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美风  汪德根 《地理科学》2019,39(11):1729-1738
基于街道/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从规模、占比、密度和集聚度等4个层面分析北京城区流动人口扩散特征,并揭示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 2000~2010年北京城区流动人口规模和密度增加,但流动人口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和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度下降,流动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扩散态势。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呈“核-边扩散”格局,城市核心区流动人口规模、密度、占比和空间集聚度不断下降,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规模、密度、占比和空间集聚度逐步上升。 北京城区流动人口的“核-边扩散”格局是经济因素的直接推动、城建因素的间接推动、交通因素的硬性诱导、制度因素的软性诱导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扩散模拟型流域地貌汇流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谢平  梁瑞驹 《地理学报》1997,52(4):316-323
根据概念性流域地貌汇流模型的一般理论,以概念性元素“扩散模拟河段”模拟各级单元河道的汇流作用,建立 以洪水波的波速和扩散系数为参数的扩散模拟型流域地貌汇流模型。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以来基督教新教在广东的空间扩散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熙明  朱竑  陈晓亮 《地理研究》2010,29(2):303-312
地理环境往往会对宗教的扩散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扩散是宗教地理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具体宗教扩散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尚属薄弱。对基督教新教自19世纪初传入广东后的空间扩散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多种扩散模式。其中,点轴式迁移扩散最为普遍,但中间障碍的存在常常使发展轴线发生变换;等级扩散呈现出按照人口分布规模、交通地重要性和行政等级的特征;传染扩散模式随着媒介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依托海岛的跳板式扩散则是沿海地区基督教扩散的特殊形式。这些模式虽是从经典文化扩散模式演化而来,但在具体特征上已有显著变化。研究试图对传统的文化扩散模式进行重新解读,并为"腹地-口岸-市场"的文化扩散理论提供成熟案例。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区交通时间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邓羽  蔡建明  杨振山  王昊 《地理学报》2012,67(2):169-178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运营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与内容。北京市长期实行“环状+发射状”的城市路网格局,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时间可达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核心区与主要干道的交通设施负载量巨增,严重制约了城市的通勤效率,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为应对挑战,实现交通设施跨越式发展,北京市自2008 年以来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步伐,以改善城市的通勤能力。本文采用一般道路设施与轨道交通(矢删数据) 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城区进行了时间可达性的综合度量和其空间特征的分析。通过可达性与道路密度双重指标的运用进行区域综合分区,本文进一步揭示了北京市城区内的空间可达性特征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两者在南北城区内的空间表征差异。在综合分区的基础上,分析2008 年以来各个区域土地利用效益与区位因素的相互关系,甄别土地利用效益区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从而对不同分区的城市建设、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区公共交通满意度模型与空间结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季珏  高晓路 《地理学报》2009,64(12):1477-1487
以北京市城八氏的公共交通为切入点.探索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分析方法.通过"公共交通可达性"指标.将城市实体空间结构的指标与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连系起来.建立了以满意度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结构评价体系.并对提升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体空间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各项影响因子进行了梳理,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区域经济特征、道路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包括公交通达度、人口和经济集聚度、道路密度、区位指标等在内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了以居民满意度为因变量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分析定量揭示了公交站点配置、公交通达度、经济密度等凶素对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同时分析表明.公共交通的优化需充分考虑不同属性的居民群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从城市空间结构评价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公共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①市政交通规划的重点应放在五环以内地区;②实现800m公交站点服务面积全覆盖;③加强各地与市区重要功能节点的公共交通联系来提高其通达度;④根据居民的分布和属性特征出台相应的公交服务政策提高不同居民群体的公共交通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贺灿飞  陈颖 《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对港澳地区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转移做了上分析,表明了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趋向于沿海地区和与这这有特殊社会文化联系的区位,同时更有向中西部和北部转移的趋势,决定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投资空间模式和转移态势的因素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率,劳动力因素,经济开放度,与沿海的经济距离等。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区餐饮老字号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餐饮老字号是北京的饮食品牌,更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和城市名片。在调查北京城区老字号餐饮业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的方法,从菜系口味、餐饮档次两个视角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城市餐饮格局优化、老字号餐饮业发展规划及城市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结果显示,餐饮老字号在中心城区发展比较成熟,外围城区发展相对缓慢;越靠近城市中心,餐饮老字号的分布密度越大、餐饮品牌越多;总体呈现中心集聚、外围分散、圈层式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点。餐饮老字号的空间格局形成与发源地因素、城市文化传统、社会变革因素、旅游活动因素、城市建设与扩张因素、区域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水平土柱法测定了杨凌地区典型粘壤土的水分扩散率,利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单一参数模型中参数B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研究区域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粗粉粒含量和砂粒含量综合成3个主成分;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的单一参数模型参数[B]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308 2;将拟合得到的参数B代入单一参数模型中对土壤水分扩散率进行预测,除去其中较大值的预测结果偏低外,其余土壤水分扩散率预测结果都比较接近实测值,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257 8,可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单一参数模型中的参数B。  相似文献   

9.
