏石开发利用前景进行论证,认为其开发利用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国家地质公园的"宪法",是建设和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的依据。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获得资格的地质公园必须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编制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经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初审后报部审查。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是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规划,本文详细介绍了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写的要点和心得,以期与各位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