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基线向量是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采集的观测数据用随机软件、商用软件或者专用软件计算出来的接收机之间的三维坐标差,基线向量是相对定位的结果,他是控制网平差的观测量,基线向量的质量影响着控制网的平差结果,控制网在无约束平差以及约束平差前应对基线向量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剔除粗差以及基线解超限的基线,通过对某C级网的计算发现,不进行基线检核的约束平差结果反而比进行基线检核的约束平差结果得到更高的点位精度,通过对点位中误差计算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随着多余观测量的增加,在不进行基线检核的情况下反而会得到虚高的点位中误差,GNSS控制网的点位中误差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控制网的精度,而单位权中误差的大小更能反映网的精度,因此GNSS控制网在无约束以及约束平差前进行基线检核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张学  陈廷武 《北京测绘》2012,(5):70-71,99
简要总结了原城区导线网复测、更新状况,以及采用传统测量方法维护、更新城市导线网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GNSS RTK技术对中心城区加密控制网进行重新设计、布网和观测,根据相关改算公式对满足要求的点位进行改正,以满足加密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通过实际应用,采用GNSS RTK施测方法进行城区加密控制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GNSS定位结果总是存在点位误差,由此导出的长度测量值为点位误差的非线性映射,对于长距离定位量测,其非线性影响较小,线性化近似一般可以满足精度要求,但对于短距离量测,其非线性影响不容忽略的问题。该文探讨了GNSS长度测量不确定性来源,通过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试验验证了长度测量不确定性与定位精度、点间距离的关系,测试不同偏差和方差估计公式的适用性。试验表明,对于GNSS高精度、长基线测量,其长度统计偏差可以忽略,且方差为基线向量的方向方差;现有不确定性评估公式在超短基线情形适用性会变差,在这种情形下,试验表明二阶偏差和方差估计更为精确。通过消除长度统计偏差得到无偏估计量,可以有效提高距离量测的可靠性,为提高用户距离量测精度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4.
以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工程西平站-蛤地站右线隧道为例,长距离隧道中部二次始发基线的控制点点位固定为前提,结合隧道导线测量二次始发基线的方位角修正,从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对于间接缩短隧道贯通距离、提高隧道控制点点位精度和横向贯通精度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北斗/GNSS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TK)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勘测、数字测图、施工放样等工程领域。但对于初学者,尤其是青年学生在北斗/GNSS RTK基准站设置、移动台坐标推算与坐标转换的理论理解和实践操作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疑惑和理解偏差,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作者根据多年一线的科研教学实践和对北斗/GNSS理论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易于理解的导线测量技术,剖析北斗/GNSS RTK技术与导线测量在基线向量/坐标增量解算方面的异同之处,诠释北斗/GNSS RTK起始坐标的获取与坐标转换参数的配置问题。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北斗/GNSS RTK技术在当前可满足cm级的测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斗卫星轨道的特殊性,该文选取2020年1月1日-10日均匀分布在全国的34个GNSS基准站数据,进行北斗GEO/IGSO/MEO星座组合精密定位研究,通过对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不同长度的基线标准差值(STD)、点位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GPS静态基线解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GEO+ MEO的基线...  相似文献   

7.
城市GNSS控制网升级改造过程中,由于观测间隔中点位可能发生变动,导致不同期数据的兼容性和解算控制点成果的一致性较差。针对该问题,研究了CGCS2000框架下多期GNSS网观测数据联合处理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期观测数据中存在的重复基线来确定点位变动情况,进而解决多期数据的兼容性问题。以昆明市城市首级GNSS控制网间隔8年的两期观测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能确认变动点位并更新坐标,保证了多期联合平差的可靠性,获得了与原有成果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姜洲  吴学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6):155-157,161,164
全球导航定位技术(GNSS)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GNSS技术的发展、定位原理、测设精度,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GNSS接收机和全站仪对圆柱形建筑物点位测设的方法以及定位精度,解决了传统点位测设方法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精度不一等问题.利用GNSS接收机和全站仪把圆柱形建筑物底部的基坑主要轴线和次要轴线以及重要的节点,通过与0.5 s全站仪复测点位坐标进行对比分析,体现出了GNSS技术和全站仪对圆柱形建筑物快速有效高精度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GNSS技术和全站仪点位测设操作简单,精度较高,仪器费用较低,而且测设精度能够满足建筑工程要求,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全球定位系统永久性跟踪站网(GEONET )建立时间早、点位密度高且开发应用广泛的国家。