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铀价的上涨和对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极大地刺激了许多公司纷纷加入铀矿找矿行列,铀矿勘查活动异常活跃,铀资源也引起极大的关注。根据近日出版的一期“红皮书”和有关资料,介绍了世界铀资源及其变化,以及9个产铀大国的铀产量及近期的铀勘查活动。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铀成矿条件良好,铀资源丰富,经过近50年的铀矿勘查,探明了大量的铀资源/储量,目前全国保留的八大铀矿山中华东有三个,每年给国家提交一定量的铀资源。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铀资源的需求日趋紧迫,立足铀资源国内的原则必须继续寻找南方硬岩型铀资源。作者在总结调查报告成果的基础上,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分析了华东铀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铀资源潜力,在实地考察华东三大铀山铀资源开采、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资源危机程度,提出了华东铀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是世界铀资源超级大国,铀矿床以品位高、储量大而闻名世界.在我国核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下,了解加拿大的铀资源特征,有助于我国铀勘查思路的创新及资源勘查与贸易市场政策制订.论文阐述了加拿大铀资源分布、铀勘查投资与生产史、铀市场行情与贸易及相关铀矿业政策.我国在实施铀资源"走出去"战略方面应该充分重视加拿大,重点应放在获得加拿大更多份额的长期铀供应合同方面,在铀矿业政策相对宽松的省或领地,兼顾合作或合资铀勘查和开发、或租赁土地和申请矿权从风险勘查做起等为辅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韩效忠  林中湘  吴兆剑  蒋喆  殷栋法  王行军  季辉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20005-2022020005
我国铀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应安全不容乐观,加大国内铀资源勘探投入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铀资源产量主要来自于北方砂岩型铀矿床,将来可能占比越来越高将由其提供。砂岩型铀矿产出与含煤地层关系密切,煤田勘查发现的放射性信息是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要线索,鄂尔多斯盆地皂火壕和纳林沟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的发现与之关系密切,大营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的发现更是煤铀协同勘查的典型范例。受此启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发现了一系列大型砂岩型铀矿产地和多个经钻探验证的远景区,“铀煤兼探”成效显著。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职责为公益性地质调查,由其主导发现的矿产地和远景区勘查精度较低,要使其达到提交储量的级别,就需要企业接盘。我国现行铀矿政策和部门利益冲突限制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严重影响了铀矿找矿的进程,为此笔者等建议:① 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放开铀矿权,允许非核企业进入铀矿勘查领域,激活市场潜力,重点推进、做深前期“煤铀兼探”获得的成果,加快我国铀资源勘查进程;② 持续不断地推进“煤铀、油铀”等协同勘查工作,提高多能源综合勘查研究水平,节省勘查资金,制定我国协同勘查的基本原则和勘查规范,使能源型盆地勘查工作有序高效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澳大利亚铀矿勘查活动的特点及其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伊  杜乐天 《铀矿地质》2006,22(1):1-9,28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铀市场就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极大地影响了世界铀矿勘查的投入和勘查成果。但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2个世界上铀资源大国和产铀大国在此期间在铀矿勘查上仍取得不小的进展。究其原因是2个国家都坚持把铀矿勘查工作的重点放在已知成矿单元和初步查明的远景区,把勘查的目标矿床类型锁定在成矿单元内成熟的矿床类型,并长期不懈地投入工作量。我国的铀矿勘查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应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铀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供应安全不容乐观,加大国内铀资源勘探投入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铀资源产量主要来自于北方砂岩型铀矿床,将来可能占比越来越高将由其提供。砂岩型铀矿产出与含煤地层关系密切,煤田勘查发现的放射性信息是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要线索,鄂尔多斯盆地皂火壕和纳林沟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的发现与之关系密切,大营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的发现更是煤铀协同勘查的典型范例。受此启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发现了一系列大型砂岩型铀矿产地和多个经钻探验证的远景区,“铀煤兼探”成效显著。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职责为公益性地质调查,由其主导发现的矿产地和远景区勘查精度较低,要使其达到提交储量的级别,就需要企业接盘。我国现行铀矿政策和部门利益冲突限制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严重影响了铀矿找矿的进程,为此笔者等建议:① 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放开铀矿权,允许非核企业进入铀矿勘查领域,激活市场潜力,重点推进、做深前期“煤铀兼探”获得的成果,加快我国铀资源勘查进程;② 持续不断地推进“煤铀、油铀”等协同勘查工作,提高多能源综合勘查研究水平,节省勘查资金,制定我国协同勘查的基本原则和勘查规范,使能源型盆地勘查工作有序高效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从目前开始至2020年世界铀需求,生产和市场。铀的生产预期将从1996年的36195tU增加到2000年的37400tU,2020年的63000tU。俄罗斯高浓缩铀的稀释仅能满足总需求的15%左右(1999-2012年)。铀的市场价将随你铀资源的枯竭和铀总需求的而达到2010年的¥52/kgU,并在此后的数年中进一步上扬。这一趋势必将必将刺激世界铀资源的勘查并加大投资力度。文章最后认为铀矿山  相似文献   

8.
