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光节  叶彬浔  张文元  李自力 《天文学报》1996,37(2):175-180,T003
1994年4月12日晨,我们对S9彗星进行了成功的观测.观测使用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和加了缩焦器的Ⅱ号CCD系统.照相机像素为512×512,视场约7’×7’.在近两小时的不同时刻的四张照片中,观测到了彗星21颗碎核中的主要部份及其运动.本文介绍了此次观测情况和资料处理,并给出对SL9各彗核的位置和亮度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用罗斯照相镜(口径10厘米,焦距80厘米)获得的195张照片.采用“勃拉日哥-尼日兰”方法估计了不同类型39颗星的亮度变化.列出了我们所观测到的亮度最大值和亮度最小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使用新近附设于我国云南天文台一米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的1号CCD系统观测哈雷彗星的情况。我们首先在1984年10月24日观测到这颗彗星,并于1984年11月5日成功地获得清晰的彗星CCD照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轿子山大气视宁度观测的组织实施情况,给出了观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观测的时间内(4月和5月),轿子山的视宁度是比较好的,在国际上也属上等。此外,我们的观测还表明,山顶的视宁度比半山腰好。因条件所限,其它月份没有得到观测资料,因此对轿子山全年的大气视宁度的情况无法下结论。但是,按照云南省的气象特征和过去的选址经验,4、5月是云南视宁度最差的季节,因此可以推断,轿子山的大气视宁度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室200mm赤道仪的照相装置1980年所观测到的10个不同的太阳黑子的17张高分辨率的白光照片,我们辨认了30个本影点,并对它们进行测量,计算及分析。  相似文献   

6.
报导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对AR5395活动区所作的高分辨光球和色球观测结果。刊登该活动区从3月8日到16日的每日色球照片和观测到的耀斑表和照片,选  相似文献   

7.
追日──爱好者日食观测活动集锦编者按:1995年10月24日发生的日全食,掀起了一次业余天文观测活动的热潮。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许多各地群众寄来的观测报告、照片和稿件。限于篇幅,我们有选择地摘发了部分文稿和照片,为便于读者们交流,同时刊出了作者的通讯地...  相似文献   

