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东京湾地区是否马上就要面临一次强震 ?在发现日本第 4大城市 ,这个位于该国中部的名古屋 ,地壳运动出现了异常变化后 ,本周政府部门发出了警告。国土地理院说卫星数据显示陆块运动已经减慢并改变了方向。在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类似的运动之后 ,一般会发生小地震。然而 ,日本气象厅官员很快就否认地震即将来临的这种说法 ,并称这些数据仅仅是用来记录地壳变化的一种方法。但这些发现足以促使成立一个由政府和大学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小组 ,并计划在星期五召开一个特别会议来讨论这些数据。国土地理院的地壳专家 MakotoMurakami说 :“这是非…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人们对不同地震的感觉会有这样大的差别?经历过1989年6月12日蒙特贝洛地震的人,可能感到1990年2月28日震撼加州南部的地震有相当大的差别,即使这两次地震发生时他们是在同一地点,也会有这种感觉。例如,呆在洛杉矶闹市区的办公大楼中的工作人员报告说,在蒙特贝洛发生4.5级地震时,他们感觉到急剧的颠簸,而今年2月28日加州南部5.5级地震产生的是长时间的晃动。为什么一次地震会产生急剧的颠簸,而另一次地震会使地球象海上的船只一样来回摇晃呢?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一次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演震源机制数据,得到了东日本大地震前后日本东部内陆地区的应力场。地震前,在东北部(Tohoku),σ1轴呈EW方向,但在关东-东部(Kanto-Chubu)地区则呈NW-SE方向。地震后,在Tohoku北部和靠近磐城市(Iwaki City)的Tohoku东南部,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主应力取向大致等同于与地震相关的静应力变化取向。这说明地震前这些地区的差应力值小于1MPa。在Tohoku中部,虽然地震后加载的应力取向几乎逆转,但其应力场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那里的差应力值大大超过1MPa。在Kanto-Chubu,地震后加载了与背景应力方向近乎相同的应力,且应力场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可能就是Kanto-Chubu地区高地震活动水平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反演震源机制数据,得到了东日本大地震前后日本东部内陆地区的应力场.地震前,在东北部(Tohoku),σ1轴呈EW方向,但在关东-东部(Kanto-Chubu)地区则呈NW-SE方向.地震后,在Tohoku北部和靠近磐城市(Iwaki City)的Tohoku东南部,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主应力取向大致等同于与地震相关的静应力变化取向.这说明地震前这些地区的差应力值小于1 MPa.在Tohoku中部,虽然地震后加载的应力取向几乎逆转,但其应力场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那里的差应力值大大超过1MPa.在KantoChubu,地震后加载了与背景应力方向近乎相同的应力,且应力场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可能就是Kanto-Chubu地区高地震活动水平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A.  Shakal  V.  Graizer  M.  Huang  R.  Borcherdt  H.  Haddadi  K.  W.  Lin  C.  Stephens  P.  Rollers  陈长林 《世界地震译丛》2005,(4):32-45
引言 2004年9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小镇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了Mw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因为广泛认可这个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所以在这一地区先前已设置了许多强地面运动台站和其他类型的地震台站。  相似文献   

6.
前言滇西地震带历史上多次发生强震,近年来小震活动频繁,又多次发生中强震,一直为我省的重点监测区。1982年7月和10月位于该地震带中部的剑川洱源地区相继发生5.3级和5.2级地震,发震地区近年来很少3级以上地震活动,也是中强震活动的空区。这两个地震的孕育过程如何?它们在滇西地震带地震活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怎样?以及是否会引起更强烈的地震响应?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1989年10月,我到了大同地震现场。雁北地区一位朋友很焦急地询问我:“您能否透点信儿,下一步到底有没有地震?”我说,很抱歉,一是不知道,因为我没参加预报讨论;二是既使知道了,也不能说,因为有纪律约束。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的界线问题。“地震预测”的英文是Earthquake prediction。预测,是专业人员或专家对地震发展趋势和对可能发震的时空强所发表的意见。显然,这种预测意见只能在地震系统内部交流,带有探索性,允许学术争论。这种争论有时达到白炽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了震惊全球的Ms8.0特大地震。汶川地震震前各种可识别的异常仅20多项,而1975年2月4日海城Ms7.3地震前可识别异常达1500多项。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么大的地震震前为什么没有发现非常明显的背景异常?为什么这一地区地壳年应变积累率并不很高却能发生如此大的地震?是认识的问题还是监测手段的问题?还是地震根本就无法预报呢?  相似文献   

