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化管理图纸档案不仅有利于图纸纸质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查询,也可以使土地的数据信息更加可靠、准确。
  近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国土资源局对全局历年来的规划、现状、地形、影像、批供、矿产等图件数据文件全部进行了电子录入整理;将过去的纸质图纸和CAD图纸进行了重新的归纳和整理,为今后更好地查找和应用提供了方便。截止到目前,规划、现状、地形、影像的图件已收集齐全,工作人员初步完成了2006-2013年的报批档案整理。供地、矿产管理等数据正在收集整理录入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需要能够更好的利用他们使用过的数据。由于操作型数据库是面向任务的,存放在这种数据库中的数据易变、不稳定,对企业决策过程支持力度不够。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为查询分析特别构建的,数据仓库的目标是更有效的利用组织机构中已有的数据,辅助决策过程。结合TMN(电信管理网)的实际情况,讨论数据仓库技术以及OLAP分析模式在电信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及范围在不断扩大,原有的靠手工操作、图纸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效管理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和"数字国土"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纷纷加大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改革力度。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主要介绍了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的初步应用,为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提高成果利用价值进行有益探索,为"数字国土"工程建设积累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电信本地网引入GIS技术、建立电信本地网络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后在电信本地网络资源动态管理中的成功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土资源数据的管理,规范国土资源数据的生产、汇交、保管和利用等工作,提高国土资源数据的应用水平,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土资源数据的生产、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地形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以一定的比例尺并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即通常所称的白纸测图。这种测图方法的实质是图解法测图。在测图过程中,数字的精度由于测点、绘图、图纸的伸缩变形等因素的影响会大大降低。而且工序多、劳动强度大、质量管理难。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纸质地形图已难承载诸多图形信息,避新也极不方便,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经济建设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及其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以及电子全站仪、GPS—RTK技术等先进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广泛应用,地形测量向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字化测图技术应运而生。数字测图与图解法测图相比,以其特有的高自动化、全数字化、高精度的显著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元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SO对数据元管理方面只规定注册管理,缺少数据元质量控制技术、分类管理、数据元搜索技术,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给出基于语义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元管理架构;以基于油田领域本体的数据元语义形式化定义为基础,提出数据元质量控制模型、数据元分类模式、数据元搜索服务等管理技术.该技术已经应用于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元管理中.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供需平衡、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迫切需求精细治理与可持续服务发展管理。由于国土资源管理包含业务种类繁多,数据基础、技术标准、管理手段、实施机制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业务间又存在相互交叉的内容,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数据与服务,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和应用,实现国土资源一张蓝图的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档案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所属单位在各项专业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是国土资源管理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多层次结构设计,基于WebGIS、WebServices、分布式海量数据管理、影像金字塔及Bi等技术,通过DataBase服务器、GIS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协同工作,提供网络数据服务。根据地质灾害数据特征,兼顾保密与服务的需要,将系统分为"山西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分别布设于内网(专网)和互联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档案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所属单位在各项专业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等原始记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土资源档案已经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空间数据引擎管理遥感影像数据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以及数据共享方面,还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分析不同遥感影像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研究的需要,设计实现了该区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库。讨论了逻辑上设计相同空间分辨率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存储的方法。即根据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进行分类,并通过遥感影像元数据表建立多源遥感影像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来组织和管理影像数据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成功运用,为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通信网正在从公共电话交换网向综合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发展,以适应电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地理图形数据,同时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空间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既是国土资源管理的成果,也是国土资源管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兰江国土资源所作为兰溪市国土资源局的重要基层土地管理单位,多年来与市局各部门、单位联合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兰江的地形、地籍和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但这些数据收集后分送到市局内各个业务科室部门、单位保存,由于各个业务科室部门、单位的地理基础数据不同,所要求的成果数据的坐标基础和数据格式也就往往不尽相同,给各部门间的业务衔接和数据共享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同时也给我们日常管理业务带来极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15.
结合资源体的概念和土地要素功能提出了土地资源体概念,将土地资源数据对象组织成土地利用资源体、土地权属资源体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体.在土地资源体对象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土地资源管理业务需要,提出了土地资源体多级变粒度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对土地资源体横向按资源体、图库、图层集合、图层和地物等不同资源授权粒度,纵向按多级区域层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国家、省、市级别的土地资源管理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域特征管理国家、省、市、县等逻辑关系,县级的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按资源体、图库、图层集合、图层和地物等不同资源授权粒度来对数据进行管理.在具体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业务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位于不同位置、不同层次、不同资源体类型的土地资源体进行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土地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做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准确反映城乡土地利用现状,是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需要,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变更是土地变更调查的重要工作之一,变更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因此提高土地利用数据变更的效率和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国电信企业,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时,人力资源应为重中之重.着眼于人本管理的内涵发展和运用,提出了中国电信企业传统人才管理模式的弊端,讨论分析了电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地震会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结合安徽省现有分析预报手段和数学模型,以Visual Studio2005.net作为开发语言,利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和基础地理等数据进行管理、分析,通过快速访问前兆数据库,对前兆数据进行查询和曲线调用出图,最终研制实现了一套满足日常及紧急会商需要,集"基础数据查询""前兆数据管理""前兆数据注释""应急会商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发挥基础测绘的公益性服务功能 ,特别是为领导决策机关和宏观管理、行政管理服务 ,需要建立基础测绘公益性服务机制 ,并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提供和使用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地籍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城镇地籍调查的完成,各种数据、图件、文档资料急剧增加,地籍信息量越来越大,已达到海量数据,相应地日常地籍变更工作也越来越频繁,使得传统的地籍信息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因此,建立地籍信息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迫在眉睫。本文将就地籍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