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砂卵石地层是一种结构松散、无胶结、成拱性差、渗透性强、自稳能力低的地层,目前在此类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仍不尽完善,如施工时与之配套的深孔预注浆成孔工艺、注浆材料选择、浆液配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参数等均无成熟的经验供施工借鉴和参考。基于北京地铁九号线工程浅埋暗挖试验段的工程背景,进行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深孔预注浆试验,对比分析五种成孔方法、两种注浆方式——前进式和后退式注浆方式,在钻进成孔效果、钻孔效率、注浆压力、注浆量、浆液配比、注浆加固效果等方面的规律和不同特点,提出适合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深孔预注浆方法。研究成果为北京地铁九号线工程的后续施工以及类似地层深孔预注浆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北京第三使馆区热力浅埋暗挖隧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大管棚支护,插筋喷砼补强护面处理,地面深孔注浆及隧道结构防水和降水等技术,介绍了在松散软弱土质地层进行浅埋暗挖施工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此撰文以供工程之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人在借鉴前人成果并结合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砂卵石地层与非开挖钻进施工的适应性,对非开挖钻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为了解决非开挖导向钻进在复杂地层特别是砂卵石层中的施工难题,考虑采用注浆预加固技术对砂卵石层进行预先加固,以提高其强度,保证非开挖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更进一步地,对水平孔中注浆预加固的三种方法(垂直注浆法、导管注浆法、随钻注浆法)在导向钻进工程中的概念、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实施控制要点等进行了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特征细宏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丽  张桓 《岩土力学》2012,33(4):1141-1150
以成都砂卵石地层中地铁1号线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室内试验、PFC2D二维颗粒流程序和 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特征进行了细宏观数值模拟,揭示了土压盾构穿越砂卵石地层的失稳机制和沉降规律,并结合实际施工参数和实测地表沉降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土压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掘进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槽和纵向沉降槽曲线,分析了不同大小的开挖面土仓压力和盾尾注浆压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给出了砂卵石地层开挖面土仓压力的建议值和盾尾注浆压力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细宏观分析表明,与注浆压力相比较,土仓压力对地表最大沉降曲线的形状影响较小;但必须关注土仓压力的变化,在砂卵石地层中由于土拱效应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较大,甚至发生突然坍塌破坏。  相似文献   

5.
侯锦  吴革立 《探矿工程》2009,(Z1):310-312
介绍了采用预埋多重PVC灌浆管在砂卵石地层中的进行灌浆防渗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砂卵石地层中灌浆成孔、灌浆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砂卵石地层具有地层结构松散、透水性高、粘聚力小、自稳能力差等特点,往往为工程施工带来许多难题。为了更好地研究砂卵石地层非开挖顶管施工时地表的沉降规律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成都市华阳、万安、正兴片区雨污水管网W31-W32顶管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工法比较、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砂卵石地层地表沉降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卵石地层中,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管周土体与高压旋喷桩加固洞门的措施是合理有效的,加固后地表沉降量相较于未加固时降低了48.1%,洞门处的地表沉降量降低了51.1%,满足了地表沉降控制要求,验证了地层加固措施的效果,可为后续类似的非开挖顶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煤矿奥灰治水注浆定向钻进技术发展迅速,多分支超深水平注浆孔数量激增。在水平注浆孔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地层漏失量大,泥浆突然失返,小径钻孔裸孔段长,水平段孔眼轨迹复杂,控制难度大,靶点技术误差要求严,定向仪器、工具等价格昂贵,施工风险相对较高,极易发生埋钻卡钻事故。一旦发生卡钻事故,就会面临着处理周期长、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传统的卡埋钻处理方法在水平注浆孔中应用效果不明显。通过采用空压机输送压缩空气,破坏水平孔着床的沉砂结构,将着床的沉砂吹出孔外或吹入地层裂隙,成功地实现了解卡。总结了水平注浆孔施工中卡埋钻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罗永葵  曾勇生 《探矿工程》2009,(Z1):270-272
新建铁路武汉至宜昌工程玛瑙河特大桥桩基孔深、口径大,地层为厚层砂卵石层及膨胀性粘土地层,施工条件复杂,经过多种施工方案分析比较,采用了旋挖钻机成孔,满足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亦给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俊  王闯  何川  胡雄玉  江英超 《岩土力学》2018,39(8):3038-3046
采用?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发展到地表后,沉降曲面呈上大下小逐步收缩的沙漏状,影响范围小于砂土地层。考虑盾构动态掘进过程后,卵石颗粒接触关系变化十分剧烈,掌子面稳定性被削弱,极限支护压力随之增大。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随隧道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极限支护压力与初始支护压力之比则随埋深增大而减小。掌子面失稳机制可根据隧道埋深划分为3种模式。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可为确保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富含水的砂卵砾石地层钻进困难、效率低和容易坍孔的特点,提出以潜孔锤钻进为基础,二次套管风力扫孔后下入注浆管进行注浆的施工工艺。探索了该地层浅孔条件下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成孔和注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介绍了沈阳外环高速公路监控电缆非开挖铺设工程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设备的研制和施工过程,探讨了气动潜孔冲击器在砂卵石地层施工的优势,介绍在砂卵石地层中用非开挖铺设小于200mm直径管道的新型施工工具和配备机具。  相似文献   

