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7年1月21日至4月16日(北京时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了7次6级以上 强烈地震.为了深入研究该强震群形成的构造背景,我们在伽师强震群区及其邻域大约 11 000km的范围内布设了由 30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台站的间距约5- 10km.利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叠加偏移分析及其非线性反演技术,研究了台阵下方0- 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1)Moho界面的深度在塔里 木盆地一侧为40-52km,而在靠近天山一侧的褶皱变形区为60-76km,南天山山前折皱变形 区的地壳厚度明显增大,地壳内部产生了明显变形;2)塔里木盆地北缘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之间的接触变形关系显示了塔里木盆地向北北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台阵下 方壳幔界面的地形与地表的地貌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山前弧形褶皱带的形成与地下深部结 构及挤压作用有关;3)伽师强震群分布在壳幔界面梯度带的上方,该震群的成因可能与震源 区附近的隐伏断裂活动有关;4)由于震源处于褶皱变形区的地壳上部,相应的剪切模量较小, 这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应力降明显偏低的...  相似文献   

2.
赵建政  刘辉等 《内陆地震》1999,13(4):357-361
引言1998年8月2日伽师6.0级、8月27日6.6级地震前,位于震中280km东北方向的阿合奇地震台和乌什地震台的地倾斜资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尤其是阿合奇台的地倾斜,在两次地震前异常特点明显。笔者应用“八五”攻关成果软件,对这两次地震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并对1998年8月27日6.6级地震作出了地震“三要素”预报。1 阿合奇台地倾斜异常阿合奇地震台SQ-70B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于1989年开始投入观测,历年来记录较稳定,对其周围发生的较大地震均有较好的异常对应。1.1 日均值分量异常…  相似文献   

3.
1996年3月19日新疆伽师-阿图什6.9级地震概况张洪由,彭岩(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96年3月19日晚在新疆伽师一阿图什北部低山区发生强烈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1震源参数1.1发震时间1996年3月且9日格林尼治时...  相似文献   

4.
平谷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磁暴过程作为地球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分析了平谷台1995年1月至1998年4月期间磁暴场的暴时扰日变化Ds(Z)的响应比值P(Z)的变化。发现P(Z)高值与平谷台550km,左右范围内MS≥50的中强主震有较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5.
在1984年6月至8月期间,美国犹他州东沃萨奇高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多机构合作的地震监测实验。该实验用20台便携式地震仪组成的子台阵研究东山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这个地区是地下采煤的活跃地区,并且微震活动频繁。子台阵的8个台集中在东山的山顶,约在开采面以上600m,每个台站的平均间隔为2-3km.其最初目的在于,对发生在开采面以下的地震,精确地测定其震源位置及震源机制解。通过对地震反射剖面记录和钻井声波记录的高精度的分析,构成了一个详细的速度模型。此模型的特点为:在近地表1km范围内速度梯度很大,它对浅震的初至P波的离源角有很大影响.在研究期间,以±500m的精度定位的200个震中群,集中在直经约为5km的区域内。这表明,地震活动与长臂式采矿的四个地区有明显的空间关系,经过震源深度可靠性检验的一个特别的震源集合表明,井下地震活动性在开采面500m以内占优势,并且至少可以延伸到开采面以下1km或2km。对地震活动进行了连续61天(6月15日-8月15日)的监测,其中包括16天(7月7日-22日)煤矿停产。在停产监测期间,观测到了与停产前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相比更为显著的地震活动性。发生在开采面或开采面以下2km范  相似文献   

6.
杜文平  陈爱萍 《内陆地震》1998,12(4):362-366
1997年1-5月新疆伽师发生Ms5.0-6.6地震14次。在1月21日之后发生的12次Ms〉5.0地震中,有5次地震震前出现了序列异常平现象。说明就此次伽师强震群而言,小震异常平静物征确实具有较了的临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7.
江宁地电新台于1996年开始在新台址处正式观测。经4年的观测资料积累,已具备条件对新台的监测预报效能进行评价。评价表明,江宁地电新台观测资料可靠,观测精度较高。因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Ms6.1地震(△396km)和1997年7月28日南海Ms5.1地震(△360km)前,地电阻率值显示了较好的前兆异常。对台址测区附近(△〈10km)发生的ML2.1地震,江宁地电新台地率也观测到异常变化。由此  相似文献   

8.
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及三次成功的临震预报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48  
朱令人 《中国地震》1998,14(2):101-115
1997年1-4月,新疆伽师发生包含7次6级以上地震的强震群,为板内地震所罕见。伽师震群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塔里木盆地中,震区未发现地表断裂,深部构造不甚清楚。新疆地震局先后3次对伽师地震的强余震和后续强震作了成功的临震(1周内)。  相似文献   

