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图数字化数据坐标变换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用于求定地图数字化坐标转换参数的已知点的地面坐标和数字化坐标都当作观测值,用随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求定转换参数,对采用4个已知点、9个已知点分别进行相似与仿射变换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格网点之间的相关系数,进一步分析了格网点间相关系数的分布规律,对转换后的坐标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将用于求定地图数字化坐标转换参数的已知点的地面坐标和数字化坐标都当作观测值,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求定转换参数,对采用4个已知点、9个已知点分别进行相似与仿射变换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格网点之间的相关系数,进一步分析了格网点间相关系数的分布规律,对转换后的坐标相关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航测自动化测图的途径、方法,理论和实践,是人们关心并正在探索的问题之一。数控测图仪是根据目前国内自制的精密立体测图仪不多和快速的大容量的电子计算机、磁盘和高密度磁带尚不能广泛应用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仪器原理是在附加有象片坐标数字化器的立体坐标仪上,量测定向点的象点坐标x,y和p,q,并通过扫描量测出大量格网点上的象点坐标x,y和左右视差p,按照摄影测量中有关的数学公式,通过DJS-6数字电子计算机解求外方位元素并计算出象片格网点的大地坐标X,Y,Z,同时进一步内插加密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等高线跟踪,对等高点列进行曲线拟合、光顺,并为数控正射投影仪准备数据,这样由快  相似文献   

4.
借鉴不同椭球间坐标转换的思路,将格网坐标转换法应用于矢量数据平面精度的脱密.采用格网坐标转换法进行脱密时,将随机点作为重合点,生成随机数作为偏移量,保证了偏移量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根据脱密数据的范围和格网间距确定格网点的数量,采用移动转换法计算每个格网点的偏移量,使得格网之间具有不同的偏移量,从而保证脱密后的数据具有很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格网坐标转换方法,对格网点插值在区域边缘及已知点病态分布的情况进行了讨论。以TIN三角元优选策略增强格网点插值精度和稳定性。最后通过实例数据,验证了格网转换的精度及改进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覃辉 《测绘工程》2002,11(4):47-49
将前方交会法应用于建筑物倾斜监测中,详细推导了其坐标的误差计算公式,通过模拟位移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观测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多路径效应与测站观测环境相关,无法利用差分的方式消除或削弱,是GPS精密数据处理时的主要误差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半天球格网点模型削弱测站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新方法MHGM(multi-point hemispherical grid model)。该方法对以测站为球心的半天球进行格网点划分,通过格网点的参数化描述,实现测站处多路径误差建模,可适用于现有各类GPS数据处理的软硬件设备和观测环境。本文算例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建模后双差观测值残差的RMS均值改善率平均在73.9%左右,较传统恒星日滤波方法的改善效果平均可提升26.9%,对于静态观测数据,按实时动态相对定位处理模式可获得平面精度约1.7 mm,高程精度约3.0 mm的定位结果。此外,MHGM模型还可进一步用于对测站周边可能存在的多路径误差源进行方位评估,对从物理意义上消除多路径误差源的影响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空间前方交会测量中,基线长及基线方向值的误差对所有观测点的坐标影响是系统性的。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利用空间交会测量中的多余观测,可以精确计算出这些系统误差,同时在交会点的坐标中也消去了基线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方法,旨在以尽可能少的已知点,求取较多的待定点。其要点:由待定点观测已知点,构成具有重合点相关联的交会网形。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交会原理,按网中各交会三角形分别列出反求已知点坐标计算公式,通过变换关系得出解算待定点坐标的矩阵表达式。然后应用共轭斜量法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解算。  相似文献   

10.
三维后方交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方交会一般都是二维的,即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观测两个水平角,求算第四点坐标,或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待定点上观测一水平角和一方位角的方法求算其坐标。本文描述了仅观测一水平角和待定点到丙已知点垂直角求算待定点三维价值的几何图形和计算方法,提出了迭代和直接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11.
赵金祥 《现代测绘》2007,30(6):20-21
在水域沉桩施工中,测量放样方法众多,常用的方法有直角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前方交会法,通常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前方交会坐标方位角法。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得出一套方便适用的、统一的前方交会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常规施工测量来说却很适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二维后方交会有3个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两上水平角以求得未知点坐标,或有两上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一个方位角也可求得未知坐标。本文所要叙述的是在未知点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两个垂直角,就要计算出它的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13.
DEM生成中面状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应与所在水域面高程保持一致,这一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根据地形图中等高线与河流水域面特殊空间关系特性,提出了基于高差分块的河流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方法。该方法采用河流水域面裁剪等高线,然后对分块多边形自动构面,自动提取分块区域高程,最后对分块区域DEM格网点高程自动赋值。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DEM数据比未经处理的DEM更符合河流水域面地表形态,精度更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四种常用坐标测量方法的精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精度全站仪的普及和使用,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边长前方交会法、边角前方交会法在平面控制点加密或测点坐标测量中得到广泛采用。推导4种测量方法点位中误差的计算方法,针对工业测量中短基线和工程测量中较长基线的情况,结合确定性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条件,计算点位中误差的大小,对比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精度、特点和应用条件,计算、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对实际测量方法的选择和测量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传统网格法土方测量,在地形图上用手工内插量算格网点地面高程,耗时费力,精度不高。运用解析法进行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可直接依据离散点的坐标解算出各网格点地面高再求得平整土方量,计算效率高,成果精度好。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天文台佘山人卫站在1984年9—10月期间,用新研制成的第二代人卫激光测距系统获得LAGEOS卫星共有35次通过,267个测距标准点。将这些观测数据与同时期全球近20个人卫站获得的大量LAGEOS卫星测距数据混合在一起,利用30天长弧动力法精确测定了佘山人卫站的地心坐标。所求得的地心坐标平均值为:x=-2831087.30米,y=4676203.65米,z=3275172.63米;人卫站的地心距离之平均值为r=6372494.93米。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空间研究中心的结果相比,可知所得地心坐标与地心距的精度在1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7.
方炳炎  王桥 《地图》1995,(4):58-64,F003
除了根据起站投影方程反 解出点的地理坐标ψ、λ后代入新投影方程进行坐标变换外,有瞟地图投影之间可以根据投影方程直接进行变换,求出原投影坐标x、y与新投影坐标X、Y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用光束法整体平差摄影测量网时,必须妥善解决像片外方位元素以及待定点坐标初始值的求解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动逻辑解算多摄站交向摄影测量网中未知数近似值的思想;不同情况下求解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方法,包括利用部分已知外方位元素的解算方法;以及用空间前方交会解算待定点坐标的实用方法。近似值自动解算程序经过了模拟实验数据和实际数据验算,证明它是可行的;所需地面控制点数少,无需人干预。  相似文献   

19.
三维大地网的转换与变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维网的转换必然产生网的变形。应用应变分析法进行网的转换与变形研究,具有几何意义明确、计算简单等优点。它能较明晰地分析出大地网的局部平移、伸缩、剪切与旋转,而且能粗略地发现网点坐标粗差。为分区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网点取舍以及改化坐标转换模型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详细讨论了坐标转换参数与应变张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际计算和图示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掌握垂线偏差对控制网的影响,以全站仪观测值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局部曲线球面坐标系,系统 地分析垂线偏差对观测值及控制点精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垂线偏差的定义,在测站处分别建立大地站心地平直角 坐标系、天文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以及局部曲线球面坐标系。然后,通过三者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推导出垂线偏 差影响公式,可获得控制点坐标受垂线偏差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定量分析垂线偏差对全站仪观测值 及控制网点位偏差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垂线偏差对角度观测值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控制点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