12.
砂卵石层作为地基持力层具有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优势,然而砂卵石地层又具有稳定性差、无黏聚力、渗透性强、硬度高、级配差异大等特点,地铁勘察、施工难度较大.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为依托,介绍钻探、探井、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抽水试验、地下水流向流速测定等综合勘探手段在查明砂卵石地层的密实度、颗粒级配、地层强度等...  相似文献   

13.
付兵  邱太宝  成体海 《探矿工程》2006,33(1):42-43,49
为了快速完成乐山市沙湾水电站泄压孔的造孔任务,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和地层特点,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结合传统的钻探方法,加快了深厚砂卵石层的钻进速度,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在含水丰富的深厚砂卵石层中应用潜孔锤钻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工业民用大型高层建筑多以第四纪砂卵石覆盖层为基础,一部分水电工程建筑物,也建筑在砂卵石覆盖层上.查明这类地层的成分、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砂层的分布和性状,是保障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在砂卵石覆盖层中,尤其是深覆盖层中,取薄砂层原状样,是当前国内外的技术难题;在地质矿产勘探中,很大一批钻孔要通过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和水敏性地层等复杂地层,这类地层的钻孔护壁和取心仍然是钻探同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阜石路分洪暗涵某暗挖段,浅涵暗挖洞身大部位于人工填土内,部分区域洞底人工填土厚度仍达2m。人工填土松散,自稳能力差,易发生塌落现象,不易成洞,施工难度大。为避免暗挖施工期间人工填土产生安全隐患并减少后期隧道变形,采用了袖阀管注浆技术对填土地层进行注浆加固,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及隧道工程质量&根据工程实施效果可见,袖阀管注浆加固对在人工填土中进行暗挖隧道开挖的沉降、变形控制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蒋力  王炜  曾振 《地质论评》2019,65(Z1):1-2
正卵石地层属于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人工挖孔过程中孔壁土体容易疏松和坍塌,部分卵石可能会处于孔壁轮廓线上,若粒径过大,需视具体情况谨慎处理,否则贸然挖除大粒径卵石或漂石会导致孔壁大面积塌方,同时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存在窒息中毒的可能,风险极大(王炜等,2011;潘秀明等,2012)。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在北京地区卵石地层上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关键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对含大漂石、卵石地层人工挖孔成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隧道暗挖施工期间拱顶以及地表的沉降量对施工安全、工程功能及城市道路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浅埋暗挖法施工中各类马头门的施工因其受力转换特殊往往是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北京地铁7号线某区间暗挖隧道马头门处于竖井明挖施工的回填土中,其土质情况复杂、暗挖不确定性因素多。为保证隧道施工和周围构筑物的安全,须对处于回填土范围内竖井马头门的破除与开挖方案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地表勘察钻探和超前探测所获取的地层资料和工程设计资料,应用FLAC3D软件对马头门破除时的两个支护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施工实践与理论分析均表明,采用无收缩(WSS)深孔注浆方案的地表沉降量约是超前小导管支护方案沉降量的1/2~1/3。  相似文献   

18.
针对螺旋扩底桩在较疏散的砂土层和砂卵石层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并成功地采用了螺旋钻孔液力扩底注浆成桩工艺技术。着重介绍了钻机及护孔工具的结构形式及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砂砾和卵石地层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应用,但其工艺原理、高喷效果等都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本文根据在这类地层高压喷射注浆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压喷射注浆对地层的作用原理及喷射注浆效果,提出了动水条件粗颗粒地层高压喷射注浆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0.
简洪钰 《岩土力学》2004,25(10):1667-1671
通过对桩端置于含泥圆砾卵石层超短静压预制桩桩底注浆及注浆前后静载试验,分析了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机理。试验表明,桩底注浆可较大幅度地提高以砂卵石为持力层的静压预制桩的竖向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