中国铀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铀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作为26个重要矿种之一完成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通过对中国铀矿资源特征、铀矿床类型(成因类型和预测类型)、时空分布及成矿系列研究,总结了中国铀矿的成矿规律。本文梳理了中国铀资源勘查现状与最近铀矿勘查工作进展,建立了4大类9类21亚类铀矿床类型,划分了50个铀矿预测类型;总结了中国铀矿时空分布特征及铀成矿规律,进而划分了29个铀成矿区带和20个铀成矿远景区带,建立了20个铀~多金属成矿系列。上述研究成果与进展有利于综合分析区域铀成矿规律,以期为未来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铀矿地质勘查主要成果及"十一五"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核电发展目标的明确,铀资源不断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5年来,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的铀矿勘查、区域预测评价及铀成矿理论和勘查方法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和重要的成果。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理论和方法技术的提升,大大提高了铀资源勘查效率,促进了我国铀矿勘查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还简要阐述了“十一五”铀矿地质勘查部署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贵州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平  郑懋荣 《贵州地质》2012,29(3):179-182
根据世界非常规铀资源的利用情况及经济性分析,结合贵州铀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的基本情况,认为加强贵州磷块岩型铀矿的地质勘查工作已洽到其时。通过铀矿化控制因素及找矿前景分析,指出贵州寻找含铀磷块岩的首选区域和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铀矿资源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大利亚铀矿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矿资源国。本文重点介绍了澳大利亚铀矿床类型和铀矿资源分布情况。了解澳大利亚铀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对寻找铀矿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经验可为勘查人员提供更多寻找铀矿的思路。我国铀矿勘查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借鉴澳大利亚找铀矿思路和成功经验,开辟新区和矿区外围铀矿勘查,推进国内铀资源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俄罗斯、蒙古一些已知古道型铀矿床的调研,归纳了该类铀矿床空间定位的构造控制、铀源的近源性、潜水氧化成因、含矿层的单层位性等与勘查工作有关的地质特征,并在分析上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今后对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勘查工作方面的对策和方针。  相似文献   

13.
沈锋 《铀矿地质》1995,11(1):6-10
中国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23个省(区)探明了10余种工业类型的铀矿床,提交了一大批铀矿夜里量,对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中国铀矿探明储量所呈现的矿床和矿体规模较小,矿石品位偏低等特点,给经济的开采利用这些铀矿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寻找大型铀矿床,是从根本上解决铀矿资源对中国核工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保证,改善中国铀矿资源开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上  相似文献   

14.
斯特列利措夫(简称Str)矿田是一个主要由大型-超大型钼铀矿床构成的矿床群,它位于南滨额尔古纳地区,铀的总储量在25万t以上,平均品位0.20%。该矿田在苏联解体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几乎是俄罗斯唯一的天然铀来源。该区找铀的工作历程漫长而曲折,并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948年苏联地质部第一局松林大队在南滨额尔古纳地区开始了找铀工作。但因区内几乎所有矿床均属盲矿,而且多埋深较大,1962年之前找铀无果,1962年春已决定放弃在该区进行的找铀工作。1962年夏天高级地质师Л П伊舒科娃参观了哈萨克斯坦产在酸性火山岩中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波统-布鲁姆和克泽尔-萨伊),注意到斯特列利措夫萤石脉围岩霏细岩的蚀变与哈萨克斯坦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相似。归来之后,她上书领导力主恢复本区找矿工作并获得了再去做最后一试的机会。1963年5月,伊舒科娃所设计的钻孔一箭中的,发现了首个Str超大型铀矿床,整个局面立刻出现大转折,加速矿田开发成了所有工作的总方针。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和对矿床的地质研究工作平行加速进行,两者互相促进。不到10年,矿田的大部分矿床被一一发现;到1966年底,Str等矿床的初勘成果已经成为1970年代初组建全苏最大铀矿山的充分依据。到1980年底,矿田已有17个钼铀矿床完成勘探。1992年底19个矿床勘探完成。新一轮找矿采用的方略:首先合理综合运用地质、放射性及传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并合理综合使用深度普查自动装置射孔和钻探手段,进行不同比例尺的立体地质-构造填图;然后在其成果的基础上用钻孔去发现矿体。勘探工作所面对的基本事实:矿床构成的多重复杂性为Str矿田内所有矿床的共同特征;每个矿床的特点各异,其勘探过程不尽相同。初勘使用地表钻探进行,基本网度200 m×100 m~400 m×100 m。详勘使用坑探工程与钻探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水平与垂直断面联合的勘探系统,基本网度50 m×20 m~50 m×25 m。所有矿床的勘探成果完全被开采工程证实,并有10%的储量增长。Str铀矿床形成于晚中生代,为区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晚阶段的陆相火山作用地区的岩浆热液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征之一。铀矿床在矿田内空间定位的重要规律:Str及其他绝大多数铀矿床均受控于南北向、北西向或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额尔古纳隐伏深断裂带交汇。"