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 岩性致密, 亟需揭示储层品质主控因素, 建立相配套的有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为单井定量评价其成岩相, 充分利用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 对博孜-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储层的岩石学、物性、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溶蚀孔隙含量和成岩综合系数等参数定量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成岩作用强度及其组合特征对储层成岩相分类命名, 划分出中等压实弱溶蚀相、碳酸盐胶结相及压实致密相等不同的成岩相类型。通过薄片等资料与测井资料拟合分析, 建立了成岩综合系数Cg的测井计算模型, 以及定量识别储层成岩相的方法。对X1、Y1等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 并通过识别结果与物性分析、铸体薄片等的匹配关系, 验证了方法模型的可靠性。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的建立可为有利储层预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昌A油田主力油组ZJ1-2L储层以滨海临滨环境的沿岸砂坝和下临滨席状砂沉积为主,该区钻井分布少、典型地震相标志少,储层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减薄至小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砂体边界的确定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开发实施。面对常规储层预测技术手段受限的问题,利用地震沉积学的思想,首先用分频解释技术确定了等时沉积参考面,并通过Wheeler变换,在研究区层序地层等时格架的基础上制作了一系列地层切片,通过对地层切片的解释及域演观察识别出了砂体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分频反演技术,精细刻画出了ZJ1-2L油组砂体平面分布范围。开发实施结果表明,该技术刻画的砂体范围与实钻结果有很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3.
断层是珠一坳陷油气成藏重要的控制因素。从断裂带内部结构出发,通过认识断层核及破碎带特征和差异性,进而分析断层输导与封闭的机制。综合分析表明:①断移期与过渡期断层输导油气的机制有所不同,断移期主要沿滑动面和伴生缝以“地震泵”形式垂向输导,侧向分流受控于断层末端未被断穿的厚层泥岩;过渡期主要沿破碎带中的诱导裂缝以浮力流或渗流的方式垂向输导,侧向分流在多套泥岩的遮挡下均会产生分流。②断层封闭又分为垂向封闭和侧向封闭。垂向封闭首先取决于泥岩塑性变形的连续性,珠一坳陷新近系断层错断泥岩的SSF值为5,当SSF值小于5时,泥岩连续垂向封闭;当SSF值大于5时,只有当断层核及破碎带中的通道均无法连通时,垂向才封闭。侧向封闭包括对接封闭和断层岩封闭2种形式,对接封闭依赖于泥岩的塑性变形;断层岩封闭取决于断层岩的岩性、厚度及物性。在断裂带内部结构和断裂控藏机制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珠一坳陷4种(Ⅰ~Ⅳ)断裂控藏的模式,分别为上盘输导上盘成藏型、下盘输导下盘成藏型、侧向遮挡成藏型与组合控藏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详细解析。综合认为,Ⅰ型为珠一坳陷最有利的成藏类型,Ⅲ型和Ⅳ型其次,Ⅱ型发现较少。   相似文献   

4.
桂中坳陷西北部地区下石炭统岩关组泥页岩沉积厚度大,生烃条件好,是页岩气勘探重要的目 标 层 之 一。以 环 页1井为例,通过镜下观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矿物含量分析、物性分析和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岩关组泥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矿物学特征、储集特征和含气性特征。结果表明,岩关组泥页岩有机质类型属于Ⅰ~Ⅱ1 型,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1.34%,热演化程度(Ro)较高,平均达3.03%。矿物成分以石英、方解石和黏土矿物为主,具有高石英、低黏土矿物、低碳酸盐矿物的组成特征,脆性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已进入中成岩 B期。泥页岩主要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具 有良好的储、渗条件。泥页岩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w(TOC)、石英含量和孔隙度三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性,碳酸盐矿物成分的增多导致孔隙度降低,增多的伊利石和高岭石对孔隙度有贡献作用。甲烷吸附气含量平均为1.16m3/t,泥页岩甲烷吸附量 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w(TOC)和Ro 共同影响着泥页岩的吸附能力,过高的成熟度降低了泥页岩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150件工业矿脉和待评价石英脉中石英矿物天然热发光测试结果,查明了金厂沟梁金矿床典型工业矿脉脉石矿物石英天然热发光特征与石英脉含金性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矿田石英矿物天然热发光成矿信息模型及石英脉含金量的定量预测模型。与其它方法相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储层在沉积、埋藏、成岩等地质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典型的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该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阶段部分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的早期,大部分属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中晚期。按照成岩演化特征或地质综合效应建立了适用于马岭地区长81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演化模拟方程,同时分析了各成岩作用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对4类典型样品的分析表明,样品主要属于压实型成岩改造类型,孔隙度演化模拟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1致密砂岩储层样品压实损失的孔隙度平均为23.47%,受胶结物含量和流体性质影响,早期胶结损失的孔隙度较中晚期胶结损失的孔隙度低,早期胶结损失的孔隙度为3.21%,中晚期胶结损失的孔隙度为7.79%,溶蚀作用产生的孔隙度为5.53%。这表明差异性的成岩演化过程是导致砂岩孔隙结构、储集性能、物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K-近邻法(K-NearestNeighbor,KNN)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人工智能方法,可用于线性不可分的多类别样本的识别。该
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多维空间中找到与未知样本最近邻的k 个点,并根据这k 个点的类别来判断未知样本的类别。以新疆东天
山地区铁矿预测为例,利用GIS采集、分析和管理数据,采用K-近邻法分析成矿有利度并圈定找矿有利地段。从预测结果看,研究
区内绝大多数矿床(点)落入到成矿有利度的高值区域,表明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高,可以有效地用于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8.
