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洪 《河南气象》2002,(1):22-22
20 0 1年 8月 1 4日 2 2∶30左右 ,新县西南郊的箭河乡遭受龙卷袭击。笔者现场调查看到 ,龙卷中心所经之处 ,墙倒屋塌 ,房顶被卷起 ,十几米高的大树连根拔起 ,输电线杆拦腰折断 ,水稻倒伏或稻粒捋光 ,给当地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村民介绍 ,当时在长约 1 0 0 0m、宽近 2 0 0m范围内 ,突然旋转狂风 ,电闪雷鸣 ,暴雨交加 ,历时 35分钟。受灾最重的仁畈、黄谷畈 2个村 4个村民组 ,倒塌房屋 2 4间 ,损坏房屋 52间 ;折断树木 1 2 0 0棵 ,其中百年古树 2棵 ,挂果板栗 2 0 0多棵 ;折断高低压线杆 1 6根 ,造成全乡供电、…  相似文献   

2.
从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不稳定能量场、物理量诊断等方面报1998年8月4日由于西风带系统和副热系统合并,使北上的西南涡析乡附近加强,从而产生的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空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揭示了2001年8月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空环流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揭示了2001年8月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空环流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 ,揭示了 2 0 0 1年 8月 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03年3月14日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从高空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高空500hPa有利于初春产生大雪到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700hPa西南急流对此暴雪天气的影响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 2 0 0 4- 0 8- 0 4汉中市汉台区突发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 ,发现中低层的切变辐合、地面弱冷空气入侵和盆地小尺度的流场辐合是主要影响系统 ,具有明显的层结不稳定、地面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变化相对明显的特点 ;T2 1 3诊断物理量在 1 2 h内剧烈变化 ,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涡度、散度配置 ,上升运动发展旺盛 ,低层水汽强烈辐合等特点 ;卫星云图和地面自动站观测在突发性天气监测中能发挥直观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1-08-07登封市卢店镇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及地形的影响,揭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CI指数的分析和与灾情实况的分析对比,CI指数反映的干旱与实况一致。  相似文献   

11.
2001-08-07河南省局地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7日冷锋过境前河南中部出现了局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及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高温高湿,为强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流场上风向辐合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风暴出现在高能区,并在高能区传播和移动.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因子特征为强度强、高度高、移速快;强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前方,弱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后方.平均径向速度场特征为辐合系统和气旋性辐合系统,垂直剖面图上,低层有明显的辐合界面.  相似文献   

12.
13.
2009-08—2010-04,安龙县出现了夏末至秋、冬、春连续干旱,旱情长达268d。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灾情重,给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等带来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1-08-07登封市卢店镇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及地形的影响,提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2009年4月11日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不稳定能量,并结合卫星云图及雷达生产品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这次过程是由中尺度低涡系统、中低层中-β尺度气旋系统和西南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造成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对追踪强对流天气以及制作准确的短时预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时高空资料、物理量场及本站要素,分析了南阳市2002年3月4日暴雪过程,结果表明700和500hPa西南急流,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700hPa的暖式切变线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地面自东路南下的冷空气,抬升西南暖湿气流,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19.
2002-07-04子长特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北子长一次特大暴雨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分析得出:云顶亮温较一般暴雨云团偏低,有2个单体在对流尺度内相互作用,一侧单体增伏变化为暴雨云团形成提供了有利抬升机制、水汽资源和能量,为强对流单体形成暴雨云团提供了发展条件。另外,大尺度环流长波槽后部弱上升气流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场。对流中低层干空气的侵入是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环流背景、天气成因、卫星云图及TBB等值线、雷达回波强度图象和速度图象对2006年-04-09发生在贵阳龙洞堡机场的500hPa阶梯槽引起的2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04∶20的过程是由于500hPa高空槽引导地面冷锋经过贵州中部引起的,16∶30的过程是由于500hPa高空槽引导地面辐合线经过贵州中部引起的,且下午的过程比上午的过程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