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动物受精是指两性配子细胞相结合生成合子的过程,亲代通过受精将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它是衔接亲代与子代的桥梁,保持了物种的延续.精卵识别是受精的起始步骤,是指配子细胞通过各自表面的受精蛋白--糖蛋白类物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识别并结合,完成受精过程.本文着重介绍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小鼠、猪、海胆和鲍等的精卵识别机制,比较了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进一步说明不同动物通过各自性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完成精卵识别过程,并由相应糖蛋白的不同组成和结构决定了该识别过程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杂交过程中精卵的结合以及相关生物学特征,作者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卵子形态结构以及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时的精子入卵过程。结果发现,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与亲本自交的精子入卵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云纹石斑鱼卵表面布满纵横交错、走向不确定的网纹,在受精孔区可观察到前庭、受精孔和微小孔。成熟的精卵相遇时相互激活,产生一系列胞间反应。受精后0~25 s,可观察到精子附着在卵子受精孔周围;受精30~45 s,已有精子进入卵子,并且明显可见精子尾部留在受精孔外;精子入卵后,受精孔内有受精锥形成,周围可观察到絮状的受精塞,将受精孔封闭;授精90 s~3 min,卵表面处于修复状态。整个过程未发现有多精入卵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藻类植物中,卵对精子的向化性吸引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早在1854年,有学者对墨角藻目(Fucales)一些海藻精子的向化性进行了报道[1]。目前普遍认为精子的向化性是由于卵释放出了一种化学信号,这种化学信号能够促进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使受精作用顺利完成,这里我们把这种化学信  相似文献   

4.
于富才  马丽 《海洋学报》1991,13(6):843-848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nimus)在0.5mol dm3KCl或0.5moldm3 LiCl刺激下,能排放出卵子或精子,对海胆没有损伤作用,继续养起来还可再用,卵子在KCl或LiCl溶液中不能同精子受精.为了使两种性细胞进行正常的受精作用,可将卵子从KCl或LiCl溶液中很快移至海水中,或一发现海胆在KCl或LiCl溶液作用下排放性产物时,便立刻转移到海水中,使其产卵或排精于海水里,这样的卵子和精子可进行正常的结合.LiCl溶液诱导排放的卵子的受精率高于KCl溶液,可达98%.  相似文献   

5.
紫海胆浮游幼虫人工诱导变态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胆人工苗个体生长差异很大[1]。浮游幼虫变态参差不齐是造成附着后个体生长差异的重要原因。所以,人工诱导浮游幼虫变态在海胆苗种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于1999年在紫海胆 (Anthocidariscrassispina)人工育苗试验中,发现紫海胆浮游幼虫变态时间差异很大,早的11d(受精后 )即变态,而迟的25d仍未变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工催产、授精,人工培育的紫海胆幼虫,采用受精后18d的八腕长腕幼虫进行实验。1.2方法1.2.1500ml玻璃烧杯,每个放紫海胆浮游幼虫约100只,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子对硬骨鱼精子运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在有些情况下,精子能够游动却已失去使卵细胞受精的能力,但通常而言,运动能力强的精子会有更多的机会使卵子受精。因此,对于精子运动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受精率。主要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的问题(1)影响精子运动状态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有什么影响?(2)外界因素通过何种途径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即这种影响的分子机制是什么?影响精子运动能力的外界因素主要包括:(1)离子,主要是金属离子;(2)PH值;(3)渗透压;(4)其他因素。任何一种外界因素的变化,都是通过影响精子的内环境而对其运动能力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组织切片,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受精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这一过程包括精子入卵、卵母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雌雄原核形成与融合,直到合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在受精的整个过程中所有观察过的受精卵都只发现一个精子形成原核,并最终与卵原核结合形成合子,由此判断牙鲆的受精方式是单精受精.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从理论上丰富海水鱼类的受精生物学基础研究资料,又可为生产中牙鲆染色体操作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凝集素作为分子探针提供基础资料,用12种甲壳动物血清抽提液对天然的或经酶修饰的鹌鹑红细胞进行凝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蜗牛酶修饰后的鹌鹑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发生了变化,与未经酶处理的鹌鹑红细胞相比,凝集活性提高的有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等7种,凝集活性下降的有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等2种。凝集素对动物红细胞的凝集可看作是与这些细胞表面的多糖或糖蛋白——即受体的识别性鲒合,这表明鹌鹑红细胞表面具有12种凝集素的受体,且大多数受体都受到酶修饰的影响,从而在凝集活性上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虾受精过程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受精细胞学目前已成为对虾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近十几年来科研人员对对虾的受精过程、特点及影响条件,受精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单肢虾、褐对虾、白对虾、鹰爪虾、中国对虾等虾类受精细胞学的研究表明,对虾的受精过程包括精子的顶体反应、卵子的激活(卵子发生皮层反应形成孵化膜、减数分裂的恢复等)、精卵的结合(包括精子的入卵、雌雄原核的形成及融合等)。这些过程同其他动物的受精过程有些相似,但也有明显的不同,而且不同的对虾也有各自的特性。目前对锐脊单肢虾已研究得比较深入,而对其他虾类…  相似文献   

10.
用三种放射性核素137Cs、131I和32P(海水),分别浸泡贻贝和马粪海胆的精子、卵子和受精卵的不同发育阶段,将各试验组所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发现低浓度放射性核素(10-10居里/升),对试验动物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有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发生不利影响(如发育成幼虫的百分率降低等)的放射性核素要高至10-4居里/升。试验的初步结果支持Brown和Templeton的看法,即不能把个别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说成是放射性核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