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2000年庐江地震台数字化水位、水温观测以来,在多次大地震中水位、水温均有明显的同震效应,四川汶川8.0级地震、日本本州9.0级地震引起汤池1号井水位、水温的同震特征。动水位同震效应表现为脉冲变化,震后水位逐渐升高;水温表现为阶跃下降,震后水温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
根据汶川8.0级地震后各地上报的宏观异常现象,开展调查分析。这些宏观异常现象主要包括动物异常、地下水位异常、地象异常。地震序列前期宏观异常现象出现多,后期出现少。2008年5月25日青川6.4级地震前后几天出现的宏观异常现象相对更突出。研究认为,汶川8.0级地震后大量宏观异常现象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地象异常以及地下水位宏观异常现象集中,主要沿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分布。  相似文献   

3.
宁波地震台动水位与垂直摆对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认为宁波台ZK03井动水位、VS垂直摆倾斜仪出现的异常可能是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变化现象。动水位表现为水震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并抬高水位12mm左右。垂直摆表现为形变波引起的脉冲和阶跃变化,EW向最大幅度约为339.9286×10^-3的脉冲式向E振荡波,并向W出现阶跃变化,震前34小时还出现了一个向E阶跃;NS向最大幅度约为275.2411×10^-3的脉冲式向N振荡波,并产生向S阶跃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说明,该台因有干扰因素少、正常波动背景值噪声限低的优势,观测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8年四川省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天水台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天水台记录到的余震出现了3—4秒的地震波速异常,认为与此次特大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破碎有关。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是四川省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8级地震。汶川8.0级地震属于首发巨大地震,震前相当长时间发震构造及附近地区闭锁。震前较长时间震中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没有前震,仪器微观监测台和测项绝大多数没有监测到短临异常,尤其震中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上的监测仪器没有监测到临震异常,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宏观地下水以及动物异常集中分布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2008 年汶川8. 0 级和2011 年日本9. 0 级地震时甘肃境内台站井水位和井水温同震效应特征有明显差异:汶川8. 0 级地震时,绝大部分井水位和井水温都记录到同震效应,且变化幅度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相比而言,日本9. 0 级地震虽然释放的能量更大,但因震中距和震源方位的影响,只有部分井水位记录到明显的同震变化,井水温没有明显变化;两次地震时古浪观测站井水位都记录到井水位变化,但日本9. 0 级地震时的变化幅度大于汶川8. 0 级地震,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云南丽江井在印尼8.5级、汶川8.0级地震时观测到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丽江井水位在2次地震中水震波都表现为振荡型。而温度则是印尼地震时上升,汶JIf地震时下降。研究表明:丽江井水温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该井所处的地质构造及地震发生的季节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地区4个流体测点的水位、水温资料在日本9.0级地震和苏门答腊8.6级地震后出现的同震响应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位、水温资料对于远场强震的同震响应无相对固定变化形态,但同震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前兆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初步分析日本9.0级地震对新疆钻孔应变台站观测资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震对新疆钻孔应变的影响与钻孔深度和震中距关系不大,这可能与钻孔所处的岩石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宁波地震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杭州湾南岸.ZK03井就在该台院内,1979年4月成井,井深83.06 m.据钻孔揭示,在16.5~25.0 m和44.5~48.5 m处裂隙发育,岩石相对破碎,为主要含水层,属基岩裂隙水,2011年日平均自流量小于1.0 t.  相似文献   

11.
汶川8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形变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关中垂直形变及陕西地区地倾斜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跨断层垂直形变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南大同、大塬、涧峪口、清河口、口镇等场地的垂直形变出现了明显的趋势转折、加速变化。汉中、宝鸡、乾县、西安台的地倾斜潮汐因子γ存在3个月左右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了同震响应波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分析了1999.11.29岫岩-海城地震前后岫岩水氡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孕震过程中,岫岩水氡表现出了完整的长、中、短、临异常变化及震后效应。对异常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前库尔勒地震台出现的部分中短期变化进行了识别分析。水平摆震前主要表现为年变畸变异常,断层仪垂直分量位移累计量震前出现增大异常,水管仪震前的异常变化属加硅油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了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MS8.5远震和汶川MS8.0近震在四川及其附近地区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同震变化以上升为主,同时水位上升与下降的井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分区性;水位、水温同方向阶变的井点数比例高于两者反方向阶变井点数比例,当水位同震变化为振荡型时,水温以下降型为主;相对于远震,近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井点数量增加,无变化井点数量减少;所有井水位和大多数井水温同震阶变的方向都不因地震的远近、大小、震源机制或地震方位的变化而改变,个别发生水温同震升降方向变化的井点是由于水的自流状态和水位同震阶变由振荡转为阶变的改变所引起;水位同震升降性质受控于当地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而水温同震变化还与地震波引起的井孔中水的运动方式、水温探头放置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其机理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青海省水氡观测资料,分析了共和7.0级地震前水氡的异常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50km范围内,多数台点都有中期(1~3年)高值异常显示,近震区有短期异常,而且异常具有由外向内收缩的时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