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俊  曹雪峰 《测绘学报》2021,50(6):711-725
地图与空间认知的不解之缘,连续而深化.地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空间认知的历史,空间认知的理论与方法为地图学打开了另一扇门.空间认知的研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地图是大脑空间思维功能的物化.技术进步提高了地图空间认知的效能和价值.依据人的空间认知的进步来定义地图史的阶段,可以划分为远古地图、古代地...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 ,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 ,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 ,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地图学中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等的发展使现代地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地图趋向数字虚拟空间方向发展,地图学的研究方法、主题与传统地图学大相径庭,地图虚拟空间的理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IT)领域的学科跨界迫使地图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产品的附属物,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使得地图学亟待完善和更新理论。地图学发展的难题促使学者向其他领域进行探索。计算机游戏通常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数字+文化"的发展将游戏推向高新技术的前列,游戏地图则是现代ICT技术和地图的合体。以游戏地图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游戏地图的维度、交互性、叙事探索性和文化传播性来探究虚拟空间的特点、本质及对现实物理世界的启示,发掘其对地图理论的扩展,从而完善ICT时代地图学的知识和理论,促进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地图学与虚拟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文  叶圣涛 《四川测绘》2002,25(3):99-101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2,(2)
数据的视觉显示和地图作品: 今天,地图学家不再局限于生产一种产品。一幅由符号组成的纸质地图,仅仅是地图学家给出的许多选择之一。一大批新的地图产品不仅包括印刷好的地图,也包括数字化文件,阴极射线管的暂时显示和人机对话地图的生产和使用。结果,一个新的专业术语词汇表——虚拟地图、漫游、变焦、刷新、只读存贮器、袖珍激光盘及许多其它词汇,被编入了传统的地图字典。理性地看,地图产品的这一变化对地图学家来说是重要的,而目前它的效应可能还为人们所低估。  相似文献   

9.
地图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地图在空间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地图的基本特点,探讨地图学教学提高学生空间能力的可能性。提出地图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空间能力培养应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地图学中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琼 《测绘通报》2002,(6):23-24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和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Syber Space)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建,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地图学与神经科学相互影响和交叉融合的基础上, 探讨了深度地图的内涵, 提出深度地图是神经科学与地图学的结合, 是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和方法理解地图, 以揭示地图的神经学机理。神经科学的新发展为地图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特别是空间细胞的发现, 为深度地图的研究奠定了神经科学基础。通过对大量神经科学研究资料的分析, 提出地图功能是大脑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的反映, 构建了深度地图概念模型, 并构建了空间细胞和编码机制与地图功能之间的关系, 以阐明地图的神经机制, 从而深化人们对地图本质的认识, 促进地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与深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传输理论的出现,明确地提出了地图使用的研究。地图使用是地图和使用者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概念使得制图学家认识到需要了解人们是如何从地图上获得知识的,由此产生了认知地图学。认知地图学研究人们获得地图的知识的过程和通过地图来了解环境的每个过程以及规律。和地图学研究中的心物学研究相比,认知的主题是人们用于获取、贮存和使用信息的更高一级的思维过程。认知  相似文献   

13.
《测绘通报》2008,(2):34-34
[本刊讯]2008年《数理地图学———地图学及数学原理》一书近日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广西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广西测绘职业技术学校退休教师钟业勋历经数年钻研独立完成。该书是理论地图学的基础论著,共12章。1至7章为上篇,主要介绍地图学的技术方法及相关知识,分别论述地图概论、地球椭球与地物的空间定位、地图投影、地图色彩、地图符号、地图表示、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8至12章为下篇,主要探讨地图学的数学原理与数学表述。包括地物的时空特性及数学表达、地图符号及视觉变量等概念的数字定义、构建地图内容的数学原理与…  相似文献   

14.
论地图学的属性和地图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家耀  成毅 《测绘学报》2015,44(3):237-241
地图学和地图对测绘学和地理学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们对地图学的属性和地图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本文从科学、技术、工程3个方面讨论了地图学的基本属性,总结了地图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法理价值和军事价值,对深刻理解地图学的基本属性和地图的价值,推动地图学和地图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地图学与具有空间知识的人类[美」JoelL.Morrison前言地图学刚经历过一场迅捷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高潮。这次革命不仅影响到地图学界,而且影响到发达国家的全体人民,对于发展中国家,影响范围可能小一些。地图学家由于受相对比较传统学科的限...  相似文献   

16.
徐青  孙群  武丽丽  马超 《测绘通报》2016,(3):142-145
地图学实习是地图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各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地图学实习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总结传统地图学实习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张图"的地图学实习新模式。在该模式中,实习内容紧密围绕地图制图实践展开,课程内容源于一张地图的由来,最后也归结于一张地图的完成。实践证明,对地图学实习教学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实习质量,对于加强学生的制图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仁忠  应申 《测绘学报》2017,46(10):1274-1283
在ICT技术推动下,地图学的发展迎来空前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地图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转变,深入分析传统地图学的限制——物理空间的传统约束,面向现代地图的形式松散化,从现实与虚拟、外表与内里、纸质与电子等8个方面论述现代地图学信息空间的数字自由,并针对数字时代和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和需求,拓展地图学框架,同化新兴元素,推动地图学复兴。  相似文献   

18.
杨瑾  袁勘省 《测绘科学》2007,32(5):190-192
从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获取处理、制图技术工艺和地图产品等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分析,文章认为应对传统的地图学教材内容进行彻底改革,才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地图学科的自身发展以及地球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最后给出了作为有关地球科学类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框架体系和教材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 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曾就读和进修于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地图学学会 (ICA)地图概念工作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内外知名的地图学家 ,也是国内地图成果和作品的权威评论家。高俊院士治学严谨 ,在 5 0多年的军事测绘教育与测绘科学研究工作中 ,致力于地图学的研究与发展 ,在地图学史、理论地图学、地图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