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2月,我省五大连池火山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评定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她终于走完了从最初的专家保护、随后的政府保护,到最后的世界保护这一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境外资源投资发展的动力很多,从政府角度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点:工业化、信息化资源供应的切实保障;尽快形成新的资源供应能力;打破垄断,扭转供需紧张局面。源于这三点考量,中国资源企业以政策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在世界矿业经济市场奋力一搏。然而,短暂的金融危机抄底态势并不能证明中国资源企业的根本实力,只有经过大经济周期的循环...  相似文献   

3.
王立彬 《国土资源》2013,(11):32-33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人民以兴奋的心情迎接,世界舆论也对中国经济发展"第二季"重要关头的这次会议高度关注。从资本市场到舆论市场,从土地制度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极高的关注度表明深沉的期望。土地方面的问题是热点之一。一个多月来,沪深两市"土地流转概念"持续走红,所谓"383"改革方案,不止一处包含中国革命和改革关键的土地问题。对这一重大问题,也许应当温故知新,穿越一次。  相似文献   

4.
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全省各地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收到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从"黄牌"到"绿牌"。公园将以本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再度评估为契机,不断促进公园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2012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对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检查验收,评估结果为"黄牌",并提出了十项改进意见(参考本刊2013年3月封面策划)。这一结果,于2013年1月9日在广东韶关举行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被公之于众。一时间,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被"黄牌"警告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6.
4月20日,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纪念第38个“世界地球日”座谈会上,围绕“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这一主题,张大卫副省长同省会部分专家学者一起进行了座谈,并在讲话中强调,善待地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 改革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幅员辽阔;资源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国土资源的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国上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草场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森林资源蓄积量居世界第五位。然而从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来看,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资源指数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草地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5,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林地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海洋…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05,(3):48-48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八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及旅游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从中国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以及它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目的在于引起学术界和旅游界对此类旅游资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与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家铁矿石生产商已就年度矿价达成了最后协议,价格涨幅为71.5%。这一涨幅与此前日本新日铁与矿业巨头率先“锁定”的价格涨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因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诱发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情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形势、就业形势、金融安全,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4,(10):1-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幸到过沈阳铁西区的人士都曾被它的气势所感染:高大的烟囱一根连着一根,恢宏的厂房一片挨着一片,红顶红墙红地板,堪与世界比肩的住宅群一工人村铺天盖地……铁西区曾经是中国一流国有企业和产业工人分布最密集、规模最大的工业聚集区。它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摇篮,中国工业化的脊梁。历史不会忘记铁西对新中国的煌煌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从中国西北刮起的一次大规模沙尘暴横穿太平洋,在美国丹佛等地滞留,那段时间视野中的落基山脉一片朦胧。规模这么庞大的沙尘暴从东亚袭击到美国已不是第一次了,但最近这一次的沙尘暴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发生的密度上看都是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中国西北部,这块曾经富饶的农田变为荒漠。由于过度耕种和放牧引起的荒漠化日益严重,中国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其进一步蔓延。去年,一位中国科学家在纽约时报上提出,中国北方每年被风吹掉2300平方公里的农田,相当于两个香港的面积。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院院长布朗先生(Brow…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进入工业时代的关键时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是全国实现工业化的战略布局,也是大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据东北的工业基础和自身优势,结合世界新一轮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国家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确定为,把东北建成中国及世界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世界未来学会的一些著名科学家根据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及将来的发展潜力,对下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人类可能建造的世界十大工程提出设想。 这十大工程包括: 1.修建现代“丝绸之路”,铺设一条连接中国和中欧的高速公路,以加强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2.开辟第二条巴拿马运河,方便船只横穿南美中部,把太平洋和大西洋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对西藏高原进行水利改造,从喜马拉雅山下挖一条隧道,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入恒河,从而改变印度干旱缺水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在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8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相似文献   

17.
华夏思维与信息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前沿发展”这一个跨学科论题,内地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华夏思维中的朴素系统论已有不少论述,本文从另一角度探讨信息思维和华夏思维之关系,中国传统文明在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中位置和贡献。焕发华夏后人在新的地球文明来临前之醒觉,迎接廿一新世纪之到来。  相似文献   

18.
近日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2006年中国进口铁矿石预计达到3.25亿吨左右,2007年预计达3.55亿吨。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铁矿石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国内铁矿石供需偏紧,进口量不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2.75亿吨,进口量占中国铁矿石消费量的57%。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概况 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战败的废墟上站起来,开始了全新的建设。从60年代起,日本的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198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1 27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1991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33858.88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7326美元,超过美国(22550美元),仅次于瑞士(35100美元),居世界第二。199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这到5441亿美元,1998年受美元升值影响为38319亿美元,一直保持世界第二位。日本1985年就已经成为世界最大…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一体化 及其主要表现 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在全球统一市场战略下,国际经济布局重新调整中世界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而民族性和地域性逐步减弱的过程。从这一过程的运行来看,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 科技深化 20世纪百年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创新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与全球扩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从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世纪初为20%左右,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 60%~70%,目前已达60%~80%。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以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