人口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铮  邓峰  杨云彦 《地理研究》1991,10(1):48-55
本文以人口为基本形象,发现了空间相互作用与地理扩散的关系,导出了最大熵原理分析未得出的一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和探讨北京市经济、人口的集聚和扩散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evaluate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patial variations of cellular telephony adoption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China. We estimate a logistic model using a variety of specifications for the spatial diffusion of cellular telephony. We find that regional disparity in the adoption and subsequent diffusion speed of cellular telephony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structur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level of fixed-line telephony penet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bile communications diffusion starts first in regions with a higher potential demand dens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owever, these characteristics play differential roles in determining the timing of initial adoption and diffusion speed within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develops an innovative and flexible Bayesian spatial multilevel model to examine the sociospatial variations in perceived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using a large-scale household satisfaction survey in Beijing.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a variety of housing tenure types on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controlling for household and individual sociodemographic attributes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ual effec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offers 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modeling spatially clustered survey data widely used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y explicitly accounting for spatial dependence and heterogeneity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is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loc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Homeowners, except those of resettlement housing, tend to b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ir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than renters. Moreover, the impacts of housing tenure types on satisfaction vary significantly in different neighborhood contexts and spatial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北京市商业空间活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技术的进步、用户的需求以及理论与方法的成熟,促使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其应用领域还主要局限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设施管理等与空间信息直接相关的领域,而作为国民经济最活跃部门的商业流通领域GIS应用所见不多。文章以北京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建立了矢量格网矩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商业网点密度分析、商圈影响范围分析、商业空间查询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市商业空间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工具研究2014年北京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以市域各街道和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供给指数、需求指数度量各单元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和需求,据此分析和评判北京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质量的均衡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域尺度上,由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呈现核心-边缘的格局;在区县尺度上,受行政体系和城镇体系的等级性影响,均衡性程度高低与城镇等级高低相一致;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指数与需求指数相关性显著,可判定设施空间分布总体上比较均衡;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北京市存在设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区域,其中教育设施、城市公园设施和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程度高于文体设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结构调整系数定量描述工业结构调整度,引入地理联系系数和地理集中指数考察工业空间分布变动情况,然后建立工业结构调整度和工业空间分布变化之间的耦合模型。以武汉市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强度(耦合强度C)和交互协调关系(耦合协调度D),据此划分不同的耦合水平,并分析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工业结构较初期发生了较大变化;2)工业分布长期呈现非均衡性,经历了由郊区向城区转移的过程;3)工业耦合协调类型大部分时期处于拮抗阶段,工业增长和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空间分布变化之间的作用强度、耦合协调关系紧密相连。因此,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空间优化要协同进行,以取得结构调整和空间优化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6.
《Urban geography》2013,34(2):259-272
Africa's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has been especially rapid, averaging about 5% per year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s a result, many urban areas have experienced dramatic growth that is seriously outstripping the capacity of most cities to provide adequate services for their residents. Although population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rates in Africa have slowed recently due to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HIV/AIDS, urban growth is still expected to double by 2030, leading to dramatic sprawl with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Using Nairobi as an example of a rapidly urbanizing African city, we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using satellite data and addressed the need for models and urban management tools that can guide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Cellular Automata, which integrate biophysical factors with dynamic spatial modeling,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tested using time series of urbanized areas derived from land use/cover maps, produced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with future urban growth projected to 2030. Model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high levels of accuracy, indicating that simulation findings were realistic, thereby confirm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model is a useful and effective tool to foresee the spatial consequences of planning policies in the context of many African cities. The forecast for Nairobi showed unsustainable sprawl.  相似文献   

17.
张景秋  陈叶龙  孙颖 《地理科学》2010,30(6):833-838
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6个行政区1037个写字楼实测点位数据和租金属性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克里格插值等空间分析方法,与北京市基准地价的综合地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北京办公活动的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写字楼租金大体呈同心环状分布,与基准地价的综合地价在空间分布态势上基本吻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北京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即总体上呈现同心环状向心集聚,并沿交通干道和对外放射状道路延伸。北京城区写字楼租金的空间分布"高高"模式在办公集聚区和交通主干道附近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态势,说明北京目前办公活动的空间趋势仍然以向心集聚为主,区位与交通条件是影响写字楼租金的重要因素。写字楼租金的空间偏向差异显著,"高高"聚集区主要位于北城,而"低低"模式在南城集聚明显,城区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揭示了北京城市内部经济格局失衡现象依旧显著。历史惯性、规划引导、事件推动以及办公活动自身对交通和区位条件的要求是导致北京城市办公活动经济空间结构现状特征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租金作为办公活动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衡量地价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间接影响着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街道数据,多尺度考察了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2000—2010年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城市发展新区增长迅速;10年间老龄化程度加深,区县间空间分布差异增大;老年人口总体呈"中心高、外围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社会隔离度区域面积显著扩大且在郊区集中分布,低社会隔离度区域面积缩小;养老设施总体供给不足,老年人口与养老设施空间分布不匹配;基于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布不均衡。最后从人口自然加龄、外来人口、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共享住宿在我国城市迅速发展,是推动城旅融合的重要驱动力.该文以北京市为例,利用爱彼迎等开源平台共享住宿相关数据,应用ArcGIS技术、地理探测器方法与空间扩散理论,分析2018-2020年北京市共享住宿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扩散模式.结果表明:1)北京市共享住宿业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分布范围、集聚程度逐渐扩大,向心力增强,东北—西南分布方向性明显;2)共享住宿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餐饮、居民小区、科教文化、交通运输、体育休闲和景点,餐饮是主要影响因素;3)共享住宿业的空间扩散以等级扩散为主、传染扩散为辅,在次级城市功能区和景区扩散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共享住宿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0.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 《地理学报》2008,63(12):1299-1310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既是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 也是中国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市为案例区, 运用相关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空间自相 关模型、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等, 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进 行实证研究, 旨在为首都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 ① 生产性 服务业投入与制造业效益提升呈现正相关性, 但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较低; ② 制造业对生产性 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不断提升, 不同类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存在明显 差异; ③ 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趋于下降, 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 间投入趋于上升,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④ 制造业 与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 但集聚与分散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 就 业空间分布的一致性较差, 进一步验证了制造业与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空间可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