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中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今 年我区前汛期4-6月暴雨过程的中期波谱 特征,指出40°N纬圈上长波(4-7波)和 超长波(1-3波)的活动及演变特征与我 区中期暴雨过程的关系,从中提供有意义的 中期预报线索。 一、暴雨过程概况 今年4-6月我区共出现暴雨过程15 次,其中4月4次,5月6次,6月5次,见(表一)的统计结果。从表一的结果看: 较明显的暴雨过程有5次,分别出现在4月 30日-5月2日,5月10-12日,5月26-  相似文献   

2.
2003年4~6月,我省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全省气温偏高,日照偏少。2003年4~6月,我省北、中、南3片雨量分别为892、586、618mm,赣北偏多1.4成,赣中、赣南偏少2.0和1.1成。4月3片雨量分别为273、169、193mm,北部偏多,中部、南部偏少;5月为261、266、254mm,全省略偏多;6月为357、151、171mm,北部略偏多,中部、南部偏少4.3成和2.5成。2003年4~6月,我省北、中、南3片平均气温分别为22.0、22.7、23.7℃,分别偏高0.4、0.6、0.8℃。4月3片气温分别为17.8、18.9、20.6℃,分别偏高0.6、1.0、1.2℃;5月为22.4、22.9、24.0℃,分别偏高0.4、0.4、0.8℃;6…  相似文献   

3.
1  2 0 0 2年沙尘暴发生情况2 0 0 2年 ,内蒙古自治区共出现 8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其中春季 (3~ 5月 )出现 7次 (3月 5次 ;4月 2次 ;5月没有出现 ) ;初冬出现 1次。出现时间分别为 3月 15~ 17日、3月19~ 2 3日、3月 2 4日、3月 2 9~ 30日凌晨、3月 31日午后、4月 6~ 8日、4月 13~ 15日以及 11月 10~ 11日。春季第一场沙尘暴出现在 3月 15~ 17日 ;最强的一次出现在 3月 19~2 3日 ;春季沙尘天气结束日比往年提前。2  2 0 0 2年沙尘暴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2 .1  2 0 0 2年内蒙古自治区沙尘暴发生特点1.出现时间略晚。历史上沙尘暴一…  相似文献   

4.
“2001.4.9”寒潮天气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樊明  冯军  尚学军 《气象》2002,28(3):54-55
1 天气概述2 0 0 1年 4月 9~ 1 0日 ,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十几个省的诸多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尘暴、寒潮、降水天气 ,甘肃省的陇东南出现了大风、降雪、寒潮、沙尘暴天气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 7县降温 1 2~ 1 4℃ ,最低气温降到了 - 5℃以下。庆阳地区 8县降温1 1 8~ 1 4 4℃ ,最低气温 - 3 0~ 6 4℃ ,陇南地区有 6个县降温幅度在 1 0 0~ 1 0 4℃之间 (见表 1 ) ,武都出现 5~ 6级大风 ,其它县风力也达 3到 4级 ,9日下午到夜间全区出现降雪和雨夹雪 ,其中武都、文县、两当降了霰。这次寒潮和强降温天气 ,在我区历…  相似文献   

