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DEM与可见光图像的机载激光成像雷达强度像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成像雷达由于能获取目标的距离信息,因而在飞行器制导、避障、机器人导航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里的研究目的是根据激光成像雷达成像原理进行雷达反射强度像的仿真.在仿真过程中,首先讨论激光成像雷达的强度成像方程,然后分析机载激光成像雷达的扫描成像模型.由机载激光成像雷达扫描成像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成像几何关系,由与高程图配准好的可见光图像来获取目标地物的反射特性,从而获得仿真的激光雷达反射强度像;由于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不可避免地要损失,在仿真计算中考虑到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大气对激光的消光系数,因而使仿真更加逼近客观实际成像结果.从仿真的反射强度图像看,结果很理想.仿真的强度图像成功地用于激光成像雷达强度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匹配导航中.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星载激光雷达的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国内外星载激光成像雷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启示,阐述了星载激光成像雷达在对地测绘中的意义和作用,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发展星载激光成像雷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以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分析其开设课程思政的优劣势,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目标、学生获得感三方面探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构建了以“专业思政”为引领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课程特点,发掘该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水准测量原理”这一小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以期为“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遥感影像图片制作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的图片制作技术---激光数码成像技术,阐述了激光数码成像仪的成像原理,分析了输出图像的特点,评价了激光数码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对武汉大学通识课“电子地图设计”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综合性大学中通识课程的建设理念和途径,重点总结了多媒体情境教学方法在课程全环节的运用,对于多学科背景的受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激光雷达技术原理》课程,结合国际权威著作和最新研究及应用成果确定教学内容,提出了“了解-新型传感器原理”“熟悉——激光扫描仪操作”和“掌握—激光点云数据后处理方法”的由浅入深、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的测绘高新技术,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指出“测量学”课程在测绘科学知识体系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而教材建设是“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然后,在简要分析现行“测量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测量学”教材的定位、名称、内容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空间统计分析”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测绘科学、遥感科学、地理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文中通过梳理当前“空间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并对高等院校的“空间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若干建设探索,以改善“空间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在探索阶段。本文深入分析了理工科思政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以地理信息科学核心课程“空间分析”为例,探讨了理工科专业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可为推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疫情之下,在线教学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方案。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以“数字地形测量学”在线课程建设为例,探索在线课程的建设方法与途径,构建“能学、辅教”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超星泛雅+学习通+腾讯课堂+课程QQ群”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空间数据处理》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开设《空间数据处理》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专业本身的需要,设计出了该课程的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开设,必将对“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测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紧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性要素作为切入点,创建了一套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测绘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搭建“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多元实践教学,构筑创新实践平台,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正在兴起“数字省市”、“数字行业”、“数字工程”等建设工作,这些都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数字化领域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下进行。从“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入手,叙述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的地理空间基准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的内涵及其在建设“数字中国”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必须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四专业课教育中出现的学生到课率低、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等问题,剖析"大四现象",围绕如何增强专业课的吸引力,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采用突出"学生本位"与"过程考核"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河南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3S集成技术"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考试模式,设置专题汇报、引入基于微信问卷的学生自主评价体系等方式予以实施。教学实践表明,该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显著提高、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5.
郭冰  孙小荣  吴杰 《测绘通报》2017,(3):145-148
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引发了新的变革。本文以“慕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基于“慕课”的工程测量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最小二乘法对所有点(包括"局外点")拟合难以得到最佳线性参数的问题,本文基于RANSAC算法对观测值随机抽样进行参数估算,判断符合模型的"内部点"为一致集,并通过迭代得到足够的一致集,最后设计试验验证该算法的适用性;对隧道点云采用基于中轴线方法进行边界提取,以及三维激光扫描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RIEGL LMS-Q140i-80激光扫描仪精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  卢秀山  张占杰 《测绘科学》2006,31(5):115-116
RIEGL LMS-Q140i-80激光扫描仪是863课题“近景目标三维测量技术”中关键传感器之一,其精度直接影响课题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为衡量扫描仪实际精度与其标称精度的一致性,设计扫描仪在静止情况下进行扫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扫描仪的实际精度与其标称精度相一致,满足课题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GIS的基本理论问题——地图代数的空间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分析比较地学各学科的空间概念,深入地论述了地球信息系统的空间概念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指出了地球信息系统的空间数学基础是GIS空间概念的数学定义,揭示并论证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学基础,并相应讨论了“无缝空间数据库”技术的若干基本问题,认为“无缝”不 仅是形式上的“无缝可视”,更重要在于“无缝量度”,“无缝空间分析”,“规范地无缝集成”的实质性能力上,最后通过对“无缝空间数据库”下的空间分析理论和技术,空间(数据)的表达,国家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和技术路线的论述,表明使GIS与各地球科学学科的地球空间完全一致,将全面有益于地球信息科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激光扫描数据的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光扫描数据是离散的矢量点构成的“点云”,没有任何明显的形体信息和拓扑关系信息。对移动激光扫描数据的处理与信息提取过程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可视化方案将其可视化,可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 Historic Peninsula of old Istanbul was added to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in 1985, complete documentation of this important area has not yet been carried out. In 2006 the Istanbul Metropolitan Municipality's Histor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irectorate initiated the "Historic Peninsula Project", which covers an area of 1500 ha and includes approximately 48 000 buildings in crowded and frequently narrow streets. BİMTAŞ, a company owned by the Municipality, immediately started the documentation of all buildings in the project area using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his created the challenge of building up an efficien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with new high-end technology to fulfil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project in a very short timeframe of 2 yea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ntir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documentation of all buildings, detailing the frequent adaptations of the process resulting from learning on the job. Although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mapping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course of production, it was always essential to optimise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data quality and delivery deadlines. Only 80 ha of the required 1500 ha was completed using static scanning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thus requiring a change from static to mobil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work and to conclude the scanning phase for the remaining major area within 3 mon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