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南部结扎群上部含煤碎屑岩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六祥 《地质论评》1991,37(6):560-568
本文首次对青海南部结扎群上部含煤碎屑岩组孢粉组合进行了研究。共发现孢粉和疑源类50属59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组合特征孢子为70%,花粉为28%疑源类为2%。孢子中主要为l Dictyophyllidites 17.3%,Concavlspovites 8.2%,Steveispovites 3.1%,Punctatisporites 3.8%,Undulialsporites 2.6%,Gleichiniidites 2.1%,Lopkotriletes 4.1%,Apictlatisporis3.1%,Neoraistrickia 3.0%,Convolutlspora 2.1%, Kyrtomisporls 4.4%等。花粉主要为:Cycadopites 11.3%,Pinites 3.4%,Piceapollenites 2.7%,Taeniaesporites 1.9%,Ovalipolli等。疑源类有:Sckizosporis 0.9%,Micrkystridium 0.6%等。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晚期至瑞替期。  相似文献   

2.
3.
4.
滇西地区新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绪教  何科昭 《现代地质》1996,10(2):187-201
根据滇西地区7条实测剖面近170个孢粉样品的分析结果,对该地区新第三纪的孢粉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反演了该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了滇西地区新第三纪自然环境的变化历史。认为:滇西地区新第三纪的古植被主要经历了由含针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针叶林→亚高山阴暗针叶林的变化;古气候由热带、亚热带向亚热带夹暖温带方向变化;地形地貌经历了由开阔的山间盆地与低山丘陵相间→准平原→高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6.
徐州地区二叠纪地层连续,孢粉化石保存较好,依据孢粉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组合带,即A、B、C、D组合带,虽然其中的孢粉属种相对单凋,但可与华北大部分地区及邻区对比;此次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首次利用微体古生物方法划定研究区上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部地区自晚中生代以来,具有二种构造格架,并互相迭加和切割,且分别控制着晚侏罗世和早第三纪含煤地层的堆积和分布。这二套含煤地层的沉积序列极为相似,中部均有巨厚粘土岩层。粘土岩层的上、下均含有很好的煤层。  相似文献   

8.
贾高隆 《中国煤田地质》2000,12(1):7-8,F003
建立了延安组孢粉组合,并进一步划分为五个亚组合.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东缘晚期中生代一个新的重要含煤层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上海漕泾滨岸风暴沉积样品的孢粉分析,揭示了本区风暴沉积的孢粉分布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大煤沟侏罗系剖面为例,探讨了非海相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湖平面变化、体系域划分等。将研究区下中侏罗统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和7个3级层序。指出煤层与体系域在时间序列和空间配置上存在一定联系。其研究有助于资源分布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陇南煤田已知煤矿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区侏罗纪煤系的沉积特征和古构造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陇南煤田的古构造对含煤沉积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古河流展布和古气候的控制而体现的。不同层位的煤层,其下面普遍有河流相沉积,说明煤层是在古河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于成煤的气候自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具有由西向东迁移的特点,因此,陇南煤田的找煤勘探应沿古武都河的西北—东南延伸方向开展。  相似文献   

13.
详细描述了双鸭山-集贤煤田绥滨组、东荣组、城子河组、穆棱组四个岩组的生物组合面貌,将中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层序、古生物化石组合同鸡西、勃利、双桦等盆地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冕宁冶勒地区新生代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冕宁冶勒地区,分布着较大面积的新生代地层,通过野外填图、实测剖面,以及采获的孢粉化石,划分出了昔格达组及Ⅰ~Ⅴ级阶地,并建立了冶勒地区四个孢粉组合带。结合同位素地质年龄,区域对比分析,确认昔格达组属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沉积。区内Ⅱ~Ⅴ级阶地为更新世堆积,Ⅰ级阶地为全新世堆积,并对古气候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东昆仑托索湖地区第四纪晚期的湖相层中含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湖相沉积的各层段不中不同类型的植物孢粉组合特征,大致可划贫出5个植被演化阶段,从孢粉在这5个阶段中的垂向分布情况来看,本区第四纪晚期的古气候曾发生过多次波动,从变化趋势上看,早期气候相对较湿热,后期逐渐变得干冷;从变化幅度上看,早期气候波动则晚期变则相对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对沈北煤田3个井田刻槽煤样的孢粉分析表明:(1)沈北煤田的孢粉以被子植物花粉为主,孢粉称为水龙骨单缝孢-杉科粉-栎粉组合;(2)煤田的古植被是暖温带至亚热带的针阔叶混交林;(3)前屯矿的湿度要大于其它两矿。  相似文献   

17.
珲春煤田下含煤段沉积与聚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举  王佰友 《吉林地质》2004,23(2):21-27
从收集整理以往资料入手,阐述了煤层分布特征,分析珲春煤田下含煤段的沉积与聚煤特征,即下含煤段第一阶段沉积特征以冲积扇、河流、小型湖泊沉积为主,形成的煤层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第二阶段沉积特征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形成的煤层分布面积较大、结构较简单、稳定性较好。聚煤特征为富煤带位于盆地的中西部,富煤中心位于向斜(凹陷)核部。得出同沉积构造控制盆地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直接控制聚煤作用的结论。今后的找煤工作应依据聚煤规律,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刘正根 《湖南地质》1995,14(2):76-78
攸县兰村煤矿区晚二叠世的充填沉积,可划分为滨海粉砂游泥盆地、海湾泻湖、三角洲、障壁坝-泻湖浅海钙泥质台地等5个沉积体系。本文分析了海进海退旋回对沉积体系含煤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含煤沉积学若干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煤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煤又是制约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满足社会对煤能源需求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 ,将成为我国含煤沉积学关注的热点。成煤环境多样性与煤质复杂性的耦合研究 ,煤的环境沉积学与可洁净特性研究 ,煤储层与煤层气成藏理论体系的研究 ,含煤岩系米氏旋回识别与旋回地层学研究 ,聚煤区多信息、数字化古地理重建等研究课题 ,将会是我国含煤沉积学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方向。伴随着这些领域的突破 ,含煤沉积学必将视环境保护为学科已任 ,开拓煤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刘焕杰 《沉积学报》1988,6(2):42-49
本文论述了陆表海障壁海岸环境是我国南方晚古生代含煤建造的主要古地理条件,潮汐沉积是含煤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煤层形成于潮汐流为主要水动力条件的泥炭坪环境中。论文提出了泥炭坪属于潮坪环境,而不是泥炭沼泽的论点;探讨了泥炭坪的成因标志及其所形成的煤层特点;最后指出了这些特点将成为煤田的普查、勘探、开采和利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