5.
1强对流天气过程2003年4~6月,我省共出现2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1)4月12日08时~13日08时,有17个县市出现了8~11级雷雨大风(资溪风速最大,达30m/s)、冰雹(赣州市冰雹直径最大,达30mm)和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弋阳同时遭到雷雨大风(22m/s)、冰雹(直径12mm)和强降水的袭击。(2)5月6日,全省有15个县市出现了8级以上雷雨大风,有9个站出现了强降水。2强冷空气过程2003年4月1~4日,我省出现了1次强冷空气过程,过程降温幅度达9~11℃。3暴雨过程2003年4~6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12次10站以上的暴雨日,4月10~13日、5月12~17日和6月24~2…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1994年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出现四次最高气温≥35℃以上的酷热期,其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居建国以后第五位,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梅雨不明显,时间短,整个夏季降雨以过程性和阵性为主,干旱呈阶段性发展,局部地方有洪涝,总雨量大部地区偏少,部分县市出现大风灾害,天气气候对工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1 四次高温酷热期,气温比常年同期高 由于今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先后共出现四次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酷热天气。其时间分别是6月28日~7月11日,7月20日~23日,8月 1~6日,8月9~23日。极端最高气温鄂西南长江河谷地区在8月3~4日达到42℃,其他地区在7月3日出现39~40℃。≥35℃的高温日数鄂西南40天左右,武汉市、鄂东北、鄂东南在35天左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0~2001年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陇东南4市31站的降水实况资料、及4个代表站的15~40 cm的地温资料,用11种物理量设计了86个初选因子,将预报区域分东、南、西3片,将天气环流分4型,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求得陇东南暴雨初级判别函数3个、二级判别函数12个,构成暴雨的动力统计PP预报模型。回检情况,初级预报判别在正例概括90%~93%暴雨日的情况下,排空率可达63%~68%;二级动态判别东片、南片性能较好,预报技巧基本在60%以上,其中东片辐合气流型可达80%以上,西片整体要差一些,但相对于暴雨的实际预报水平,12个函数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用2004~2005年7月实际资料检验,模型预报技巧可达39.3%;试验运行,模型解释应用T213数值预报12 h、36 h的资料,对2005年6月30日至7月2日陇东南出现的暴雨有较好的反映,两方面都说明了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白银市春末初夏干旱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白银市四站 1957~ 1996年春末初夏的降水资料 ,提出了计算干旱指数的经验公式 ,进一步分析了白银市春末初夏干旱的气候特征。表明干旱频率由南至北增加 ,且 90 %的年份降水偏差一致 ,南片的降水稳定性较好 ;全市连续二年的重旱偶有发生 ,但无连续三年以上的重旱出现 ;干旱周期南片有 7年、4年、11年 ,北片有 7年  相似文献   

9.
1 连续暴雨实况1995年讯期,我区降水持续偏多,4至5月偏多6成,尤其是6月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全区性连续暴雨过程.其降水过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暴雨多,雨量大,整个6月份全区共出现暴雨80站次,其中大暴雨24站次,特大暴雨2站次,以万年站暴雨次数为最多,达10次,其中大暴雨3次,特大暴雨1次.6月分全区平均降雨量为849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310毫米)多539毫米,以万年站1053毫米为最多,婺源站652毫米为最少,全区除婺源外均突破建站以来的最大纪录.二是来势猛,强度大,6月2~3日,22~26日两次连续暴雨来势之猛,强度之大,历史少见;6月3日波阳、万年出现特大暴雨,日雨量分别为291毫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内蒙古共出现 19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 ,出现时间早 ,发生和影响范围大 ,灾害损失严重。1  2 0 0 0年 12月 31日至 2 0 0 1年 1月 1日 ,我区中部、西部地区出现沙尘暴 ,部分地区出现中—强沙尘暴 ,锡盟雪灾区还出现“雪尘暴”。最大风速 2 7m· s- 1 ;大部分台站能见度小于 5 0 0 m,一些站点能见度不足 5 0 m。隆冬季节出现如此严重沙尘暴 ,实属罕见。2  1月 2 6日至 2 8日 ,原伊盟和包头出现沙尘暴。3  2月 14日 ,原伊盟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能见度 70 0~ 90 0 m。4  2月 2 8日~ 3月 1日 ,中西部地区出现沙尘暴 ,瞬时风速 17…  相似文献   

11.
通过FY-3BTOU与Aura OMI卫星臭氧总量产品的比对分析,检验FY-3BTOU臭氧总量产品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对偏差(RD)在赤道、南北半球中纬度大部分地区为2%~4%,而在南北极区扩到4%~6%和8%~10%,从赤道到两极RD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除南北极区外,其余地区RD月平均值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  相似文献   

12.
1大雾过程2003年1月我省出现大雾日数特多,且范围大。全省每日15站以上大雾日共14d,分11月4日5921月11日5831月12日4041月17日3751月19日3961月23日49别是4、8、10~13、16~21、23和28日(表1)。2强冷空气过程2003年1~3月我省共出现1次寒潮、2次强冷空气过程(表2)。3暴雨过程2003年1~3月我省10站以上暴雨过程较少,仅有1次(表3)。4大雪过程受冷空气影响,2003年1月6~7日我省中南部地区出现了1次较明显的降雪天气过程。积雪深度一般为5~15cm,局部达17~23cm。另外,赣州市的石城、兴国、宁都、于都、大余、信丰还出现了4~10mm的冻雨。5大风…  相似文献   

