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验潮井的功能,在于随潮性和消波性,1984年对福建等地13口验潮井潮汐自记曲线的调查得知,50%左右的验潮井消波性能欠佳.本文以具体数据和图例,介绍四口验潮井进水孔经改进后,消除一定高度海浪的影响,获取较为准确的潮汐记录曲线。  相似文献   

2.
自动验潮仪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传统的瓦尔代式验潮仪完全一样,故新建验潮井必须恪守规范的技术要求,才能使其随潮性和消波性这对矛盾达到对立统一。如果井内不设消波器,进水孔总截面积与井筒截面积之比太大,必然会导致消波性太差。完全依靠自动验潮仪的所谓"数据消波功能"消除井内波动对资料质量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中国沿海的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带来海水倒灌、沿海地区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侵蚀海岸、海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等一系列危害。为缓解这些危害,首先要掌握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潮位观测数据是对海平面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潮位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在海平面研究中起主导作用。近年来北方冬季海面结冰现象严重,如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导致验潮井内结冰,潮位数据中断,从而无法计算平均海平面高度。为防止北方冬季验潮井内结冰,常向验潮井内注入防冻柴油,但注入柴油后,验潮井内液面与外海高度不同,造成潮位观测不准确。根据潮位观测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计算出在不影响潮位读数的情况下,可注入防冻油层的最大高度,并对超过最大高度时潮位读数的修正数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井外水尺是验潮站潮位观测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验潮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潮位测量设备,可用于验潮站水位计的校核使用,也可用于判断验潮井是否堵塞。常规设置的井外水尺方式经常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影响,造成水尺容易损坏及使用寿命短,对验潮站运行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针对井外水尺存在的这些问题,创新设计一种新型井外水尺,从该井外水尺的材料、设计及安装等方面提出这些问题的处理措施,解决了井外水尺存在的易腐蚀、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及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满足了验潮站业务化运行需要,具有良好推广效用。  相似文献   

5.
潮位改正是多波束地形勘测中的重要环节。琼州海峡跨海工程中分别利用验潮潮位和RTK潮位进行潮位改正,对比结果发现初始RTK潮位改正后的数据存在较大偏差,最大可达1.5 m。通过对RTK测量潮位进行姿态校正后,其结果与验潮潮位的偏差减小,可以控制在0.3 m以内。5-6月的琼州海峡正是西南季风爆发时间,海峡海流的流向具有复杂性,涨落潮都伴随着较大的风浪,RTK潮位测量忽略风浪带来的影响是出现较大误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设计潮位是影响滨海工程项目安全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为满足滨海工程防潮需要,减轻或消除潮灾对建设项目的不利影响,文章收集了河北沿海各验潮站潮汐观测资料,分析统计并整理河北沿海设计潮位特征值,为河北沿海的滨海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青岛港1951—1983年的潮位资料重新计算了黄海高程系统基准面,并用统计学的检验方法,对它的真值做出了估计,确认黄海高程基面在青岛港验潮站潮位记录零点上是2.420米,在国家水准原点下72.259米。  相似文献   

8.
根据汕尾验潮站1970-2009年共40年的潮汐资料,分析潮位的变化规律,全球气候变暖对平均海平面和年最高潮位的影响,并统计各重现期最高潮位理论值和台风的影响,认为汕尾站年平均潮位随时间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年最高潮位总体上升或下降趋势不明显.另外,温度上升会带来年平均潮位的升高,而对年最高潮位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结果可为汕尾市的经济发展、海岛利用等工程项目及以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湾中假潮的特征与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海州湾和大亚湾作为假潮研究区域,从研究区域两个验潮站的原始验潮记录曲线中分离出天文潮,得到时间间隔为1min的含有假潮振动的剩余值,进而统计分析了假潮的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假潮与对应天气系统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假潮的成因。研究结果对海洋工程设计和风暴潮预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现代海平面的变化海平面即指平均海平面,是由验潮站逐时潮位记录的平均值获得。长期验潮站的多年平均海平面变化是很小的,数量在毫米级。 1.百年来中国海平面的变化根据国家海洋局资料(1990),在中国沿海48个长期验潮站中,海平面呈上升趋势的有39个站,占总数的81%,呈下降趋势的有7个站,占总数的15%,基本稳定的有2个站,占总数4%。48个站1200多站年资料统计表明,百年来我国海平面平均年增率为  相似文献   

