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卸荷式地连墙板桩结构码头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深水码头结构,为了深入认识这一板桩码头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工作性状和土与结构共同作用机制,结合某一拟建码头泊位的卸荷式地连墙板桩码头结构设计方案验证需要,进行了3组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其中2组为重复性的模型试验,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第3组则模拟了无卸荷平台结构的地连墙板桩码头结构设计方案,以比较有无卸荷平台的板桩码头来揭示全直桩卸荷平台结构的卸荷效果。并且介绍了码头结构离心模拟技术,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和模型测量及试验步骤等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2.
庄河县交通局拟建一个600吨级泊位栈桥式高桩码头,该项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与码头的施工全部由我队承担,于1991年8月20日全部完成整体工程。通过验收,评为优质工程并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3.
高桩码头结构损伤机理浅析及其健康监测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桩码头较其他形式的码头结构更易损伤,其损伤机理复杂,健康监测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在分析了高桩码头结构损伤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首次系统阐述适用于高桩码头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并对今后开展此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丽艳  陈香香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11,32(11):3361-3367
以变形作为地震工程安全设计的控制标准是近年来逐渐发展的趋势,海港公路工程中大型重力式沉箱码头在液化地基中的地震残余变形的分析是较复杂的。采用定义在应变空间中考虑土体动主应力轴方向偏转影响的多重剪切机构塑性模型的动力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分别从地震加速度幅值、码头底部置换砂与码头身后回填砂土的标贯击数、处理范围以及码头宽高比等详细分析了码头地震残余变形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动水平、置换砂处理厚度、标贯击数和码头的宽高比是较敏感的影响因素,对残余变形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回填砂的加固存在一个合理有效范围。计算绘出的一系列分布图有助于工程设计者初步预测码头的地震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5.
地震液化条件下重力式码头的变形破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云  东烟郁生 《地球科学》2001,26(4):415-418
现场调查发现在神户地震期间重力式码头破坏时都发生了相当大的侧向位移,因此,阐明挡土墙有变形机理对于改善抗震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重力式码头的地基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底土的强度降低和局部液化是挡土墙变形破坏的主导因素。墙后动土压力的增加为挡土墙的运动提供了条件。在液化条件下重力式码头地基的运动以侧向位移为主。重力作用是地基侧向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减少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动土压力和充分填实基底下的砂土是增加重力式码头抗震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板桩码头防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压喷射注浆桩技术在某板桩码头防渗处理中的应用.该技术在板桩码头防渗的首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地震动特性对液化场地高桩码头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依托高桩码头工程实例,建立了液化场地全直桩高桩码头地震反应分析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的关键动力响应特征,确定了高桩码头各抗震性能需求指标,揭示了地震动特性对各抗震性能需求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桩基受弯、受剪和受压薄弱环节分别出现在持力层与上部粉质黏土层交界处、岸坡标高处和砂层与上部粉质黏土层交界处;峰值加速度、频谱特性和地震动输入方向均会显著影响高桩码头各项性能指标的抗震需求;高桩码头桩基的抗弯、抗剪和抗压性能需求分别由最靠陆侧桩桩顶处弯矩、各薄弱环节剪力和砂层与上部土层交界处轴力控制,抗震延性需求均由最靠海侧桩桩顶处水平位移需求控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9,(5):73-73