13.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4—6月江西共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区域性暴雨日有4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5月31日—6月2日自北向南的暴雨过程,短时雨强大,其中于都县铁山垅6 h最大雨量达193.2 mm,局部地区出现灾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75—1987年严重灾害的强对流天气的分析,发现3—4月500hpa南支波动活跃、桂 东南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能量锋区扰动,在此背景条件下,易产生严重强对流天气;低层辐合扰动, 低空急流、500hpa南支槽前sw气流与边界层能量锋区及上层不稳定高能舌叠交,是桂东南春季严重强对流 产生的主要原因。1975~1987年出现严重灾害的强对流天气共20次,其中春季(3~4月)14次,占 14/20=70%。分析发现,桂东南春季严重灾害强对流天气与行星边界层能量锋区扰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87年后汛期(7—9月),我区的天气气候具有以下特点:1、在盛夏台风季节里竟没有一个台风直接影响我区,台风多从东经125度附近的我国东部北上或在南海北纬19度以南西行,我区基本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台风灾害;2、雨量大部地区偏少,其中以柳州地区偏少较多,插花式旱情较明显;3、冷空气影响来得早,活动频繁,平均每月有4次以上锋面影响我区;8月中旬中以来,冷空气多从中西路扩散南下,形成我区少雨天气。  相似文献   

16.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特征和存在的周期,通过对Nino3区海温、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小波变换,分析了它们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多尺度联系。结果表明,整个江淮流域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3~4a、5~6a和7~8a的周期,年代际变化则表现为12~13a、l6~17a和27a的周期。南片和北片以及长江中游和下游之间所具有的特征是不尽相同的。相对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而言,Nino3区海温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较为重要。Nino3区的海温与江淮流域降水的联系,在一些时段是同位相的,而在另一些时段是反位相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2012年3月21-23日的一次降水、降温和大风过程,从500hPa高度场形势图和700hPa高度场图、700hPa流场图和850hPa温度场图对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预报结论: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区大部地区将出现雨夹雪天气,其中鄂尔多斯市东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有小到中雨夹雪或雪,个别地区偏大,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有小雪,锡林郭勒盟以东地区4、5级偏西风转5、6级西北风,气温下降6℃左右,锡林郭勒盟以西地区4级西南风转4、5级西北风,气温下降4~6℃.对我区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以及在建高速公路产生的影响及服务效益进行了评估;对如何提高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红 《湖北气象》2008,27(2):191-192
2008年1月11日至2月3日,湖北省出现了一次自1954/1955年以来50年一遇的严重冬季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期间共出现4次(1月11~15日、18~22日、25~28日、1月30日至2月1日)低温雨雪天气过程。由于雨雪过程频繁、强度大,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积雪冰冻范围广,对农业、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以及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第1~4期(总第88~91期)本刊特稿奉献兴业管天为民———解读新时期湖北气象人精神……… …刘志澄穴2押3雪关于省级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 刘志澄穴4押3雪天气气候鄂西南两次典型冰雹天气特征的对比分析…………………… …罗剑琴,熊传辉,等穴1押3雪兴山县2003年7月4日局地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何明琼,付晓辉穴1押6雪“V”型中尺度对流系统实例分 谌伟,王登炎穴1押9雪一次雹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孙士型,…  相似文献   

20.
对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动态及其对沿海潮汐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简析。结合长江口崇明三岛地区除涝安全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和威胁,分别建立了基于海平面上升的上海市崇明三岛水系一维平原感潮河网水动力模型,深入开展了海平面上升对三岛地区除涝安全影响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至2030年,长江口海平面上升10~16 cm,崇明三岛片区的面平均除涝最高水位、局部除涝最高水位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崇明岛片受影响最大,对应水位将分别上升3~5 cm、4~6 cm;长兴岛片受影响次之,对应水位将分别上升3~4 cm、3~5 cm;横沙岛片受影响相对最小,对应水位均将上升1~2 cm;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对崇明三岛的除涝安全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