斯特列利措夫效应"曾迅速地在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传播,期待在我国,尤其在呼伦贝尔,乃至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地区继续发酵,取得更多和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寻找大型、超大型铀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70年代以来,国外通过地质找矿、成矿模式研究、物化探新方法的应用先后发现了一批超大型铀矿床。深入开展与寻找超大型铀矿床有关的地质研究,已引起国际地学界的高度重视。争取在我国发现更多的大型超大型铀矿床是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综合分析了世界超大型铀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成矿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我国寻找超大型铀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铀资源丰富,但其南缘的铀矿工作程度较低。笔者在总结近年来该地区的铀矿勘查工作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内新发现的双龙铀矿床及建庄、焦坪等铀矿(化)点的产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地区的铀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具备发现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中南铀矿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湖南卷铀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湖南铀矿勘查和科研成果,总结了湖南铀矿成矿规律。将湖南铀矿床划分为热液型、海相沉积型、陆相沉积型等3大类4类10个亚类。总结了铀矿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地质背景和同位素年龄表明,控岩控盆控矿构造与岩浆、火山和热液活动集中发生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主成矿期为晚白垩世;重要铀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周边及盆地中,区域上铀成矿受铀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统一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定时期陆内裂谷阶段或区域断陷盆地阶段的制约,反映了铀区域成矿作用内在的时空统一性。厘定了湖南省内以铀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共划分2个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8个成矿亚系列;衡阳盆地以铀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揭示铀区域成矿作用内在的时空统一性;分析了铀成矿演化特征,构建了铀成矿谱系。近年来,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在重点铀成矿区开展找铀和关键矿产的综合找矿,取得重要找矿成果,建立了金银寨式、鹿井式等13个铀矿矿床式。提出在重点铀成矿区主攻热液型中大型铀矿床的同时,要重视大吨位岩体型铀矿(斑岩型、白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的找矿探索工作以及铀成矿区关键矿产的综合找矿和第二找矿空间的探索,在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可关注白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在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结合带可重点探索斑岩型铀矿和火山岩型铀矿。以上成果有利于深化对铀、关键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今后铀矿勘查、综合找矿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铀矿勘查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带 《铀矿地质》2012,(4):193-198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通过最近10多年一系列铀矿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评价工作,在铀成矿理论、时空分布规律、铀成矿区划、铀矿床分类、不同类型矿床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铀成矿模式、预测评价准则、找矿判据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重点地区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区域辽阔,投入十分有限,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总体上还较低,勘查前景广阔。下一步应以"突出重点地区勘查、加大区域潜力评价的力度、加快落实新的后备基地"为基本方针,坚持"分层次部署、分区域推进"的部署原则,坚持"系统勘查、整体评价"的多类型找矿方向,从大基地勘查、区域评价和航空物探、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等3个大的方面形成新的部署格局,推进我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铀矿勘查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相山铀矿田北部多个铀矿床深边部找矿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找矿空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铀成矿与次火山岩(脉)体有着密切联系的规律愈加明了。通过与石马山(612)矿床位置毗邻的中型以上岗上英(613)铀矿床类比,阐述了矿床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地质因素,并分析石马山(612)等矿床探采资料,认为石马山(612)矿床深边部存在着类似岗上英(613)矿床控矿的构造和次火山岩(脉)体,并可发现盲矿体,为该铀矿床深边部找矿提出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贵华 《铀矿地质》1998,14(2):82-89
本文在剖析国内外富大(超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产出特征、成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富大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富铀的花岗岩或花岗岩化基底是该类型矿床形成的基础;成矿前多旋回、多阶段的火山喷发是矿床形成的前提;强烈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是矿床形成的关键[1];成矿后相对圈闭的地质环境是可靠的保矿条件。作者应用这一模式解释了国内外一些富大铀矿床(俄罗斯斯特列措夫超大型铀矿床、蒙古多尔诺特超大型铀矿床、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Cu-U-AU-REE超大型矿床及中国460和邹家山富大铀矿床)的产出规律,并与661大型贫矿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