11.
验潮仪投入海洋站使用后,取消了人工水尺观测,提高了资料的精确度,但由于各站对仪器使用不尽一致,仪器故障时有发生,使自记曲线中断。对此《海滨观测规范》作了如下规定:第2.6.2.3条说:“记录曲线有中断,且中断的间隔不超过三小时,可按照曲线的趋势并参照前一天的曲线用铅笔描绘。如中断曲线不在高〈低〉潮处经描绘的曲线可作正式记录。如中断出现在高(低)潮处时,所描绘的曲线作可疑记录,如中断间隔超过三小时作缺测处理。”对此,笔者对该条规定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三种验潮方法水位观测性能比较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尺、压力式验潮仪与验潮井验潮仪是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和水位观测的主要手段。通过6日6个时间段的同步比对试验,计算了三种方法获取水位观测数据之间的潮时差和潮高差,分析了三种观测手段的水位观测性能以及产生差值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使用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江苏北部的灌河口潮位站正好记录下海啸期间的潮位资料。由于以往对海啸波动的过滤提取方法不统一,而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误差积累影响了后续科研工作的进行。提出综合利用小波能谱、功率谱和滤波分析等方法结合海啸识别结果来提取海啸波的方法,并且成功提取出灌河口站海啸波的周期范围、影响时间和最大波峰。同时采用COMCOT海啸数学模型,讨论了江苏沿海海啸波传播方式,解释了灌河口潮位站海啸波最大波峰未出现在第一波的原因,是因为江苏北部山东半岛特殊的地形使得在黄海传播的海啸波发生反射,与之前的波动产生叠加效果导致的。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沿海由于海啸直接引起的海啸波不高,但是海啸波叠加之后,最大波高却是之前的2倍,因此在海啸预报中应该全面考虑地理位置特点,分析海啸波运动的反射叠加等特征,从而提高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青岛大港验潮站的长期实测资料和鳌山湾连续一年的历时潮住资料,利用PearsonⅢ型曲线法和同步相关方法分析获得了鳌山湾极值水位及鳌山湾水域的设计水位。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深水和近岸波要素。所得水文设计参数为鳌山湾的后续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最近80年来中国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搜集了32个验潮站的潮位记录,并对各站历年年平均海平面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80年来20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2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全球性理论海平面上升,而主要是由于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及过量抽用地下水。因此,在沉降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上的验潮站,相对海平面上升;反之,在上升地块上的验潮站,则相对海平面下降。塘沽和吴淞两站的记录均已经地面沉降修正,不能用以计算该两地的相对海平面。由于特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0mm/a)均系过量抽用地下水所造成,为了预防和减轻今后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引起的灾害,亟应采取严格措施,减小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16.
渤海、黄海沿岸主要港湾假潮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港湾假潮振动的基本原理,从渤海、黄海沿岸20个验潮站多年水位自记曲线资料获取假潮参数,并对其做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假潮的统计特征,还讨论了假潮形成的初步原因。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港湾假潮出现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夏季是大振幅假潮(振幅^1)≥80cm)的多发期,冬季基本上不出现;龙口港湾的大振幅假潮最为突出,最大振幅可达293cm;气压和风速、风向突变的良好配合,是发生大振幅假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据广西"908"专项重点港湾水文调查收集的验潮资料,分形态和周期2种潮型定义,探讨了广西沿岸潮汐类型。按形态潮型分类,珍珠港、防城港和涠洲岛海域为正规全日潮,钦州湾和铁山港为不正规全日潮。这2种形态潮型都由周期潮型的半日潮和全日潮组成,通过实测高、低潮次数统计和绘制潮位过程曲线,给出了在日潮海区产生全日潮和半日潮天数的时间概念及其两者的转换过程。进而统计了潮汐特征值,经比较,分半日潮和全日潮统计的潮差、潮时比逐日统计的更接近当地实况,更具应用价值。最后通过实测大潮逐次分析,揭示了广西沿岸海域大潮发生周期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吴淞站是我国沿海地区记录最长的验潮站之一。通过对吴淞站和黄浦公园站的潮位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出1952年之前数据存在着系统偏差。并通过小波分析方法获得了序列变化的突变点在1929年和1951年,进而对吴淞月均潮位数据分3个时段进行了调整。在此基础上,对吴淞站1937年9月~1943年12月间缺失数据采用回归模型进行了插补。这一检验定位和调整的思路可供吴淞站和其他存在数据瑕疵的长序列潮位数据分析利用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福建中南部沿海4个主要验潮站历史风暴潮资料,对福建中南部沿海风暴潮进行了季节和年际统计特征分析,同时对风暴潮增水和高潮位最大增水划分等级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并对最高潮位超警戒潮位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福建中南部沿海风暴潮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7—9月为一年之中发生最多的月份;福建中南部沿海风暴潮年发生频数分别在1960—1965年、1990—1995年和2000—2005这3个时期出现峰值。福建中南部沿海风暴潮出现较强的风暴潮(增水100 cm以上)次数并不多,过程增水和高潮位增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福建中南部沿海超警戒潮位频数自2000年后出现上升趋势,反映了风暴潮灾害风险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小麦岛,建站50年来,通过对青岛沿海海域长期、连续、动态地监测,获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在海洋防灾减灾、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根据青岛市政府的综合开发规划,将在小麦岛区域实施综合开发项目,对小麦岛进行整体改造.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水文、气象观测带来一定影响.为保障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代表性,文章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运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项目建设对水文、气象和大气要素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项目建成后对验潮井附近海域流速影响较大;对验潮站海域水温、盐度、潮汐影响不明显;对海面能见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天气现象等气象观测要素的影响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若搬迁后的波浪观测楼位于新月岛南侧将对人工波浪观测比较有利,提高其代表性;海洋大气测点若建设于规划中的新月岛新建测波楼顶,则工程建设对海洋大气监测影响变化不大;工程建成后验潮井附近海域侵蚀、淤积变化状况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