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刚性管线纵向应变计算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兴高  王霆 《岩土力学》2008,29(12):3299-3302
随着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施工中邻近管线的安全评价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地层移动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经验或半经验的刚性管线纵向应变计算及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快速评估管线的潜在损害,具体的管线细节一般不予考虑,涉及的参数少,更易于工程应用。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没有足够资料或者特殊敏感的条件下,需要采用保守估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岩土钻凿工程》2009,(4):47-47
如何安全快速建设城市,减少施工对市容、交通、管线与市民出行的影响,这是经常盘桓在地铁建设者脑海中的一大难题。日前,地铁六号线东湖站Ⅱ号出入过街通道首次采用一种全新的顶管法施工,做到了既破解施工位置特殊的难题,又做到少扰民、不扰民。这种新的工法,在广州地铁是首次采用。困难条件催生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岩土钻凿工程》2014,(1):27-27
近日,在杭州地铁4号线中医药大学站选址现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缆运行人员因地制宜,选用自主研发的非开挖电缆管线探测技术确定了地铁施工和110千伏新生1100线、南新1202线电缆的精确位置,既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又确保了地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该探测技术犸杭州供电公司创新发明,在管线探测行业内处语领先地位,填补了针对大深度非开挖电缆管线探测的技术空白,并获得了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4.
快速获取精度高、标准统一、质量可靠、现势性高的地下管线数据,有利于保障服务地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满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防灾的需要和促进动态更新机制的有效建立,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与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融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达州市某区地下管线普查项目实施过程,多年从事项目生产管理的经验,就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质量控制交流一些经验做法,为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对管线影响的试验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学让  吴波  高波  漆泰岳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31-136
结合深圳地铁大剧院~科学馆区间隧道非降水施工对管线的影响这一实际问题,给出了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利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了隧道开挖对管线的影响,然后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线的动态响应,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现场量测的地表沉降值的对比分析可知,三者的数据基本吻合,论证了文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并对施工期间管线的安全性做出了评价,为该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快速获取精度高、标准统一、质量可靠、现势性高的地下管线数据,有利于保障服务地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满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防灾的需要和促进动态更新机制的有效建立,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与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融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达州市某区地下管线普查项目实施过程,多年从事项目生产管理的经验,就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质量控制交流一些经验做法,为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录入后,为保证数据准确性,需要对管线的交叉、管径异常等问题进行质量检查。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utoCAD.net技术的三维地下管线建模和碰撞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管线数据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并对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  相似文献   