黄骅坳陷埕北低断阶沙河街组二段(简称沙二段)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储层砂体空间展布及控制因素认识程度较低。根据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和地震属性数据,以及岩心物性化验数据和地震反演结果,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及地理环境,确定研究区沉积特征和有利沉积微相,预测储层砂体。结果表明:沙二段处于断陷湖盆向坳陷湖盆转换时期,且埕北低断阶地形呈"多陡多缓、陡缓相间"格局,造成沙二段早期同时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水下扇沉积,中期以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晚期主要发育深湖相;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受物源迁移、湖平面波动、地形差异及水动力条件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沉积微相具有发育程度不一、微相形态各异、砂泥岩结构多变、垂向相序缺失等特点。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发育规模较大,砂体储集物性较优;河口坝砂体发育程度较低;水下扇局部发育有利储层砂体。埕北低断阶沙二段中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程度最高,主力砂体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东部,砂体叠合程度高,在近物源构造高部位砂体尖灭程度低,为储层砂体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9.
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为例,根据岩心 、测井和地震资料,利用井震结合方法,分析泉头组四段和青山口组的层序地层、构造演化、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研究坳陷湖盆的沉积体系特征.结果表明:齐家—古龙凹陷沉积体系受坡折带影响明显,具有坡折带控砂的特征.西部斜坡区存在两阶坡折带,发育河流—三角洲—浊流—湖相沉积,三角洲和河流相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10.
11.
涟邵煤田北段位于湘中弧形褶断带北段,是一个独立的含煤区,构造分带明显。通过对寒婆坳预测区勘查验证的实例,说明通过区域构造及构造分带的研究,对普查、找煤尤其是构造带下找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涟邵煤田北段位于湘中弧形褶断带北段,是一个独立的含煤区,构造分带明显.通过对寒婆坳预测区勘查验证的实例,说明通过区域构造及构造分带的研究,对普查、找煤尤其是构造带下找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力流沉积是目前国际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相比于海底扇储层,湖底扇储层单砂体构型的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定量构型模式研究鲜有报道。综合应用岩芯、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6油层组进行了砂体构型解剖,明确了湖底扇内部单砂体构型特征。结果表明:湖底扇中共识别了6种构型单元类型,即主水道、分支水道、朵叶主体、朵叶侧缘、水道间及朵叶间。基于直井和水平井的单砂体边界识别标志,完成了单砂体边界划分,明确了湖底扇朵叶体由多个单一朵叶体补偿叠置而成,补偿叠置样式受控于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单一朵叶体在平面上呈舌状,近端略窄,远端略宽,最大宽度与最大厚度之间成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宽厚比为100~160。基于构型解剖成果,建立了坳陷湖盆湖底扇的三维构型模式。研究成果对油田后期开发方案调整及剩余油分布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省邹平-章丘火山岩区铜矿勘查工作中,为了克服地形因素引起的假异常,使勘查成果接近实际地质情况,应用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RES2DINV软件进行了带地形的激电测深资料反演,结合地质资料及激电中梯资料,推断了低阻高极化异常体,经钻探验证异常体为铜矿体引起。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激电工作,可以应用此方法,减小预布验证钻孔难度。  相似文献   

15.