9.
关岛8.1级大地震和地磁转换函数时间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伯舫 《地震学报》1998,20(2):217-219
关岛8.1级大地震和地磁转换函数时间变化的关系陈伯舫(中国香港香港大学物理系)主题词地磁转换函数地震感应磁效应关岛大地震1993年8月8日关岛地磁台(13.58°N,144.87°E)以南76km发生了MSZ=8.1大地震(图1),上述图1关岛地磁台...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月克孜尔水库小震群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荣  王建新 《内陆地震》1996,10(3):245-250
1995年1月2日至2月5日在克孜尔水库0~1km范围内发生了40次小震。通过对小震群记录资料分析研究及实地考察,找到了发生小震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月21日~4月16日,新疆伽师相继发生了7次M≥6的地震,造成了破坏与伤亡。该文就伽师强震群进行了综述,包括:地震类型和地震参数;震源机制;伽师地震的临震预报;地震现场工作等。  相似文献   

12.
邢西淳  毛娟 《内陆地震》1994,8(3):247-252
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泾阳台DD-1地震仪记录资料,拟合适于泾阳台由地震波持续时间求算近震震级MD的公式:MD=2.7lgr—2.4(Δ≤10km),MD=2.29lgr+0.00118Δ-2.25(10km<Δ≤520km),并对震级ML和MD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保.  СИ 《内陆地震》1995,9(4):402-412
1992年8月19日在北天山苏萨梅尔山脉地区发生了近10年来最强的地震事件,其震级为M=7.3。虽然有着很大的震中距(Δ〉300km),但是当这个大地震在孕育和发生阶段,在阿拉木图地震实验场的那些观测站上仍然在地下水中显示了气体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参数的一系列变化。在地震前2 ̄2.5个月,在距震中350 ̄450km的秋施喀拉(Чушкала)台、塔乌-土尔叠(Tay-TypreHb)台以及喀尔干(  相似文献   

14.
1995年7月12日至1996年2月3日短短7个月,云南地区连续发生了孟连西中缅边境7.3级、武定5.5级、丽江7.0级3次强震,本文研究了近期这几次强震前5个地震台地震图垂直分量S、P波最大振幅比的时空演化特征,动态追踪了振幅比明显偏离平稳态的突变过程。发现主震前5—8年,7级大震震中10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低)值突变,6级强震震中130km范围出现振幅比高值突变,当振幅比的突变在缓升(降)的背景上骤升(降),或突变异常的地震次数明显增加,则中长期异常进入中短期阶段。在强震震中130km范围内的地震台(近台)振幅比值高达15.2以上,而远离强震震中250km以外的地震台(远台)振幅比最大值仅为9.8,近台的突变幅度至少比远台大30%。而强震成组发生前一年半时间内,位于强震震中110km范围内的近台振幅比的突变幅度比远在250km外远台大55—75%。对振幅比的突变和时空演化特征从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成因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19日日本九州宫崎发生7.1级地震,震中离鹿屋地台约90km。作者将子波变换后的鹿屋与武汉(或成都)台的Z时均值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临震前后的“日变幅差”有异常存在。  相似文献   

16.
张北6.2级地震近震区前兆异常特征及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仙  刘桂萍 《地震》2000,20(1):53-58
1998年1月10日发生在张北的6.2级强震,是华北地区自1989年大同6.1级震群后的又一次较为显地震。在汇总首都圈及其周围地区各种前兆异常的基础上,研究了近震区(200km范围内)前兆异常的空间、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存在较明显的阶段性和成组性,反映了震前区域应力场的增加过程。还对这些肖兆异常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7.
江宁地电台地电阻率日变形态特征与短临畸变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宁地电台使用ZD-8数字地电仪观测以后,记录到了地电阻率测值每日呈准“一峰一谷”的方波形周期变化。本文描述了日周期变化形态,使用时距平方法研究分析了日变化的季节特征和时间特征。在1991年9月12日江宁小丹阳3.1级地震(Δ=34km)和1992年10月22日射阳4.6级地震(Δ=244km)前,地电阻率日变形态消失,地震10多天后日变又恢复,出现明显的短临前兆。  相似文献   

18.
用单台Z/H法研究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兴信  鲁秀玲 《内陆地震》1994,8(4):333-338
利用陕西地磁台站的磁静日资料和单台Z/H磁测深法研究了陕西地区深部电导率状况。多年和多台的平均结果为:陕西地区电磁感应比例尺度Cr1约900km,高于磁场梯度法测定的华北地区结果,但接近单台Z/H法测定的兰州地区值;Cr2为500km,和华北地区的结果接近;Ci-T曲线高于华北地区值;内外场之比|Q1|、|Q2|、|Q3|约为0.4,和全球平均结果一致;σ*-h1曲线显示在250km附近有一高电导层。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1988年10月18日山西省大同-阳高Ms6.1地震前,距震中150km的内蒙呼和浩特地震台和距震中250km的内蒙宝昌地震台地电阻率的异常特征,研究了引起地电阻率异常的可能原因,认为这些异常是该次地震的前兆反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武威地电台周围150km范围内发生的景泰6.2、门源6.4、天祝西4.7、旦马5.6、雅布赖4.7级地震和共和7.0级地震(△=270km)该台地电阻率(ρs)变化,结果显示:对于前4次地震,该台EW道测值出现10^-1-10^-2量级的ρs短临异常,共和和雅布赖地震前后观测到10^-1量级的ρs短期下降异常。作者研究认为,ρs异常可以是该台EW道探测范围内介质不完整,孕震后期震源力学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