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多层含水层抽水试验分层止水方法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沙岭子电厂水源地进行水文地质勘测中,由于水源地地下水由潜水、承压水及承压自流水所组成的多层含水层类型。鉴于这样一个多含水层的结构特征,为取得各层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及水位、水温、水质等资料,就必须解决井内、外分层止水进行抽水试验以及井内水位降深观测装置和观测孔的观测管分层安装、分层止水等一系列多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屯矿井井筒基岩富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东郭屯矿建井前施工的井筒检查钻孔钻探取心、简易水文观测、地球物理测井(包括流量测井)及结合郭屯矿井精查地质报告资料,对井筒的含、隔水层进行了划分;通过抽水试验、流量测井方法求解了风氧化带含水层、风氧化带下含水层及其各含水层分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别预算了主井、副井、风井井筒的涌水量,并分析了郭屯矿各井筒基岩涌水量大于邻近煤矿井筒基岩涌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田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个含水层和多个隔水层,在隔水层较薄处或断裂构造发育部位容易发生突水事件。根据其矿井涌水量计算结果和充水因素,提出若干防水、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桑树坪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煤层带压开采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煤层与含水层之间有效隔水层的厚度,充分考虑隔水层的岩性组合、水压及地质构造等因素,提出了对受高压奥灰水威胁的煤层应分采区、分水平带压开采。  相似文献   

5.
邵于庄煤炭勘查区新生界松散层厚度较厚,下伏为二叠系含煤地层,可采煤层多。区内含、隔水层组成复杂,由四个含水层和三个隔水层组成。通过对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第一、二含水层是矿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为保证未来建设和开采时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应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同时指明了第四含水层是浅部煤组开采的主要补给水源,在煤矿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应重点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具有多个充水含水层的矿区中水文地质孔施工和分层抽水试验难度大的问题,以裘布依稳定流渗流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利用钻孔单孔混合抽水试验求取分层渗透系数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并以两个有代表性的勘查矿区为实验场,通过实验场中水文地质钻孔的施工、抽水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综合分析,开展了单孔混合抽水试验求取含水层分层渗透系数的方法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两个实验场水文地质孔混合抽水试验解算出的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单层实际抽水试验计算的结果的相对误差仅分别为373 %和44%,反映出研究提出的方法可行,可为相同类型矿床水文地质结构矿区勘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勘探地下水的大量基岩水文地质钻孔中,并未查清岩层含水性的变化规律,尽管规范要求查清含水层的层数、厚度,实际却做不到。如果把含水层比作矿层的话,没有一个人能像地质钻孔见矿那样,把含水层的层数、深度、厚度以及隔水层  相似文献   

8.
以松树头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为例,介绍了测井曲线在含水层解释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三种曲线对含水层具有明显的异常反应,在含水层中,前二种曲线表现为负异常,后者表现为正异常;对于隔水层,前二种曲线则表现为正异常,而视电阻率表现为负异常。根据测井解释成果与钻孔消耗量、岩心及抽水试验资料相互印证,解释松树头煤矿ZK5-2钻孔368.30~406.42m段,从上到下依次为含水层、隔水层、含水层、隔水层四段。另外,从实例应用的三种曲线可知,视电阻率曲线对于岩石粒度及含水层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极差高达117Ω.m。  相似文献   