9.
云南大理地震带的北东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理地震带的构造成因,前人多用红河断层的活动来解释。该断裂的活动及对本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该断裂的南段规模并不小,活动也很强,为什么极少记录到大于6级的地震,相反,大理地区地震却十分频繁呢? 我们对本区航、卫片进行了活动构造解译、野外实地考察后发现:大理地区存在一组北东向活动断裂(图1)。本文试图讨论这组活动断裂的存在、规模、活动方式、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业余地震研究的爱好者们对模型地震学也许是陌生的。模型地震学是地震学实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用模型模拟研究问题的学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门学科呢?这是因为人们在研究地震学中的一些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难题。它们很难或不可能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解决。如地震波在各种复杂地质构造中的传播问题,各种地震成因假说的验证问题,这些问题既复杂又重要。能不能把这些复杂问题恰当地理想化,用小的实验模型模拟大的地质构造,在实验室再现各种地震现象呢?回答是肯定的。模型地震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唐山7.8级地震后,随即在宁河地区发生一系列地震,称为宁河地震群。在宁河地震群中发现有七个地震的波形与该区一般地震波形不同,但它们彼此又极为相似。正是这七个波形相似的地震却具有明显的前震性质,在其后差不多时间里,几乎对应了宁河地区全部M_s≥5.5级中强地震。根据这些波形相似的前震,讨论了宁河地震主破裂面有可能是北西方向左旋节面。  相似文献   

12.
苏联《汽笛》报1980年12月9日刊登谢苗诺夫的题为《地震预报》的文章;“贝加尔—阿穆尔干线地区可能发生地震吗?”,记者在同著名地震学家、物理数学博士布恩开始谈话时问道。“完全可能。”科学家回答,“现代科学能预言灾难,预言地震发生的地区及地下振动与地面摇动的强度。关于地震区划的科学著作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而区划图是这种著作的图解表示。这些图是根据土耳克西伯地区建设的需要而绘制的。”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绘区划图  相似文献   

13.
琼北地区是我国华南少数几个高烈度区之一。据历史地震记载,曾在1605年发生过7.5级的琼山大地震,但近300年来只有几次5级地震的记录,现代仪器记录的地震也很少。过去在这个地区进行的工作较少,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而使1977年编制的该区地震烈度区划图,也受到了很大限制。琼北地震烈度复核工作是国家地震局应海  相似文献   

14.
如今这个时代有许多地球物理学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一点每个人都认同。最近,几次巨大地震的发生震撼了全世界,这在有精确地震记录以来是非常罕见的。这些地震包括: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巨大地震”、6年前的印尼大地震以及发生在这两次地震之间的2010年智利8.8级地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1984年11月 ̄1994年12月期间松代地区地震台阵记录到的震群,观察了地震发生与地球潮汐之间的相互关系。震群活动显示出多次地震簇发明象。我们摒弃了这些簇发地震,因为其妨碍研究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潮汐之间有无关系。我们利用了日本气象厅(后面简称“气象厅)松代地震观测台设置的伸缩仪记录的东西,南北两个分向潮汐应变资料。我们将舒斯物检验用于松代震群,对震群中的地震是随机发生的假说进行了检验,证明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6年,美国中部的地震活动急剧增加。1973~2008年,每年发生的3级或以上地震平均为24次,而2009~2014年,这一比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每年平均发生地震193次,其中2014年达到峰值,为688次。截至5月底,2015年美国中部地区已经发生了430次这种规模的地震(图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沂沭断裂带近十几年来小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近期沂沭带上的小震受活动构造的控制,震中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差异性,且与1668年郯城——莒县8.5级地震有关;小地震深度分布具有南浅、北深、中部宽的特点;小震时空分布受邻区强震或中等地震的影响,表现为在邻区地震发生前后,沂沭带相应一侧的地震明显减少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地震发生前后震中周围地区出现地震空区所致;带上小震活动的某些指标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几个地区由于持续的地震活动大地正在震动,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东部,科学家们也对此迷惑不解。在过去的两周里加利福尼亚的马默斯湖地区发生了3000多次地震。自1982年6月以来,康涅狄格州的穆杜斯(Moodus)地区发生了500次地震,而阿肯色州中部偏北的一个小区域发生了19000多次地震。从上述三种情况来看,大多数地震都很小,除非用灵敏度高的仪器,否则是记录不到的。  相似文献   

19.
阿图什地区地震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阿图什地区8条活断层近期活动强烈,是大震活动区。新构造时期有基性岩浆侵入。对区域活断层的地震活动历史分析表明,哈拉峻第四纪盆地周围的柯坪、皮羌、托特拱拜孜-阿尔帕勒克与卡拉铁克活断层是潜在震源区,震级为6级左右。 新疆南天山西部阿图什地区于1902年8月22日发生过震惊中外的33/4级地震。这次地震是有记载以来新疆最强烈的一次地震。自大震以后,其发震构造托特拱拜孜-阿尔帕勒克活断层(依斯拉克-卡拉乌尔活断层)迄今来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今后有无大震危险?为什么新疆最大的地震发生在这个地区?是本文论述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住在美国加州就意味着与地震共存。仅在过去的10年中,加州就经历了好几次灾害性地震,其中还有一些地震曾令我们惊叹不已。从规模来说,令我们吃惊的是,一些地震本可在地表出现断层但却没有出现,相反,地震动不强的地震却出现了断层。最近的北岭地震中,在多为向北倾斜的断层地区出现了向南倾斜的断层,也令人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对这些感到意外呢?就是因为人类对地震的经验要比地震发生的周期短,我们的知识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这里仅就洛杉矾地区的问题谈一些看法。最近,由于地球物理、地质、地震学研究的进展,加州活动构造的轮廓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