介绍了日本GEONET的发展历史和从全球定位系统(GPS)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现代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及接收机和天线的更新、数据分发格式和实时数据传输的情况,分析了执行GNSS后不同星座组合观测的基线精度及其在智慧建设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对日本的GEONET发展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针对难以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直接测量的目标点位动态标定问题,讨论了GNSS双天线姿态确定的方法,且对存在的由安装误差等因素引起的姿态不一致做了推导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双天线的点位动态标定原理和试验验证方法,并对点位动态标定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飞行试验算例分析得出:该方法可实现优于3 cm的动态标定精度,为载体目标点位动态标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百度地图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高程拟合信息和点位环境可视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工程案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通过基于百度地图的点位环境可视化功能,能够有效判断点位周边环境,选择观测环境更好的点位作为控制点构建拟合模型,实现了GNSS大地高到正常高转换,提高了GNSS高程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GNSS、全站仪、倒垂数据,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水电站二维测量基准建立与一致性维护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首先将GNSS基线和全站仪边角观测值进行联合处理,再采用粗差探测、粗差剔除和方差分量估计等方法,按照一点一方向的模式进行边角网平差,最后对平差后的点位坐标进行精度评定.以大渡河某水电站监测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张风霜  郭良迁 《测绘科学》2014,39(12):86-90,115
根据天津及周边地区GNSS连续观测站资料,在计算得到各站三维站坐标时间序列结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天津地区GNSS基线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和水平形变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天津地区总体呈现压扭变化,不同地段存在差异.天津地区NE-SW向和NW-SE向GNSS基线的伸长和缩短变化呈北西向条带状相间分布.日本3·11地震使天津地壳出现近东西向拉张为主的活动,一定程度上释放消减了天津地区的挤压应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国内常用的三款商业软件中海达HGO软件、华测CGO软件、和南方GN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研究,在截止高度角和采样频率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对三种软件基线解算的质量、网平差后的点位精度、以及相同基线在GPS系统和北斗系统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实验表明,三种软件都较为成熟,并满足D级GPS控制网工程的精度要求;HGO软件对基线向量和网平差的处理结果要略优于另两种软件。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GNSS精密星历框架变化对GNSS相对定位以及网平差解算的影响.通过实验比较发现,在高精度GNSS相对定位中,若选择的地面参考框架与精密轨道参考框架不一致,则将给区域网基线解和网平差结果带来一定的系统性误差.对于高精度的定位解算而言,2000 km以上的基线需考虑地面参考基准与星历参考基准的一致性问题,否则将...  相似文献   

16.
采用GNSS手段建立大地控制网是目前工程应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包含预处理、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过程,网平差时需要选择独立基线参与解算,独立基线选取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精度。鉴于此,探讨独立基线的选取方法,分别采用顺序连接型、射线型、随机选择等方式选取独立基线参与网平差,并对不同方法选取的独立基线进行网平差后精度分析,为GNSS控制网独立基线选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天线观测墩及基岩的热膨胀效应会造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非线性变化,本文利用长期观测数据评估了热膨胀效应对GNSS短基线时间序列周期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膨胀效应在高程上可以引起约1 mm的季节性周年信号,可以很好地解释GNSS短基线时间序列中的周期信号,而对平面方向的贡献不大,但是观测墩因日光照射受热不均产生的热弯曲对平面方向上的影响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针对GNSS三维无约束平差不依赖基准且拥有高精度几何网形的特点,以GNSS监测网作为一个整体的时空观测单元,由GNSS网测站间相互关联的所有基线长度和基线夹角变化综合衡量网形的变化,用网形的变化集中反映区域地壳形变信息。利用地壳形变高空间相关性的特点,采用主成分时空响应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区域地壳形变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近场区域陆态网GPS基准站2010—2014年观测数据的解算,提取并分析了对应地震前后近场区域地壳形变时空分布特征及形变的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虎门二桥为例,介绍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定位技术在特大型桥梁中的具体应用,在基线解算时,通过提高概略坐标精度、选择合适的解算策略、合理的约束条件等提高控制网解算精度,使得控制网成果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要求.对虎门二桥8期测量成果的统计,进一步验证了控制网的测量精度,通过对部分点位坐标较差的计算,统计了点位的具[JP2]体变动情况,采用单点检验法评定了控制点的稳定性,为其他类似跨海工程控制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流层是影响GNSS信号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中国境内及周边IGS站URUMLHAZ(乌鲁木齐-拉萨)、BJFS-PIMO(北京房山-菲律宾)的南北基线和URUM-BJFS(乌鲁木齐-北京房山)、BJFS-DAEJ(北京房山-韩国)的东西基线数据,分别计算其对流层改正前后基线长,总结改正前后基线变化规律,分析对流层改正时影响基线长波动的因素,对探究对流层对基线影响及改进GNSS定位精度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