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细胞藻吸收Cu2+,Zn2+,Se4+,Cd2+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大扁藻(Ptatythona。heigohndlca。a,ts。ngigo。s;sTsengetT.J.Chang)、。角褐指藻(Pha。daetyl。。t,。。-n。加。Bohlin)、湛u叉鞭藻(一c,a──a。切nj。ng。s。Hu)、路氏巴夫藻_Pa。ic。al。tier(DrooP)Greenj等单细胞藻类,是养殖对虾、扇贝、鲍、牡赈、河蟹等人工育苗中幼体的活饵料,它们的质量决定养殖动物幼体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以及抗病能力。所以单细胞藻类的营养成分、生活状态、密度是培育出具优良性状动…  相似文献   

2.
扁藻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虾蚤状幼体期,幼体以食植物活性饵料为主,许多地方,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ium)为主,这虽然适合幼体摄食,但因不适合于20℃以上水温生长繁殖,投喂后适应环境能力差,易下沉死亡,败坏水质。扁藻(Platymonas spp.)是一种绿藻,适盐、温范围广,与其他藻类相比,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不易死亡,要求温度与育苗水温相近,是水产养殖幼体的理想饵料之一。牟平县林北盐场于1992年,1993年…  相似文献   

3.
高尚德  吴以平 《海洋学报》1995,17(4):112-117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相似文献   

4.
比较培养研究表明:钙质角刺藻(Chaetoceros calcitrans)和新月菱形藻小型变种(Nitzchia closterium foema minutissima)是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搔状幼体的良好饵料,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sp.)则较次。钙质角刺藻的适宜投喂密度为1.5—5.0×10~4细胞/ml。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丰年虫(Artemia salina)无节约体都是ZⅢ-PI期幼体的良好饵料。实验中还分析了蛋白酶、脂肪酶、a-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随墨言对虾幼体发育的变化及6种生物饵料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国内常用来作为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幼体的植物性饵料有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扁藻(Tetraselmis SP)等。据报道,也有人用金藻做试验,但效果并不好,而且使用的种类也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绿色巴夫藻作为斑节对虾蚤状幼体的饵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苗种来源全部为人工培育所提供。对虾蚤状幼体的饵料是影响幼体成活率的关键问题之一,雷其祥1985年、陈明耀1988年、曹淑莉1990年、陈柏云1991年、林瑞才1992年等分别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中国对虾、长毛对虾,近缘新对虾幼体的适宜饵料。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是陈椒芬1982年从山东省海阳县沿岸海水中分离而得到的一种金藻,藻细胞无细胞壁,大小为6.0μm×4.8μm×4.0μm,是一种适温范围广、光照要求低的单胞藻,是…  相似文献   

7.
用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湛江等鞭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及某些配合饲料培育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Jameson)亲贝,可以促进性尕发育成熟并保持易于诱导排放状态。在需要进行人工育苗时,给亲贝以一定的刺激,即可诱导产卵精。彩这种方法进行大珠母贝人工育苗,受精率和成活率都比剖贝取卵授精的方法高。而且不用杀死大珠母贝亲  相似文献   

8.
几种单胞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 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 Apocyclops borneoensis群体增殖的影响。经10d的培养,初步得 出:三角褐指藻对婆罗异剑水蚤适宜的浓度为20×10~4~50×10~4cell/ml;在4种单胞藻中, 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效果最好,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次之,小球藻(Chlorella sp.)最 差;几种单胞藻混合喂养婆罗异剑水蚤,其群体增殖效果总体上比单种藻类喂养来得显著。 还就不同浓度的藻类及不同种藻类单独或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进行 讨论。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鲜活藻饵料是对虾幼体的营养源,但是其培养劳动强度大、技术复杂。寻求适合的非活性藻类代用鲜活藻饵料,是当今养殖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许多研究者发现,利用冷冻和晒干的角毛藻(Chaetoceroscal citrans)、扁藻(Tetrasehnis chuii)和等鞭金藻(Lschrysis)作斑节对虾(penaeus menodon)幼体的饵料,其干品比冷冻品好。本研究就是以喷雾干的扁藻(T.suecica)代替鲜活藻类来培养万氏对虾(P.(?)namei)幼体。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虾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卤虫是重要的生物饵料。卤虫无节幼体营养丰富,能促进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但是,对虾早期幼体摄食卤虫能力较弱,若卤虫投喂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过量的卤虫在育苗池中快速生长,饵料生物成了养殖对象,不利于水质的管理和控制。日本对虾(Penausjaponicus)早期仔虾幼体有相互攻击、残食的习性,若卤虫投喂不足,相互残食的现象将更为严重。因此,了解日本对虾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的习性,从而适当掌握卤虫的投喂量,在生产上有着现实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