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正一、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新疆在大气成分观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已经建成的大气成分观测站点有: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哈密、和田、塔中、库尔勒以及乌鲁木齐市3个观测点等8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点。其中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属于中国气象局区域大气本底站;鸟鲁木齐、哈密、塔中与和田属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自2006年以来,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了温室气体瓶采样的观测实验。2008年开始,陆续开展温室气体在线观测项目。观测结果将探明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分布、变化趋势、源汇特征。  相似文献   

3.
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反应性气体在线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气成分业务观测水平的提高,对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新建设的NO_x、SO_2、CO和O_3 4种反应性气体集成观测系统的构造、功能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在站址科学论证期间观测到的O_3和CO的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并与其他本底站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新观测系统的一些初步观测结果。结果表明,阿克达拉站观测到的O_3和CO的浓度水平及其变化特征有别于中国东部几个大气本底站的观测结果,反映了该站与其他站的差异;新的观测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实现质量控制,其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该偏远站点观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温室气体(CO2、CH4)观测仪器为例,从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各级标准气体标定两个方面介绍了温室气体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本底台的CO2、CH4观测仪器运行稳定,观测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可信度.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温室气体实时测量数据报送到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成为各国科学家分析欧亚大陆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瓦里关温室气体本底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长及其在气候与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国际上众多的科学计划和观测体系都把它们的时空分布、源汇及趋势列为重要内容,获得的各种资料在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及有关对策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阐述了在中国内陆本底地区开展温室气体长期、定点观测的意义和必要性,系统地讨论了10多年来中国瓦里关本底站温室气体本底研究的主要进展.利用瓦里关经严格国际比对和质量控制的大气C02、CH4长期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的地面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瓦里关大气C02和CH4本底资料筛选方法;利用本底观测资料,研究了瓦里关大气CO2及其δ13C、CH4和CO本底变化及源汇特征所体现的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和全球代表性,并进一步与同期、同纬度海洋边界层参比值(MBL)以及北半球其他6个大气本底站同期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了瓦里关大气CH4和CO独特的季节变化并探讨了成因;根据空气团后向轨迹簇所途经的下垫面源汇同观测的大气CO2和CH4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瓦里关大气CO2和CH4的输送来源;利用Hysplit-4扩散与输送模式,计算了冬、夏典型月份人为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源汇对瓦里关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并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下简称:瓦里关本底台)座落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瓦里关山山顶上,坐标为36°17′N,100°54′E,海拔3816m(山顶相对高度为600m。瓦里关本底台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系统(GAW)的22个全球基准站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大陆型的全球基准站;也是我国大气本底监测站网的核心指标站。瓦里关本底台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列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相似文献   

7.
酸雨水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研究酸雨时空分布、治理和防治十分重要.湖北金沙大气本底站现用质量控制的极值法和比较法,无法保证酸雨观测数据的准确度.结合金沙大气本底站多年的考核工作情况,从酸雨样品考核的目的和评分标准、测量误差的分类、酸雨测量误差的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酸雨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利于台站提高酸雨观测质量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简称:本底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瓦里关山,海拔高度3816m。于1994年9月17日正式投入运行,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WMO/CGAW)的31个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之一,也是目前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大陆型全球本底站和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二氧化碳(CO2)和几种典型卤代温室气体(HFC-134a、PFC-218和HCFC-22)浓度在线观测为例,统计分析并匹配计算了各风向浓度距平与浓度载荷,探讨了各季节城市排放和输送对上甸子站温室气体本底观测的影响。研究期间,CO2本底数据比例约21.2%,受局地和城市排放与输送影响,非本底浓度比本底浓度偏高(3.7±1.3)×10~(-6);HFC-134a和PFC-218浓度距平和浓度载荷的特征反映了两个物种源区特征的差别;HCFC-22浓度特征与空调制冷剂夏高冬低的季节排放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大气本底观测是指对全球或区域尺度范围内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及变化特征的长期观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定义,大气本底观测"以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开展全球性的大气化学组成及相关物理特性的长期观测,为用户提供综合性产品服务,以满足了解和控制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日益增加的影响的需求".当前与大气成分变化相...  相似文献   