8.
大气折射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大气折射还造成另一个影响天文观测的效应,称为大气色散。原来,空气的折射率还与光的波长(即颜色)有关,不同颜色的光在相同的介质中传播,因折射率不同而分散,雨后彩虹展现由红到紫的七色景象,正是由于同样原因(光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并产生色散)。由于大气色散,使得我们观测到的天体像,无论是目视的眼睛所见还是照相的底片留影,星像都呈现为一条垂直的细小光谱,紫端靠近天顶。天顶距越大,色散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探测系外行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系外生命和宣居行星,而系外行星大气是人们了解行星宜居特性的窗口,所以系外行星大气的研究至关重要。近10年来,系外行星大气的理论研究和观测都发展迅速。受观测技术限制,目前观测到大气的系外行星主要是用凌星法探测到的热木星和超级地球,还有用直接成像法探测到的离主星较远的年轻气态巨行星。力求在系外行星大气领域飞速发展之际,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做简明介绍。首先介绍系外行星大气的观测方法,随后介绍热木星和超级地球的大气概况和研究现状,最后对系外行星大气探测的有关项目进行简要介绍,以展示未来系外行星大气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胶片时代.火星摄影是最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之一。火星小小的视面,微弱的反差,大气的抖动都对照相设备,观测地点和观测者的技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火星摄影的门槛大大降低。现在使用小口径望远镜和家用数码相机可以很轻易地拍摄到极冠,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在互联网上近年来的业余火星观测照片几乎全部由CCD照相器材拍摄,其中90%以上更是由廉价的网络摄像头完成。进入6月以来,火星视直径增加到了13角秒以上,火星表面上的极冠和暗纹越来越容易观测。从那时起我开始使用78毫米折射望远镜加数码相机拍摄了一系列火星照片。在照片上可以看到极冠的变化,暗黑的大流沙和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供了八○年二月十六日在昆明观测到的太阳色球层的日全食掩食过程。文中给出太阳可见面上各活动对象(包括黑子、谱斑、暗条、日珥等)的月掩时间,它们是射电观测、电离层观测以及日全食各项光学观测资料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庆忠  吴琴娣 《天文学报》1997,38(2):220-224,T002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精细结构望远镜拍摄的优质Ha线心和离带照片,分析了新浮黑子活动区1990年12月5日至9日磁结构演化及黑子的自行运动。我们观测到了一黑子穿过另一同极性大黑子这一非常少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大气气溶胶和可降水量会影响天文望远镜光学成像系统的观测质量.利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DTF-6型太阳光度计观测了丽江高美古2010年10月~2011年5月的太阳直接辐射,获得了丽江高美古晴朗无云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透明度)、(A)ngstr(o)m指数和可降水量;给出了该地区观测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指数和大气可降水量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特征.实验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可降水量日变化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季节变化都呈现为冬季最小,秋季次之,春季升高.总体来说丽江高关古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可降水量都较小,该地区大气较清洁透明,且大气中积聚的多为小粒子,适用于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天文台大气视宁度观测和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为云南丽江高美古选址点作对比的云南天文台点的大气视宁度观测统计和结果,对观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对高美古和云南天文台的1995年5月和1995年12月20日观测资料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高美古选址点的视宁度明显优于云南天文台。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彗核分裂是彗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至1982年止文献记录共观测到22个彗核分裂,33个次核[1].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时观测到彗核的分裂[2].1996年紫金山天文台200mm赤道望远镜和青岛观象台同时观测到百武彗星的分裂[3].海尔波普彗星从1995年8月到10月曾爆发5次[4].1996年3月至12月不断有喷流射出,彗核活动日趋剧烈[5].1997年3月4日我们观测到彗核的小规模分裂及喷流特征,3月3日我们观测到海尔波普彗星近核照片上有喷流,这可能是3月4日彗核小块分裂的前奏.3…  相似文献   

16.
火星大冲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是该做一些总结的时候了。笔者从2月开始尝试拍摄火星,4月开始成功拍摄到火星,累积拍摄的晚上有40多个。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整理,我把这些火星照片集结为一张大的照片,除了把一些拍摄效果极差(即大气稳定度只有1/10的那些晚上)的剔除以外,这是我一份完整的拍摄纪录。  相似文献   

17.
守得云开见日食1997年3月9日,在我国的最北端可以观测到日全会,而在我们这里──广东省佛山市,则只可以观测到日偏食。在距离日食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作准备了,观看以前有关的录像,找来有关日食的资料和摄影的书籍,认真学习。离日食还有不到一星期...  相似文献   

18.
1999年8月12日下午,我们和平村一小天文小组的部分同学来到学校,准备参加到密云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活动。老师说完要求后大家就上车出发了,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连校长和大队辅导员徐老师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到了密云,我们在一个农家住了下来。天渐渐黑了,科技张老师上?..  相似文献   

19.
宇航局的一位科学家从空间获得了地球一幅新型照片,弥补了我们熟悉的“蓝色星球”的不足。这幅新照片是我们这颗辐射γ射线的行星第一幅最详细的图像,γ射线是一种比可见光能量高几百万到几十亿倍的光。图像描绘了地球如何受到空间粒子的不断撞击。这些称为宇宙线的粒子,撞击我们的大气并在地球之上的高空产生γ射线光。我们的大气挡住这些有害的宇宙线和其他高能辐射,使它们无法到达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2000年和2001年丽江高美古所观测到的大气视宁度,文中统计了14个晚上的观测数据,得到的平均视宁度为0.97″,变化在0.73″~1.42″之间。这些视宁度值是用国际上天文台站测大气视宁度通用的DIMM方法,采用8ms单幅采样曝光取得的。本文还统计了丽江高美古1995年以来每年12月份的大气视宁度,可以看到高美古不同年份大气视宁度的部分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