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作者回顾了当前地图科学的发展状况,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曾产生过重要的地图作品和科学家,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地图事业的发展更为巨大。因此,已具有建立地图科学博物馆的条件。文章考虑了博物馆的内容安排设计。指出这一博物馆将对国家建设与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国唯一一家中央级地图出版权威机构——中国地图出版社喜迎建社55周年庆典。 1954年12月9日.中国地图出版社在上海私营地图出版社并入新华地图社后成立。历经55年风雨,中国地图出版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伴随着新中国快速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仲临生 《地图》1995,(4):45-46
刍议地图著作权问题仲临生(山东省测绘局250013)1990年9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该法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颁行的第一部著作权法。在这部著作权法中的第三条第七款明确规定“地图、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地图》1994,(3)
我国出版地图18亿册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出版分类地图2000多种,18亿册幅。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图出版部门已为全国120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用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目前1:5万和1:10万,以及1:25万、1:...  相似文献   

5.
陈出云 《地图》2014,(3):138-139
在中学历史课上,我们都会学到一个名词:晋察冀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最著名的敌后根据地之一。“晋察冀”,“晋”是指山西,“冀”是指河北,这两个地方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察”又指的是哪里呢?翻开民国时期或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地图,在华北地区仔细寻找,你会发现一个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省级行政区——“察哈尔”,这就是“察”的来历。  相似文献   

6.
《地图》1997,(1)
粟裕大将爱好看地图。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地图前度过的。从参加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粟裕使用过无数张地图,那些地图上面记录了他光辉战斗的历程。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率新四军一师活动于海安、东台一带。他指示参谋人员调查当地地形,绘制了一份详细地图。这张图上标明了各村庄之间的距离,每个村庄的房屋数,河流宽窄深浅,他形隐蔽开阔及低凹积水等。用这份地图指挥夜行军,在据点林立的游击区与敌人周旋,甚至在离敌人半公里的地方往返穿插,巧妙地选择战机打击敌人。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对地图的利用率就更高了。大规模的运动战要跨越几个…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全国第一,二代1:100万地形图的编制情况,包括准备工作,。作业依据,资料运用,编绘工艺,制印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及质量评价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次编制出版1:100万地形图,标志着我国地图制图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测绘科学的发展而达到一个新水平,表明了我国在地图理论,编制工艺及制印技术诸方面的巨大进步,它将在测绘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地图与中国画在设色上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善金 《地图》1998,(4):2-4
色彩在表达地图内容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它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层次分明、清晰易读,还有助于提高地图的载负量。因此,色彩在地图上得到广泛运用,地图的设色也一直是地图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批批印刷精美的地图作品的相继问世,标志着地图色彩设计已基本成熟。在地图作品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地图的色彩设计是相当成功的,不但很好地表现了内容,同时也十分美观,显示出很高的造诣c看到这些作品,笔者心中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地图学理论中是否有一个地图色彩的审美标准?令人遗憾的是翻遍了地图方面的专业书籍也未能如愿。有的书中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地论述了全国第一、二代1∶100万地形图的编制情况,包括准备工作、作业依据、资料运用、编绘工艺、制印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及质量评价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次编制出版1∶100万地形图,标志着我国地图制图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测绘科学的发展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表明了我国在地图理论、编制工艺及制印技术诸方面的巨大进步,它将在测绘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地图》1992,(1)
《地图》从十月怀胎到正式刊行问世,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史行程。正如在创刊及一周年之际许多领导人的题词:“《地图》季刊的创刊,是地图绘制出版事业的一大进步,是一个里程碑”、“办好地图杂志,为普及地图知识,提高地图科学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地图》杂志的出版,将为地图的绘制、出版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园地,为出现更多的精美地图作出贡献”。《地图》作为一种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91,(1)
当我们评价一幅地图时,总把地图是否美观当作一个参评因素,如线条的光滑程度、设色的效果等。地图应当是功能(用来传递空间信息)与审美观相结合的产物。它虽然不是艺术品,但必须给人以美的感受。一张地图如果在美学上不完美,其原因有可能是制图工作者技术处理不恰当,或者内容过于简单(或繁杂)等。地图的审美过程包含在读图过程中。地图是一个符号的集合,它的美主要通过视觉感受。笔者认为,地图的审美特征主要是地图对于读者的适应性。审美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地图的审美同读者的心理、知识水平、读图时所处的环境以及读者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略论地图模型论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德森 《地图》1991,(2):7-10
地图模型论是理论地图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地图模型是地图应用、地图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该理论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地图的潜力,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王家耀院士主编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进展与成就》,已由测绘出版社于2011年4月出版。该书回顾与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进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14.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图是为旅游事业服务的一种专题地图,是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一种地图作品。随着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地图的编制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旅游地图制图均已在全世界广泛兴起,并被认为是地图制图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图标是地图可视化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标设计是实现用户和地图可视化系统交互的关键环节,但对这一情况目前地图学界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中阐述了图标在普通软件中的应用、作用以及用户如何去认知图标,并对地图可视化系统中图标设计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图可视化系统中图标设计的一般原则,并给出了图标设计实现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7.
冷不防 《地图》2009,(3):44-51
王小波的散文集叫做《我的精神家园》,其实每一座人事纷繁的城市都是辖内城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如果北京有一幅文娱地图,那么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北京工人体育场是其中不可缺失的地标,它们经历50余年光阴,伴随新中国一路行来,承载着时代人永不消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杨浪 《中国测绘》2009,(1):76-77
关注中国地图的出版就不能不关注<申报>地图,因为它实在是中国地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版本.  相似文献   

19.
余寿彭  孟立 《地图》1990,(2):35-37
珠光塑料膜胶印地图——简称珠光膜地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地图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型的地图产品。珠光膜地图,采用现代新型地图承印材料——地图珠光塑料膜及特殊胶印工艺,从1988年2月开始调研,论证、立项至1989年9月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果。珠光膜地图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的地图种类增加了一个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20.
每年秋季大学开学时,父母亲友陪送新生报到的热闹场面,堪称中国高校“校园一景”,究其原因,担心孩子(其中不乏以高分录取名校者)出门到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学校,却是最重要的一条。相比国外学生,情况则大不相同。来华修学旅行的中学生,拿到一张交通旅游图,就敢骑着自行车满街跑,尽管语言难以沟通,尽管两国的交通规则还存在着巨大差异。老外来中国,到了首都机场,找到一张地图,便镇定自若,而我们有些出访的同志,一下飞机见不到迎候者就慌了神,不知该往哪里走。 追根溯源,大多数国民,包括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基本的地图素养和用图意识,不会使用地图这个最有效的工具。我国地图学的历史文化遗产悠久而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图科学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发展。然而,与之相比,国民接受地图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全国广大的中小学校,是我们宣传地图科学、普及地图知识、传承地图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图教育,是提高未来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