测井曲线质量检查是储层测井评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评价中东W油田Mishrif储层的过程中,声波曲线频率图峰值都近似一致,但相邻几十口井的密度曲线测量值偏高,中子曲线测量值偏低,密度和中子曲线交会所得到的孔隙度比声波计算的孔隙度要小,在井数较多的情况下利用频率图来检查曲线质量是个巨大的耗时工程。基于此,研究了一种自动识别异常中子、密度曲线的新方法,即利用中子、密度曲线重构一条新曲线,通过该曲线与正常声波曲线之间的距离大小来自动识别具有异常曲线的井,结果表明当该值大于或等于0.4时,中子、密度曲线正常,反之则异常。在自动识别异常曲线之后,结合曲线在测井道上的刻度与响应特征,根据前人校正的不足又提出了新的校正方法,引入新的校正公式,将异常中子、密度曲线校正到正常的位置,校正后的中子、密度曲线交会得到了合理的总孔隙度。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有机相对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影响并对储层进行评价,以束鹿凹陷富有机质泥灰岩储层为例,根据岩石热解参数、干酪根元素组成和有机质来源等划分有机相类型,确定储层评价参数及标准。结果表明,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生成有机质孔隙,在排烃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和异常高压等形成溶蚀孔隙及裂缝,可以改善储集性能。研究区有机相包括AB、B、BC、C、CD及D六种类型,缺少A类型发育。有机相变化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可作为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的参数。束鹿凹陷沙三下亚段层序2的坡折带及洼槽区部位发育具有优质有机相AB类型的高有机质泥灰岩,储集性能较好,为有利目标区。该结果对评价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流动单元划分与模型建立是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亦是剩余油分布预测的有效手段,基于流动单元的层次性,开展了辽
河油田沈95区块流动单元的划分研究。首先通过对取心井段流动单元划分,选取孔隙度(φ)、渗透率(k)、压汞曲线上进汞饱和度
达35%时的孔隙半径(R35)、流动带指标(FZI)、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之比(φz)5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A、B、
C、D、E5类流动单元,然后运用这些参数来对非取心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与预测,建立了流动单元三维定量模型,并结合生
产动态资料对流动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产能井与流动单元类型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流
动单元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其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差异较大,在生产动态特征方面表现为产油、产
液及含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储层流动单元类型之间的差异是控制油水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流动单元类型与剩余油分布有明显的
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黄骅坳陷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对象,在流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综合薄片、压汞、相对渗透率曲线及数值模拟等资料,比较不同流动单元渗流特征,结合荧光显微图像及核磁共振实验刻画剩余油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六类流动单元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差异明显。Ⅰ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最强,水淹严重,残存少量柱塞状剩余油。从Ⅱ到Ⅵ类流动单元,毛管压力曲线中值压力不断增加,进汞曲线平缓段不断变短,最小润湿相饱和度大幅上升,残余油时水相相对渗透率不断下降,优势流线逐渐减弱,渗流能力不断下降;其中Ⅱ和Ⅲ类流动单元水淹较强,剩余油呈角隅状、膜状、吸附状分布;Ⅳ和Ⅴ类流动单元水淹相对较弱,剩余油呈连片状分布;Ⅵ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差,水淹较弱,但剩余油储量低。该研究结果为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其中广安地区须六段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其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和含气性检测难度大。通过模型正演技术分析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测井数据进行交会图分析,得出纵波阻抗与横波阻抗联合应用是预测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的有效方法,LamdaRho弹性参数是进行储层含气性检测的敏感参数。在四川盆地广安地区利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对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及其含气性进行了预测,确定了四川盆地广安地区须家河组须六下亚段气藏是上倾方向为断层遮挡、受储层发育控制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   相似文献   

20.
断陷盆地低凸起带具有远离油源,油气富集层系浅的特点,其油气充注机理及运聚模式研究还较薄弱。以济阳坳陷林樊家低凸起带为例,从油气来源入手,分析了油气成藏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探讨了低凸起带油气充注方式和运聚模式。结果表明:林樊家低凸起带原油具有高伽马蜡烷/C30霍烷值、低姥植比的特点,来源于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在成藏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藏动力-阻力计算结果,确定了林樊家低凸起带油气主要为"断层双重输导-多层系充注-不整合面分流"的充注方式;根据断层在活动时期和静止时期输导方式及输导能力的差异,结合圈闭发育情况,林樊家低凸起带油气成藏可总结为"断层垂向输导-岩性尖灭控圈"、"断层侧向输导-‘天窗’开启-岩性尖灭控圈"、"断层侧向输导-不整合面遮挡"、"断层侧向输导-岩性尖灭控圈"等4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