11.
全国分布于偏远地区的气象站点,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气象站点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在全国气象监测与预报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些气象站点地处偏远区域,一般常规通信综合解决方案不适合偏远气象站点的实际需求,需要探索具有经济性、稳定性、实用性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本文从偏远气象站点通信需求分析入手,全面地介绍了偏远气象站点IPSTAR综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方式和优缺点,以及在新疆气象局部分站点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综合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深化对中纬度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过程、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贡献的认识,一项名为“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IMGRASS)”的基金重大项目于1997~2001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执行。IMGRASS计划在1998年草原生长季节在所选定的以典型草原为主,包括草甸草原、稀疏沙地草原等在内的中尺度试验区开展了多点、多要素的综合观测。观测内容包括土壤、植被、大气的相关要素和发生于地-气界面的潜热、感热通量,还包括N2O,CH4,CO2等微量气体交换量、辐射与降水分布。除1998年中尺度观测试验外,1999~2001年在代表性地点进行了微量气体收支、遥感和沙尘天气相关的专项观测,结合草原站已进行的长期监测资料,分析气候-生态长期相互作用,特别是人类活动干预的影响。在分析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气候-生态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文章简要介绍IMGRASS计划目标和初步成果,包括:计划目标与实验区背景;半干旱草原不同地表陆气相互作用特征;浑善达克沙地及其沙尘气溶胶特征;半干旱草原温室气体收支与碳循环测量分析;人类活动干预下半干旱草原生态退化与恢复演替规律;半干旱草原的遥感测量。  相似文献   

13.
海-气界面通量计算模式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000年南海海气通量观测>外场观测资料对海气通量计算模式进行了敏感性试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感热通量对观测要素的观测误差比较敏感,因而其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大;相反,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对观测要素的观测误差相对不太敏感,因此,它们的计算结果比较可靠.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表面通量计算的合理性,其结论可用于对实测资料进行误差检测.  相似文献   

14.
霍尔三维模型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模式.以我国气象工程中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开发项目为实例,结合气象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从5个阶段的时间维度、7个步骤的逻辑维度和10个方面的知识维度对我国气象工程项目的霍尔三维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结果具有较好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作为我国气象工程项目的管理依据,同时可为其他行业基于职能式管理模式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10月正式批准“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期)”立项,总经费5700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按要求于10月底之前编制上报了2个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召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台站人员在京召开研讨会,对可研报告集中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16.
多功能高精度GPS探空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目标是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线电数字探空仪系统,为天气气候分析预报提供更加准确的高空观测资料。多功能高精度GPS探空仪系统由GPS信号接收处理模块、电子探空仪、地面跟踪接收设备和系统资料接收处理软件4部分组成。为实现研制目标,开发研制工作细化为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人工影响暖雾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冬季辐射雾是成都双流机场影响航行的严重问题。1985—1987年冬季在机场进行了辐射雾的宏微观探测,将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井选用热力动力方法进行消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气发动机开始工作2分钟后,在影响区内雾滴蒸发了,消雾面积为6000m~2,能见度由试验前30m改善到260m。 1.雾的气侯特征 雾的观测场地距成都市约15km,北面有九顶山,西面有邛崃山,东面有龙泉山,南面有牧马岴,并处于盆地中心位置。这个地区终年日照少,阴天日多,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每年雾日出现机率最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  相似文献   

18.
市级区域气象观测站信息中心应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市级区域气象观测站的组网方案和中心站建设方案。介绍了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厂家提供的软件及第3方软件,解决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资料接收、运行监控、资料上传、质量分析、报表打印等方面的业务问题。同时,根据应用服务需要,开发了实时资料显示查询子系统和雨量自动报警子系统,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市级区域气象观测站信息中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风能资源观测数据省级传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能资源观测数据省级传输系统是国家风能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是全国风能及其相关数据和产品服务的基础,并已实现了观测数据的业务化传输。该系统由数据收集、收集处理、数据分发、传输监视等4个功能模块组成。数据收集模块功能由Linux下的socket编程实现,可收集实时和历史数据、备份数据、删除过时数据;收集处理模块功能由Linux下的C语言编程实现,可对数据的唯一性、正确性及格式进行检查;数据分发模块功能由Linux下的socket编程实现,可实时分发、失败重发、分发日志记录;传输监视模块具有监视、统计、信息查询和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是中国南北气候重要的过渡带,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这里水网、农田、丘陵、山地、城镇密布,地-气作用复杂,干冷与暖湿空气时常交汇于此,造成局地或流域旱涝经常发生。淮河流域处于梅雨区,且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具有气象和水文综合观测系统,积累了长序列的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因此,淮河流域是研究能量和水分循环的理想试验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和研究(HUaihe river Basin Experiment,简称HUBEX)"于1998、1999年夏在淮河流域开展了气象和水文联合观测试验。文中回顾了HUBEX试验的目的、观测网设计与布局,介绍了HUBEX推动下的淮河流域综合观测网的发展,总结了HUBEX观测试验对区域气候事件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机理研究、提高模式模拟和预报能力及建立长期连续的气象观测数据集等方面的成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