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焦家式金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矿体赋存于花岗片麻岩-花岗闪长岩类岩石断裂带内,呈破碎黄铁绢英岩化浸染状矿石。矿体中均伴有富含金的成矿前、后中基性脉岩。成矿作用包括乳白色块状黄铁矿石英和(或)伟晶石英脉阶段、含金硫化物石英阶段和方解石石英阶段。三个阶段石英δ^18O值平均为12.4‰、13.2‰、和14.4‰。计算的石英δ^18OH2o值平均分别为4.7‰、3.5‰和3.5‰。三个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  相似文献   

2.
用氧同位素温度计测定了西阿尔卑斯DoraMaira地块含柯石英—镁铝榴石白片岩的峰期变质温度。石英(柯石英较变后)的δ ̄(18)O(8.1‰~8.6‰,n=6),多硅白云母的(6.2‰~6.4‰,n=3)、蓝晶石的(6.1‰,n=2)、石榴石的(5.5‰~5.8‰,n=9)、ellenbergerite的(6;3‰,n=1)和金红石的(3。3‰~3.6‰,n=3)δ ̄(18)O(SMOW)值反映了同位素平衡。以石英—石榴石—金红石分馏为基础测定的温度为700~750℃。以对压力敏感的反应:镁铝榴石+朽石英=蓝晶石十顽火辉石为依据确定的最小压力为3.1~3.2GPa。为了通过对温度敏感的脱水反应:滑石十蓝晶石=镁铝榴石十柯石英十水,来稳定镁铝榴石和柯石英,在700~750℃时,α(H_2O)必须减小到0.4~0。75。当镁铝榴石在x(CO_2)>0.02(T=750℃,P=3.0GPa)不稳定时,α(H_2O)的减少不会是由于CO_2的稀释所引起的。当缺乏较多的外来流体稀释剂(即CH_4或N_2时,就需要有熔体相)。在α(H_2O)=1.O时,花岗岩的固相线温度为680℃/3.0GPa,在α(H_2O)=0.  相似文献   

3.
王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王安建 《矿床地质》1997,16(4):350-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地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谜面对得起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1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一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志宏  王安建  许虹 《矿床地质》1997,16(4):349-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于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变碳酸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3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中—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成矿后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及可变的δ18OH2O、δ13C值。这种金矿成矿流体很难与某单一流体源相对应,它反映的多是变质流体与海盆地铁镁质岩石在成岩过程中饱含的热卤水混合的结果。综合有关资料,提出本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形成于太古宙末期汇聚型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弧-陆、陆-陆碰撞过程中,金矿化作用和分布受碰撞构造边界的大规模逆冲型韧性剪切带控制。  相似文献   

5.
新疆乔尕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翟伟  杨荣勇 《岩石学报》2000,16(4):531-534
对乔尕山金矿床脆韧性剪切变质成矿作用阶段形成的受不同程度剪切的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表明,由糜棱岩化石英脉→初糜棱岩石英脉→石英脉糜棱岩,气相成分总量及主要组分H2O和CO2的含量均呈有规律的降低。两个主要成矿阶段形成的石英脉具有相似的H、O同位素组成,δ^18OH2O=5.25‰~9.54‰,δDH2O=-70.9‰,~-42.0‰,受剪切岩石中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所代表的流体是韧性剪切金矿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西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西滩金矿床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的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典型蚀变矿物包括绢云母、冰长石、玉髓、绿泥石、浊沸石、水白云母等。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δD=-119.4‰~-90.2‰,δ18OH2O=-12.74‰~-1.65‰,δ34S=0.11‰~2.31‰,成矿温度集中于150~200℃,含盐度很低(0.8‰~6.7‰),成矿压力为2.68×107~3.26×107Pa,pH值平均为6.7,由此推断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具深源性,直接来自赋矿火山岩,属P·希尔德等分类中的冰长石-绢云母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一个巨大水晶中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荡坪钨热液矿床晶洞水晶作温压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水晶第1和第6切块的核部与其边缘环带氧及其原生流体中碳、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晶体核部富集^18O(δ^18Q值12.1‰~12.9‰)→边缘环带相对贫^18O(δQ值7.6‰~8.2‰);核部的流体为岩浆水(δ^18OH2O值+4.7‰~+6.2‰)→边缘环带为大气降水(δ^18OH2值-6.1‰~-8.4‰);水晶  相似文献   

8.
深源流体—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来源的一种可能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是一种富含矿化剂Cl^-、CO2和S^2-的高温高压深源流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8OH2O值在+6.91‰ ̄+11.76‰之间,δDH2O值为-68.10‰ ̄-101.10‰之间,辉锑矿的δ^34S值为-0.15‰ ̄-1.03‰,方解石的δ^13C值为-0.34‰ ̄-3.12‰。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流体既不是岩浆热液也不是大气降水,而是一种深源流体。  相似文献   

9.
焦家式台上蚀变岩型金矿地表及浅部绢英岩δ ̄(18)O值平均在12.5‰,δD值在—75‰,分别比新鲜原岩花岗闪长岩高出2‰~3‰和20‰。垂向1000m以下,即沿矿体倾斜方向1500m以下,绢英岩的δ ̄(18)O和δD值分别降低为+8‰和—95‰左右,显示出比原岩亏损δ ̄(18)O,但是D含量几乎不变。相应地,石英和绢云母蚀变矿物对的δ ̄(18)O值分别从14‰和12‰左右,降为深部的11‰和9‰左右。综合资料表明,成矿流体是由大气降水与深部中基性岩呈面型淋滤相互作用,温度为350~400‰,有效W/R比为0.001左右时形成的演化大气降水含矿储体热液,随之上升进入破碎带充填呈线型扩散水/岩相互作用,有效W/R比超过5.0,降温的缓冲开放体系中矿化沉积。  相似文献   

10.
铜矿峪铜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地研究了铜矿峪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得出铜矿床形成的pb-pb年龄为21亿年;矿床形成温度为350℃,压力为4×10 ̄7pa~1×10 ̄8pa;Logfo_2:为-31~-31.88,logfs_2为-5~-8;pH值为3.6~6.4;硫化物的δ ̄34S值为-4.5‰~0.2‰,δ ̄34S为+10‰;方解石的δ ̄13C为-4.89‰~1.1‰,δ ̄13C为一4.28‰,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属于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莉 《云南地质》2007,26(1):77-82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类:危险大(Ⅰ类)占11.04%,危险中等(Ⅱ类)占41.8%,危险小(Ⅲ类)占47.16%。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菱镁矿、高岭石分解过程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由TG、DTA两种实验数据,用Coats,Redfern和Kissinger计算方法对比计算,从而得出高岭石活化能E=188.712kJ/mol,菱镁矿活化能E=180.828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