近日,四航局负责施工的安哥拉洛比托扩建项目集装箱码头7号、8号泊位后方堆场工程开工,预计将于2010年5月31日完工。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09,(4):71-71
近日,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华能石洞口第二电厂二期码头工程主体完工。工程主要包括新建一座长250m、宽27.6m的5万吨级码头,一座变电所平台及一座长1135m的引桥。该工程投入使用后,海轮可通过长江将原料煤直接运至厂区码头,极大地提高了运输能力,为华能的2×600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早日建成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许明华 《探矿工程》1993,(4):31-31,12
建造泊位码头采用打入式预制钢管桩,桩基沿基岩面滑动,采用φ250 mm的钻孔嵌岩喷灌微型桩进行桩尖加固,经一年多的营运,桩位未出现位移。介绍了钻孔喷灌微型桩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空气钻井技术在柳林煤层气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气钻井技术是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要钻井技术,具有循环压耗低、携砂能力强、井眼净化好的特点,同时能有效防止井漏、保护储层、提高机械钻速等,但面临着井壁稳定、水动力条件等复杂的工程和地质难题,在柳林煤层气井施工中,开展了岩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含水特性、泡沫钻井液设计等研究,针对地层特点,设计了适合空气钻井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柳林地区7口井的施工,钻井周期缩短50%,储层得到有效保护,直井产气量达到1000 m3/d,水平井产气量达15000 m3/d,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在大管桩内定位施工嵌岩锚杆,是我省首次用来加固码头栈桥的一种可行办法。在下定位装置及锚杆施工工艺过程中,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其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本次施工工艺是成功的,为提高码头桥墩的抗技力,又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颗粒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钻井、录井、岩芯、薄片及测井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塔中I号坡折带上奥陶统颗粒滩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颗粒滩包括内碎屑滩、生屑滩、核形石滩、鲕粒滩等类型,具有类型多、发育旋回多以及厚度大的特点。颗粒滩在纵横向上并非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与生物礁伴生,形成纵向叠置,横向指状交叉的礁滩复合体,属油气储集的有利相带。台缘颗粒滩亚相沿塔中I号坡折带呈带状展布,自西向东分布范围逐渐变窄,表现出以(藻)砂屑滩为背景,其他类型颗粒滩呈条带状、块状、点状分布于其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北支河槽容积变化是北支河道演变趋势在定量上的直接表现,河道边界条件和河床泥沙运动是影响河槽容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收集1986—2013年长江口北支河道年实测地形资料,利用GIS技术建立不同时期水下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北支河槽容积变化和河床冲淤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北支岸线圈围和泥沙淤积导致了1986年以来河槽容积萎缩。北支河槽0m线以下容积共减少约7.110亿m3,岸线圈围引起河槽容积减少4.000亿m3,占比56.3%;泥沙淤积引起的河槽容积减少3.110亿m3,占比43.7%。具体而言,北支上段河槽容积萎缩主要是泥沙淤积所致,其航道开发综合利用应遵循上段的泥沙运动规律特点;中段则是边滩圈围和沙洲并岸引起,边界调整后束流作用加强,河床冲刷,断面形态调整后水深条件更加有利于中段的航道利用开发;下段是泥沙淤积和边滩圈围共同影响所致,泥沙淤积影响略大,但下段沿北岸-5m深槽始终存在且稳定,具备航道开发利用的河势基础,且南侧河道边界仍具有可圈围的余地。  相似文献   

15.
朱效中 《探矿工程》2013,40(11):52-56
上海某炼油厂拟在黄浦江边码头施工可系万吨油轮的系缆墩,系缆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在江面施工过程中遇到潮汐、抛石、柴排、漏浆和涌水等施工难题,导致工期和工程费用均用去2/3时施工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研究探索,采用冲抓、粘土造壁、跟管和回转钻进相结合的工艺方法,成功地解决抛石层、柴排层、第四系沉积地层的成孔问题和抛石层漏失混凝土浆液问题,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6.