9.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不仅是选择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手段及勘探工程量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决定矿井防排水措施的主要因素。影响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因素很多,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含水层、隔水层、矿层的特点及其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依据岩性岩相研究、孔隙度研究、物探测井解译等成果,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与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为单一结构,表现为强富水与中等富水含水层在垂向上叠置与组合,无区域性连续稳定的隔水层,由下到上构成含水统一体;南部黄土高原区为多层结构,表现为含水层与隔水层上下叠置,垂向水文地质分层明显;盆地南、北含水层结构的结构类型明显不同。利用孔隙度、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3个参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级别进行了划分,盆地中共划分出7个强富水含水层、7个中等富水含水层和2个弱富水含水层。盆地南、北比较,北部含水层孔隙度大,富水性强,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北部地区。垂向上比较,盆地北部由上到下,孔隙度由大变小,富水性由强变弱,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浅层和中层;南部上部罗汉洞组和下部洛河组孔隙度较大,富水性好,中部环河组相对较差,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罗汉洞组和洛河组。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文金 《地质与勘探》2012,48(3):533-537
[摘 要] 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结合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的地质结构特征,详细论述了郁 山铝土矿床的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和碎屑岩类裂隙水含 水层,中等-弱富水性;主要隔水层为石炭系本溪组顶部泥岩、石炭-二叠系太原组泥岩隔水层( 顶板隔 水层)和石炭系本溪组中、下部泥岩隔水层( 底板隔水层)。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 补给来源,人工开采和泉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断裂带具储水与导水性质,通常构成联通各含 水层的垂向通道。地下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及大气降水为矿床充水的影响因素。充水通 道以渗入性通道为主,局部可以形成溃入性充水通道。所以,新安县郁山铝土矿为顶、底板直接充水的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吉林省东辽县盈隆金矿深部(305米标高以下)的水文地质详细调查,从矿区自然地理及水文气象、含水层与隔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坑涌水量预测与水质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价,确定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示踪剂(溶质)在孔隙含水层中迁移时,相邻的隔水层以两种方式影响示踪刑的迁移速度:隔水层中的粘粒吸附示踪剂和含水层中的示踪剂由于浓度差的存在向隔水层扩散。本文给出了不同含、隔水层组合条件下,考虑隔水层影响的示踪剂迁移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依据岩性岩相研究、孔隙度研究、物探洲井解译等成果,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与研究.结果袁明: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含水层系统为单一结构,表现为强富水与中等富水含水层在垂向上叠置与组合,无区域性连续稳定的隔水层,由下到上构成含水统一体;南部黄土高原区为多层结构,表现为含水层与隔水层上下叠置,垂向水文地质分层明显:盆地南、北含水层的结构类型明显不同.利用孔隙度、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3个参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级别进行了划分,盆地中共划分出7个强富水含水层、7个中等富水含水层和2个弱富水舍水层.盆地南、北比较,北部含水层孔隙度大,富水性强,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北部地区.垂向上比较,盆地北部由上到下,孔隙度由大变小,富水性由强变弱,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浅层和中层:南部上部罗汉洞组和下部洛河组孔隙度较大,富水性好,中部环河组相对较差.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罗汉洞组和洛河组.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3)
在煤炭资源的勘探和采掘过程中,必须查明对煤层开采有充水意义的含水层(体)的分布特征及富水性,因此,对各充水含水层进行分层抽水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白水煤矿检4井筒检查孔抽水实验为例,采用改进的分层抽水试验技术,获取不同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质情况,旨在一个水文地质钻孔中了解不同深度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减少施工钻孔、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3)
在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时,需要查明对地下水开发和利用有意义的含水层的分布特征及及富水性,因此,对各充水含水层进行分层抽水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新疆伊犁谷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KT13号勘探孔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胶塞进行分层抽水试验技术,进而获取不同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质情况。通过对胶塞法分层抽水工艺的细节改进和管外水泥止水的顺利实施,该种方法可以在以后分层抽水勘探孔施工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测井法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显泉 《地下水》1993,15(3):103-105
目前水文地质测井资料主要用于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位置以及划分地层,指导成井,利用率较低。若能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就大大地提高了其利用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我队对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程度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综合物探技术在探测新生界"天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进行精确定位,瞬变电磁、电测深法综合解释验证的方法,对潞安集团司马矿第四系含水层组底部粘性土隔水层缺失形成的"天窗"区进行探测,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规律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其富水性进行解释.首先利用"天窗"区内有无反射波的特性圈定其位置以及深度,再用对电阻率变化反应灵敏,分层明显的瞬变电磁法进行平面控制,然后用电阻率测深法进行深度控制,最终确定"天窗"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矿区含、隔水层及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和井下水文地质现象的观测,认为目前矿井开采煤层较浅,以二1煤顶板直接含水层充水为主,水量不大;但随采掘的延深,煤层下伏的太原组灰岩和奥灰含水层,会在断层的影响下,与其它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对矿井开采形成威胁。根据对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结果,指出目前矿井的充水强度不大,充水通道主要为断层带,在开拓-800m水平时,应注意构造破坏或隔水层薄弱地段,此地段有可能出现奥灰水突入矿井的危险。为防止矿井突水,提出了建立健全地下水观测系统,加强井下钻探和物探工作,重视邻近矿井老窿水监测等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在河南汝州煤田朝川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川矿断裂构造及裂隙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采煤层二1煤底板隔水层薄、分布不稳定,再加上该区底板灰岩承压含水层富水性强、水头压力高、补给来源丰富,从而给煤层开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针对矿区的水文地质特点,提出在受水害威胁严重且不适宜疏水降压的区域,采用底板注浆加固的方法实现矿井的安全开采,并对该矿在二1煤层井下巷道打钻成功,实现底板注浆加固,从而使含水层变为隔水层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结果表明,底板加固技术是预防煤矿突水的有效途径,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