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 0 1年 8月 1 4日 2 2∶30左右 ,新县西南郊的箭河乡遭受龙卷袭击。笔者现场调查看到 ,龙卷中心所经之处 ,墙倒屋塌 ,房顶被卷起 ,十几米高的大树连根拔起 ,输电线杆拦腰折断 ,水稻倒伏或稻粒捋光 ,给当地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村民介绍 ,当时在长约 1 0 0 0m、宽近 2 0 0m范围内 ,突然旋转狂风 ,电闪雷鸣 ,暴雨交加 ,历时 35分钟。受灾最重的仁畈、黄谷畈 2个村 4个村民组 ,倒塌房屋 2 4间 ,损坏房屋 52间 ;折断树木 1 2 0 0棵 ,其中百年古树 2棵 ,挂果板栗 2 0 0多棵 ;折断高低压线杆 1 6根 ,造成全乡供电、… 相似文献
2.
从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不稳定能量场、物理量诊断等方面报1998年8月4日由于西风带系统和副热系统合并,使北上的西南涡析乡附近加强,从而产生的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空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揭示了2001年8月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空环流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揭示了2001年8月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空环流形势、日本传真图、雷达回波资料和云团演变特征的分析 ,揭示了 2 0 0 1年 8月 17日大连大暴雨过程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2001-08-07河南省局地强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7日冷锋过境前河南中部出现了局地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及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高温高湿,为强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流场上风向辐合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风暴出现在高能区,并在高能区传播和移动.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因子特征为强度强、高度高、移速快;强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前方,弱回波位于移动方向后方.平均径向速度场特征为辐合系统和气旋性辐合系统,垂直剖面图上,低层有明显的辐合界面.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利用实时资料,分析了2001-08-07登封市卢店镇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稳定度参数及地形的影响,提示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