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海豚表演馆已有4头北太平洋宽吻海豚(Tur-siopsgille)正式投入表演。该馆已于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市场经济研究所评为“中华之最”(1949~1995年)并载入“中华之最荣誉大典”(中最字0367号)。海豚表演,已在国内引起轰动。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表演馆能同青岛相比。但,青岛的海豚表演同日本相比,还相差甚远。基于此,作者根据多次去日本考察访问并参考诸多资料,就目前国内还未开展的表演项目,将其训练方法和过程,作一简单介绍。1 海豚的表演训练1.1 海豚钻火圈平时生活在海洋里的海豚,居然能穿过燃烧着的火圈,那牵动人心的…  相似文献   

2.
陈洁 《海洋世界》2005,(2):45-48
海兽表演是水族业发展的产物。随着水族展示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海兽表演已经在水族界成为明星产业。带有传奇色彩的海兽表演,不仅为人们开启了一扇热爱海洋、了解海洋动物的窗口,而且还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
1 地球上最巨大的生命体——蓝鲸(Balaenopteramusculus)辽阔的海洋,一望无际,神秘莫测。无疑,地球上巨大的生命体,应该在海洋里。只有海洋那宽阔无垠的胸怀,才能容纳下像蓝鲸这样的巨大生命,从躯体大小的角度来看,蓝鲸堪称世界之最。有记载的蓝鲸最大体长33m,体重170t,似这样大的动物,用载重5t的汽车装运,还需34次。陆地上巨大的动物当属大象,但25头大象还不抵1头蓝鲸,可见陆地动物与之相比,真是望尘莫及。鲸鱼之大的原因,给人类带来某些神秘的色彩。但追根问底,必须从其祖先挖起。距今几亿年前,一部分生活在水里的“鱼类”经过一段漫长…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面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它作为地球的基本界面,对地球各个圈层、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最为灵敏的反映和表现。各个地质时期的海面变化,都曾相应地引起全球性或区域性海陆相对位置和地球环境不同程度的变迁,特别是对沿海与陆架地区的侵蚀与堆积作用,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各种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曾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因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及活动,大部分受海面变动所影响。当今,人们已经用验潮仪记录海面变化,其幅度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很大差…  相似文献   

5.
王晓亮  陈硕 《海洋学报》2010,32(10):6778-6785
传统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由于采用了纯排斥的守恒力相互作用,从而不能适应液气共存或者带有自由面流体的模拟.这里研究了DPD方法中新近提出的一种短程排斥、长程吸引相互作用,探索了这种改进势能对于DPD方法模拟液气共存的能力.模拟了这种新势能所形成的液气过渡界面,计算了过渡界面区的应力分布,发现应力分布与多体DPD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进一步对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这种势能所形成的界面满足Laplace定律,而通过理论公式与Laplace定律分别所得到的表面张力也彼此相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兴建水族馆,在一些大型水族馆中海兽的饲养正日益普遍。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加之对海洋哺乳动物的生理和生活习性并不十分了解,一些海兽饲养设施在设计上比较盲目,有些与饲养和展示的要求不符,甚至影响到海兽的正常活动与健康。本文参照有关国家海兽饲养设施的设计标准,向业内人士介绍有关海兽饲养设施设计的基本要求,以供参考。1 设计依据人工饲养条件下,海洋哺乳动物的活动必然会受到饲养设施空间的制约,据House等1988年报道,海兽饲养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饲养空间狭…  相似文献   

7.
8.
环境地球化学场与人类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崂山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为保护区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地管理提供依据,作者基于2003和2009年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开展保护区人类活动类型信息提取,利用人类干扰指数模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崂山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09年,保护区受居民区、工矿用地、农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大,且干扰程度有所增强,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实验区,而核心区和缓冲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管长龙等(1995a,b)的扩展本征矢方法,提出了可用于入射波和反射波共存浪场能量方向分布的估计方法,并给出了直接计算反射率的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大大改善了原有方法的估计精度,计算得到的反射率在一定范围内与实际符合  相似文献   

11.
12.
卓然 《海洋世界》2006,(2):22-25
人类一旦从地球上消失,遭受影响最小的就是海洋。筋疲力尽的海洋最多在1200年内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旧石器考古证据表明,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时间分别在1.8-1.6MaBP和1.0MaBP左右,第一阶段,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它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阶段,直立人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两个阶段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气候转型时期环境转变是这两次人类迁徙浪潮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很多大的国际研究计划都给予充分重视。炭屑分析是研究历史上人类活动的方法之一。黄河三角洲剖面炭屑分析,从自然变化背景中分离出了因人口增长和火灾造成的5个炭屑高峰值。这一结果说明,精细的高分辨率的研究工作,是探讨历吏上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因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海域频繁发生赤潮:7月2日~6日,河北省沧州岐口附近渤海西部海域率先发生赤潮,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7月10日,南海的柘林湾海域也发生了零星赤潮,至14日发展到近1000平方公里;7月13日,鲅鱼圈、营口、葫芦岛市一带海域发生约6300平方公里的特大面积赤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人类活动与铁锰结核的成矿关系.作者发现在铁锰结核内核中的金属质核及其铁质、钢质和铜质金属质核三个亚类型.不仅为结核提供了成矿的五元核心物质之一.而且也提供了成矿金属元素来源的一个方面,还优化了积成铁锰结核的成矿环境.并且得出铁锰结核的生长速率在大洋底浅水富氧地带是相当快的,为1-1.5mm/50a;还提出了在5—50a或者稍长一点时间人类对铁锰结核再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中测定了流速0~34m·s-1,风速0~13m·s-1、正弦波高0~0.13m范围内,流、风、波单独存在及共存时,胜利油田原油在水面上的漂移速度,建立了包括流速和风速矢量及波高三个参数的胜利油田原油漂移速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南极人类活动的环境负效应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南极活动包括基地建设、科考、废弃物排放以及物流与交通等.造成南极原始地形地貌的改变、浅表地层土壤理化结构成分的恶化和本土动植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损害等环境负效应,严重危及南极作为地球上唯一保留其自然原貌的大陆的特殊价值.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以提高南极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南极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活动和南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了解生物群落中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河口鱼类群落结构与温盐等理化因子密切相关,同时多数鱼类产卵、育幼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主要在春夏季发生),因此环境过滤机制可能是促使河口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为证实该假设,本研究以长江口鱼类群落为例,利用广义可加非线性模型(GAMs)分析其时间生态位及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基于零模型(null models)从生态位利用的角度阐述河口鱼类群落时间上的共存机制.结果表明:鱼类物种间实测生态位大于预期值,揭示出环境过滤机制是促使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多数鱼类物种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关系拟合较好,说明未知因素(如物种间的竞争作用等机制)对其分布影响权重较小.上述结果支持环境过滤学说是长江口鱼类物种时间共存格局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西 《海洋地质前沿》2008,24(1):15-18,24
在地球系统中,海洋、大气和陆地以及其中的生命与非生命部分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人类正在以各种方式根本性地改变着地球的各种系统和循环。一个崭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不期而至。碳循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包括碳元素在各个储库的贮存和在不同储库之间的流通。不同时间尺度的碳的自然循环都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人类活动触动了这种平衡机制,成为当前全球碳循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