舒兰煤田水曲柳区煤层气在平面上富气中心分布与富煤中心一致。该区煤层气属特低丰度、中等埋深的小型煤气田。适宜井下瓦斯抽采。可在建井后,在瓦斯富集部位煤层底板岩巷中,采用钻孔抽采方式,可回收近1.8亿m3煤层气,不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煤矿生产安全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Prediction of oil or gas pool sizes when discovery record is available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Upper Devonian Bashaw reef play of the Western Canada Basin was used to demonstrate: (1) estimation of pool size distribution by means of a discovery model, (2) the usefulness of a feedback mechanism in petroleum resources evaluations, and (3) enhancement of reliability by reducing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s. The feedback mechanism presented herein allows us to challeng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For example, given the second largest pool size, the largest pool size can be estimated, and vice versa. In evaluations of petroleum resources, the uncertainty inherited from superpopulations is inevit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estimates. This type of uncertainty can be reduced to a certain extent i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included in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s and, consequentl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stimates is enhanced.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used may, for example, be th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a particular play. To achieve maximum effectiveness, resource evaluation methods should possess these types of flexibility. This study also estimated, with a 90% probability, that the remaining potential in the Bashaw reef play ranges from 32 to 50 millions of cubic meters (200 to 300 MM bbl) of oil in place.  相似文献   

18.
山东鲁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平原目前区内供水水源以黄河客水和地下水为主。最新均衡计算结果为: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37 03×108m3 a,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2 62×108m3 a。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现状年需水量约74×108m3 a,2010年需水量为93×108m3 a,2030年需水量为109×108m3 a,现状年供需基本平衡,远景供水不足。浅层地下水易采易补,更新能力强,应以合理调控水位为中心,优先开采浅层地下水,充分发挥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供水功能,尤其是东阿—齐河—商河—利津沿黄地区更应加强开发浅层水的力度。浅层水为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深层地下水更新能力弱,应严格限制其开发利用。在德州、滨州漏斗中心区,建议实施部分封井,调减开采量。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适当增加地表水引用量,实施含水层的恢复工程,遏制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继续发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The open-air Acheulian site in Holon, Israel, was dated by the luminescence methods and by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Situated in the coastal plain Quaternary Kurkar Group, the Holon site was first excavated in the late 1960s, when typical lower Paleolithic lithics and middle Pleistocene fauna were found. In order to date the site, new test pits were dug adjacent to the earlier excavations and the archaeological bed was exposed in a section comprising a series of paleosols and aeolianites. Alkali feldspars separated from the sediments were dated using the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signals, and quartz was dated using the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signal. The age of the archaeological bed is constrained by two samples to 198,000 ± 22,000–201,000 ± 17,000 yr. The age of the base of the section is 240,000 ± 29,000 yr, and the age of the top is 81,000 ± 8000 yr. Two teeth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bed, recovered from the original excavation collection, yielded an average ESR age of 204,000 ± 16,000 yr, calculated using the linear uptake model, which is in a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uminescence ages. These dates place Holon within the range of other late Acheulian and Acheulo-Yabrudian sites in this region such as Tabun E (younger chronology), Yabrud I (archaeological level 18), and Berekhat Ram.  相似文献   

20.
库车盆地铜成矿作用发生在新近纪,主要有砂岩型、泥岩型、灰岩型、含石英脉硫化物型铜矿化。矿化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的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北部的克拉苏构造带,基本位于背斜核部偏两翼部位,沿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发育在盐丘附近。主要的地表铜矿物是氯铜矿,为干旱气候条件下含盐盆地的产物。盆地古近系蒸发岩电镜分析、石膏铜含量化学分析及新近系碎屑岩中铜含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盐岩、膏岩,褐红色碎屑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铜的矿源层,灰绿色粉砂岩、泥岩、灰白色(含砾)中粗砂岩为铜的含矿层。铜离子的运移载体为源自大气降水溶解蒸发岩所形成的卤水,卤水淋滤褐红色碎屑岩中的铜并下渗到地下,在以构造挤压为主及盐构造卸负作用产生流体上涌的驱动力下沿断裂向地表运移,随着卤水温度压力降低,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在地表碎屑岩节理面、部分层理面上盐、膏、铜矿物析出,形成地表砂岩型、泥岩型、灰岩型铜矿化。如果含铜卤水经过被方解石交代的硬石膏带时,遇到由于TSR反应形成的还原硫、氧化-还原化学障,铜会发生富集,可能形成地下铜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