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津王3井开采引起的水化学测项变化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英  刘学领  邵永新  路鹏 《地震》2008,28(2):131-138
地下热水的大量开采, 对水化学观测已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开采的初期, 水化学观测受其影响并不明显, 而随开采时间的延续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地下水的压力、 温度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所以在水化学观测过程中, 对井孔状态的监测至关重要。 该文试从地下水动力条件和热动力条件两方面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大灰厂井与五里营井氦气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北京市地震局丰台大灰厂井和延庆五里营井的氦气观测资料,发现由于井水深度、井水类型和水温的不同,丰台大灰厂井氦气含量明显低于延庆五里营井的氦气含量;两口井氦气年变都是冬高夏低;日变形态基本一致,都表现为一峰一谷的形态;两口井氦气含量与观测环境温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运用原始日测值曲线法及一阶差分法,对河北省怀来后郝窑地震台4号观测井逸出氦气含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计算几次震例发震前异常,认为怀4井氦气浓度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当地地震活动变化趋势,即该地区地震活动性高,则观测井氦气浓度测值升高;氦气异常一般出现在地震发生前15—30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位于断裂带同侧的晋7-1井与晋源井不同深度水温变化进行实验观测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两口井在0~70 m温度梯度总体变化一致,井的深度不影响井的温度梯度,决定井温度梯度的是其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构造;②温度梯度越小,水温记录背景噪声越小,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口井井底、正负温度转换带或者是恒温井这些温度梯度为零或近零点...  相似文献   

5.
对王3井水氡、水汞开始观测以来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清理,针对近几年该井水氡观测资料出现的年动态和下降变化、水汞观测值较低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王3井水氡观测值出现的年动态变化和水汞观测值2001年的下降与增上数字化观测项目而进行的井-排水系统的改造有关;而2004年下半年水氡、水汞观测值的下降与周良1井的开采有关。文中提出了对王3井的一些改造措施,同时提出了天津水化观测井的重新选井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不同的方位对天津地区两口地震观测专用井记录到的国外7级、国内6级以上的地震进行分析。两口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井深及其含水层岩性不同,对同一地震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井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点及几点认识:观测井孔一般对远场大震记录比较灵敏,而对近震及地方震反映不灵敏;井孔水位仪记录的水位波幅与震级、震中距有关;井孔同震效应的能力和井孔对固体潮的反映能力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11:30发生在朝鲜的核试以其大当量而震惊全球。以William Walter和Douglas Dreger为首的科学家立即在12月即将于新奥尔良举办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学术年会上召集了一个特别的专题进行研讨。中国科学家也针对该次核试的影响范围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位移场模拟结果认为,本次核试的影响范围在110 km以外的其他地区对地壳运动测量资料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本文作者于核试后第2天,从中国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中距离分别为335 km和420 km处发现了2口承压井水位出现幅度分别为50 mm和7 mm的显著阶跃变化,两井均位于鸭绿江断裂西侧。如此明显的大幅度的核试诱发井水位变化尚属首次监测到。本文仅报道对该观测现象的客观性所做的初步分析,其物理机制及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整理天津张道口、静海、宝坻等多口观测井的数字化水位的观测资料,并针对全球近年来发生的8级以上地震分析了井水位同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这几口观测井对远、大地震水位同震效应显著,地震中水震波变化为振荡型与震荡阶变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理天津张道口、静海、宝坻等多口观测井的数字化水位的观测资料,并针对全球近年来发生的8级以上地震分析了井水位同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这几口观测井对远、大地震水位同震效应显著,地震中水震波变化为振荡型与震荡阶变型。  相似文献   

10.
11.
咸水层是华北沿海平原地区特有的含水层。 多年观测实践表明, 咸水层水位动态表现出较好的映震能力。 天津宁河潘庄井是现存的一口咸水观测井, 水位动态一般较为稳定, 日变幅度小于10 cm。 多年来该井在首都圈尤其是唐山老震区中等以上地震前有很好的水位异常显示。 2010年5月该井水位出现大幅度突升异常, 上升幅度近3 m这种显著的异常变化是与地震孕育有关, 还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干扰变化, 需要给出一个科学的判定意见, 笔者为此进行了跟踪分析。 通过对环境调查、 井深测量、 抽水试验及水质检测等结果认为, 此异常是井管老化、 腐蚀、 渗漏, 浅层高矿化度水渗入井内引起的, 与地震孕育、 区域构造活动等无关。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陕西乾陵地震台地电场日变化特征和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电场静日变化具有较为典型的单峰双谷形态,在发生地电暴时,高频成分明显增加,日变幅比静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存在的干扰主要是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工业游散电流影响等;也有大风、降雨和雷电自然因素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影响幅度的大小与入地电流的大小、距离及地下介质等因素有关;其他方面的干扰,是局部、短时间内电磁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地电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大同镇川堡井水位阶变与地震关系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了大同镇川堡井1988年6月~1991年12月原始记录曲线的水位阶变资料,认为该井水位阶变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的蠕动,也反映了两次大同—阳高地震前应力应变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近几年夏县台井溶解气体观测工作的基础上,发现该井溶解气体中He的升高异常与华北北部5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剖析了该井溶解O2和CO2含量因受生物化学反应控制而表现出相反年变形态的原因,指出该台气体观测上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气体观测及建立综合立体观测系统及开展大区域观测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津地震台网2002-2007年记录到的天津及周边地区,ML≥1.5地震。在天津及周边地区,按照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圈定4个区域,采用单事件多台观测资料,对所选区域里的地震事件进行平均波速比值的计算,得到天津地区波速比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范晔  崔腾发  杜学彬  叶青 《中国地震》2020,36(2):234-243
作为地电场最重要的背景变化组成成分之一,地电场日变化普遍存在。本文选取中国大陆10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应用时序迭加和谐波分析方法,研究地电场日变化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基本特征。地电场日变化大多呈现"两峰一谷"或"两谷一峰"的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一年四季基本相同,但是幅度、相位略有差异。此外,利用地磁、地貌、电性结构等资料,对地电场日变化的复杂性及与空间电磁活动、地下电性结构及潮汐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地电场日变化特征本质是受空间电磁活动和地下介质电性结构、水文、地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天津王4井水汞有震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王4井的地质构造情况,根据其1995~2004年的水汞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华北北部中等及以上地震与水汞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水汞异常与地震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基本属于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9年1月以来会理川-31井水位及降雨观测数据,定量分析多年来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与雨季累计降雨量、月降雨量、集中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川-31井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建立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分析该井降雨量与水位变化幅度的相关性特征;井孔水化学组分及稳定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井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