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Web环境下异构地理分析模型的标准化和形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eb环境下分布着大量的地理分析模型资源,但模型的异构性限制了对现有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和重用。本文立足于地理分析模型自身研究的需要,论述了标准化和形式化方法在异构地理分析模型共享和重用中的重要意义,分析地理分析模型元数据的研究现状,设计地理分析模型元数据的标准框架,并提出利用XMLSchema技术表达模型元数据标准框架结构的方法,从而实现了语法和结构层次上的标准化。提出知识本体的语义映射模型,即利用本体语言对地理分析模型元数据进行形式化表达,而在语义层次上将各模型元数据进行映射。最后结合地理分析模型共享门户的应用实例,研究了在该门户中实现异构地理分析模型标准化和形式化的体系架构,为Web环境下异构地理分析模型的共享和重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矿山生产地学本体能够形式化描述领域概念,是实现多源异构信息集成与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多维地学数据源兼有同一性和特异性的视角入手,扩充多维多值概念格理论,构建兼顾全局和区域特性的地学境本协同语义模型与形式化描述,依托二者映射转换关系,提出强情境敏感性的多维地学结构化数据本体自动学习算法;并以金属矿山实际项目为例,结合矿山生产概念体系架构,构建矿山生产领域本体实例,验证方法有效性。该方法注重地学领多维特性,较客观地展示多维地学对象之间关联关系,且较顾忌局部区域时空等数据环境差异,有效提高矿山生产本体的构建效率与准确性,对其他地学领域本体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跨语言环境下地理本体异构性强、本体实例重叠度低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半自动的地理本体匹配方法。通过概念化方法提取要素的本体属性,并用翻译工具将跨语言的本体属性转化为Word Net的语义集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本体属性的比较和本体概念的匹配。本方法以中国基础地理要素类型本体库和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地形图本体库的水系本体要素为依据进行了匹配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地理空间数据语义异构是实现数据关联、数据智能推荐和精确发现的主要瓶颈。地理空间数据本体被认为是解决地理空间数据语义异构的有效方法。形态特征是地理空间数据(除时空、要素内容外)的重要特征,是地理空间数据本体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在系统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地理空间数据形态特征的概念体系。然后,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形态本体模型,提出形态信息的本体表示方法,并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形态本体。最后,基于形态本体的本体库,利用Jena本体推理技术,开发地理空间数据语义检索原型系统,并将形态本体应用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检索中。实验结果表明,地理空间数据形态本体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形态特征的语义异构,提高数据发现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解决其他领域数据的语义异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质时间是地球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异构数据集和文献中有多种描述方式,其语义异构问题成为影响数据共享与集成的瓶颈之一。本体(Ontology)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语义信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解决语义异构问题。本文以地质时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质时间这一特定领域蕴含的基本概念、属性和关系,构建了地质时间的领域本体和OWL的编码表达,并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例,阐述了地质时间本体的语义映射和翻译机制。该机制能够有效地在W eb环境下为传统数据检索增强语义表达能力,识别地质时间不同表达方式中的等价、包含等隐含关系,实现语义的数据检索。该方法也适用于地球科学其他领域本体的构建和语义翻译,为解决地球科学数据的语义异构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GIS应用以空间数据库为中心进行组织,而舁构的空间数据库之间因为缺乏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知识,很难解决日益增长的异构的GIS应用之间的互操作的需求.本体(ontology)技术被看成是解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异构性以及互操作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地理本体需要通过领域专家人工建立.比较耗费时间.本文提出一种从已经存在的空间数据库中提取出地理本体的方法,来解决异构系统中本体获取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GML的时空地理本体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时空地理本体模型是一套描述地理时空知识的形式化说明规范,是构建时空地理本体实例的基础和参考。本文基于GML规范及时空推理理论提出了一种时空地理本体模型的框架,并详细阐述了其组成:要素模型、几何模型、空间关系模型、时态模型中类的关系和所涉及到的属性定义,并基于该本体模型给出了应用实例--行政区划本体设计和构建方法。文中所提出的时空地理本体模型,对开展面向不同应用的地理本体实例的构建和共享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获取的海洋数据也快速增长,由于海洋流场是整个海洋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输送的主要渠道,基于这些观测数据进行海洋流场迁移变化规律分析及可视化表达研究,对所有涉海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海洋时空大数据集合的多源性和异构性等原因,至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海洋流场数据集成共享和动态可视化分析工具,从而导致这些异源异构数据难以实现统一标准下的集成组织与语义共享。为了实现海洋流场语义层次上的统一描述,本文在分析了海洋流场多维特征、拓扑特征、模糊特征等基础上,基于本体论的语义构建思想,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四元组O=(C,P,R,I)的本体组织基础结构,其中C表示概念集合、P表示属性集合、R表示概念间的关系集合、I表示实例集合,通过对概念、属性、关系结构的进一步定义,共同组合构成了海洋流场整体本体结构。为了给出清晰的本体语义建模过程,以海流现象局部本体构建为例,在对成因性、空间性、时间性、运动性等本体属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流概念、本体属性、语义关系的描述和定义,从而为海洋流场组织提供一个规范性框架。进而借助OWL语言本体建模的优势,以地转流为例进行了其形式化表达和本体类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的海洋流场语义分析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海洋现象描述中的异构问题,可为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GridGIS已成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的重要研究方向,但目前的GridGIS资源共享方案仍无法解决各领域之间的语义异构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探讨了分布式本体的构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性匹配的GridGIS服务发现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本体论的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分类是地理信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原有地理信息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从认知分类法和分类学出发,详细阐述了本体分类法,并以自然地理要素中的水系为例,进行了本体分类实验研究。