8.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长约5 100m,现为成都市第一长的地下综合管廊。通过以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岩土工程勘察为例,研究了地下综合管廊勘察方法和地基土的评价,为设计施工提供各地基土层重要参数的同时,针对地铁保护、管线安全、地下水控制等关键点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为该项目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勘察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对管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结合深圳地铁大剧院-科学馆区间隧道非降水施工对管线的影响问题,阐明了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给出了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了隧道开挖对管线的影响,然后,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线的动态响应。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现场量测的地表沉降值的对比分析可知,三者的数据基本吻合,论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对施工期间管线的安全性做出了评价,为该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地铁作为一种安全性与舒适性较强的快速交通手段,是目前大城市的重点交通工具类型,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运行压力。地铁的建筑设计决定了地铁服务质量,为促进地铁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的理念健全现有的地铁建筑结构体系。为实现地铁建筑设计"安全、实用、经济、高效"理念,本文以宁波地铁3号线儿童公园站为例,在地铁车站重难点工程实施方案中,有机地融入技术创新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新技术和创新手段,旨在将该地铁项目打造成为宁波市地标性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管线采用承插式接口连接,管线结构的连续性与否取决于接口刚度。然而,现有研究大都假定地下管线为连续结构,忽略了接口转角对管线变形的影响。开展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和两阶段有限元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了盾构下穿不同接口刚度管线的变形特性。发现非连续管线的薄弱接口导致其整体抗弯刚度明显小于连续管线,且接口转动导致非连续管线具有更好的与土体协调变形能力。因此,盾构下穿施工引起的非连续管线沉降明显大于连续管线。非连续管的结构连续性假定将大大低估管线沉降。盾构下穿引起的接口转角与地层损失呈线性关系。基于系统的有限元参数分析,建立了区分相对刚性、柔性管线的无量纲组。针对相对刚性、柔性的非连续管线,分别建立了管节相对长度、管-土相对刚度与接口转角的预测方法,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新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盾构穿越地下管线的接口转角,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2.
魏纲  林雄  金睿  丁智 《岩土力学》2018,39(1):181-190
研究双线盾构隧道施工时邻近地下管线的安全性判别方法。基于Winker弹性地基梁模型,考虑管土效应,建立连续管线应变与地表沉降关系式;假设管线位移与土体位移相同,建立非连续管线接头转角与地表沉降关系式;同时考虑管线老化,定义与时间相关的折减系数,建立一种通过测量地表沉降值即可判断管线安全性的方法。当管线应变或接头转角为安全允许值时,对应的地表沉降即为控制值。施工时,若地表沉降超过该值,则表明管线存在危险。该方法将不易监测的管线状态转化为可见的地表沉降。研究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说明了所提方法具有可靠性;双线隧道水平间距L值对地表沉降控制值的影响非常大。当L较小时,最大值出现在两隧道中轴线处;当L较大时,最大值出现在隧道轴线上方附近处;随着L的增大,最大控制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贾金青  陈国周  孟祥波 《岩土力学》2007,28(11):2314-2318
现在基坑设计中常用的杆系有限元计算方法是基于桩墙和锚杆联合支护的,不适用于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根据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的施工特点,改进了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提出柔性支护的开挖荷载计算方法,使之可以适用于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对一个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用改进后的杆系有限元方法可以计算出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的基坑水平位移、锚杆轴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复杂条件下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深圳市某大道顶管施工地下管线的探测成果为例,研究了在复杂场地条件下,探测地下管线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着重研究了电磁感应探测法.认为在复杂条件下,对钢质煤气管,应采用电磁感应探测法;对钢质或铁质给水管,应采用直接法;对电力管和电信管,应尽量采用夹钳法;对排水(管)渠等非金属材质管线,应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蔡忠祥  张陈蓉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11,32(Z1):408-0412
地埋管线在市政建设中容易损坏,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将地埋管线简化为变刚度Euler-Bernoulli梁,根据梁单元微分方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梁截面处位移、转角、弯矩及剪力,给出变刚度梁的一般分析方法。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分析了接头刚度变化对管线位移、内力的影响,为市政建设中地埋管线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最常用的物探方法是电磁法和电磁波法(探地雷达).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管线异常特征的介绍,提出了在复杂条件下物探方法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突出目标管线异常,最终对目标管线进行精确定位定深.  相似文献   

17.
Oil and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s require monitoring for maintenance and safety, to prevent equipment failure and accident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technology is emerging as an opportunity to supplement current monitoring systems. Small UAV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re flexible and adaptable and with a demonstrated capacity to obtain valuable data at small to medium spatial scales. Systematic surveys of extensive areas are better completed with fixed-wing platforms and automatic flight design, whilst multirotor platforms provide flexibility in shorter and localized inspection missions. The type of sensor carried by an aerial platform determines the sort of data acquired and the obtainable information; sensors als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specific mechanical designs and the provision of energy on-board required from the system. UAV systems prototyped to monitor pipelin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a number of monitoring scenarios are proposed and illustrated. Notwithstanding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generalization of use for civilian applications, small UAVs have demonstrated, through research and operational cases, the capacity to support the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oil and gas pipelines.  相似文献   

18.
地基土承受超载作用时就会产生沉降,在土体沉降作用下埋置于其中的管道,管壁就会产生变形甚至破裂。为分析地面超载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基于温克勒(Winkler)弹性地基短梁理论,应用Boussinesq解,考虑地面超载引起下卧层的沉降及地基土体的侧向移动对管道的影响,建立地面超载对埋地管道影响的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超载大小、位置,管道刚度、埋深、管径以及土体性质对埋地管道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载大小、管道的刚度、埋深、管径对地下管道位移的影响较大,而当地基基床系数和超载离管道的距离增大到一定值时,地面超载对其影响将减弱。因此,需要考虑邻近超载对管道的影响,合理制定埋地管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目标函数的线性化出发,采用奇异值分解法求广义逆矩阵并适当加阻尼,用迭代法直接解超定方程实现改进广义逆矩阵反演。进一步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阐明改进广义逆矩阵反演法的灵活、稳定,它涵盖了多种反演方法的优点,又具有自身特点,在实际应中适应性强,并能提供一些辅助信息,可更好地评价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