着重强调在分类过程中,综合考虑认知、本体及语义等多种因素对要素分类;当某一要素按照不同的归类方法隶属不同要素时,采用本体方法分类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在应急指挥中往往需要提供第一手的模拟图件资料。本文分析了应急处置中对测绘应急保障的时间要求,结合测绘部门已有的测绘资料和技术手段,阐述了应急快速图件提供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内容,形成了较完整的测绘应急保障快速出图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结合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形图制图数据快速生产的迫切需要,在分析当前地形图制图生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基于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快速生产技术,设计了适合测绘行业生产现状的工艺流程,研制开发了实用化的生产软件系统,并实现了在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构建地学数字填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特别是GIS相关技术、地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地质数字填图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地学数字填图系统(GeoGIS)”针对地学工作实践,可以完成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建库、成图、数据管理、分析。系统于2003年起即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测绘信息化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走信息化测绘发展道路,推进测绘信息化发展,是信息社会对测绘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对于测绘信息化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探讨方兴未艾。本文在概要分析了测绘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我国测绘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绘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信息化测绘体系和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点任务等。文中所述观点,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5.
测绘资料和测绘成果的管理,是新时期国家赋予测绘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我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测绘成果管理机制,将测绘成果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将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提供优质高效的测绘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数字化地图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的一致化,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也是数字地图数据规范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工程时,人们往往在数字地图上对"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工艺性扩展,没有有效区分数字地图制图要素与地理信息要素,从而导致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不同的地理信息要素分类编码体系。本文认为,在本体论意义上,地图制图要素与地理信息要素是不同层面的概念。因此,本文根据功能特征,把数字地图制图要素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地图制图要素,一类是G IS要素,并引入虚要素概念,把要素代码划分为G IS码、伪码、虚码三种类别,以此解决数字地图要素与地理信息要素的概念冲突,实现数字地图制图要素分类编码的可操作性,达到数字地图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一致化的目的。本文同时举例说明了符合地理空间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标准要求的数字地图制图要素的分类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测绘卫星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绘是卫星遥感应用的重要领域,纵观国内外测绘卫星事业,我国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整个卫星测绘产业体系有待发展和提高。资源三号卫星作为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对我国卫星测绘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测绘局编制的《测绘部门十二五航天规划(草案)》,详细论述了我国民用测绘卫星的发展规划。我国正处于测绘卫星及其应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国家测绘局经多年研究开发,正在积极推动我国测绘卫星遥感事业的飞速发展,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研发道路,推动卫星测绘事业不断前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精确、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和测绘高新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于立国  田纪飞  宋宝国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6/20-2007/6/25
省级基础测绘1∶1万比例尺数字测绘产品包括DEM,DOM,DLG,DRG、元数据、文档簿等.为验证数字测绘产品最终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可选择多种方案进行质量检验;在选择检验方案时,既要考虑检验的成本、周期,又要考虑检验方案的科学性和严密性.针对不同的数字测绘产品,该文给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检验方法,并阐明了检验内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崎岖地形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遥感制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制图方法周期长、成本较高,影响了大面积精细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制图的生产。鉴此,本文采用IKONOS(VHR)图像对香港郊野公园崎岖地形的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制图进行了研究。由于香港植被的多样性,而且观察的动植物相互作用出现于结构的层面,所以对动植物栖息地的分类应以结构为基础而非以植物为基础。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决策树之多层次地物导向分割分类(MOOSC)方法绘制九种动植物栖息地类型图。MOOSC方法和其他现有的几种分类方法相比,其分类精度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