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区域发展空间重组与构建中原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发展空间变化的历程分析,探讨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空间的组织形式及其动力机制。认为,我国正经历着一轮新的产业发展空间重组过程,核心动力来自于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土空间开发思路。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新一轮空间重组过程的中心区域,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原经济区是其空间组织核心区域之一,目前虽有政策边缘地区之不利,但具有巨大的政策创新空间,其建设对我国发展空间组织优化及其相关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分析1979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市镇数量和市镇人口、就业结构和市镇职能、市镇建设和区域空间格局飞跃发展的演变过程和原因,揭示了对外开放政策是促进这个地区市镇发展的加速器,从而证明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一项非常英明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开发区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开发区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由于在这种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开发区建设起了决定作用,因此,这种以开发区带动整个地区城市化的方式可称为"开发区模式"。开发区驱动城市化的机制表现在开发区自身区域的城市化和开发区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城市化两个层面,并具有快速跳跃性、外驱性和不稳定性、人为性、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标准性等特征。针对开发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范建红  金利霞  金丹华 《热带地理》2008,28(1):58-62,73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人口的增多,南海区土地利用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区域气候、土壤要素、水文环境以及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方面.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分析制约南海区域发展的问题所在,提出适应发达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思路,建设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南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也为欠发达地区及发展中地区走健康协调的土地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亚飞  樊杰 《地理学报》2019,74(4):710-722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一张综合展示未来中国国土开发与保护格局的前景图,实际上是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按照一定法则和规律构成并演化着,维持着中国国土开发的有序性。本文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比例关系、采用特征点—轴—面—向量测度核心—边缘结构的整体格局和内部结构差异,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异、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功能区相互作用三个维度解析。结果表明,全国各个省域普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即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的比例关系随着到核心的距离呈现圈层式的空间分异规律,但核心位置、轴线走向、边缘功能属性、内部功能占比等有所差异。西部省份以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圈层分异明显,几乎所有的生态安全地区被指向为边缘地区;中部省份边缘区域农业发展占比有所增加,而沿海省份普遍存在多个核心,城市化地区主导核心区域。通过因素解析可知,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由自然地理空间分异、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区域空间联系等综合作用产生。西部省份核心—边缘受主要地理界线影响较大,东部平原地区核心—边缘受已有城镇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的布局、区域联系强度影响较大。自然地理环境约束越弱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区域联系强度的影响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陈雯  孙伟  段学军  陈江龙 《地理科学》2007,27(3):312-317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从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空间开发强调因地制宜,即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借鉴已有区划方法,采用要素层-关系层-逻辑层-应用层的技术路线,评价适宜各单元的开发强度,划分开发与保护空间。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之中,以县和省辖市市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选择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两方面的指标,综合分析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将江苏全省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适度保护区域、优先保护区域和灰色区域等五大类型区。这一结果可以作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实施区域建设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土地利用及整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牵涉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和乡村交汇的地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区域,半城市化地区正是处于这样的区域当中.因此,基于土地利用视角来探讨我国未来的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整合和有序发展成为该区域发展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半城市地区的非农土地利用演变模式、非农土地利用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回顾总结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土地利用的研究,最后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但也是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较大的省份。本文从城镇的空间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分异等几个方面,对江苏省近年来的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分布的空间梯度依然存在,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机器代人”影响下的劳动密集型城镇新增长动力,文章构建了“机器代人”背景下城镇新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以珠三角城镇增长的代表性地区--佛山市顺德区为案例,重点从技术、产业、人口和空间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机器代人”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的技术升级,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动着地区技术升级路径从“二次创新”走向“一次创新”。技术升级对产业升级和人口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促使了家电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又带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削减了普通劳动力需求,催生新的就业机会,促使地区就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和人口变化共同促进空间组织产生变化,创新要素在空间上扩散与集聚,区域形成“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边界地区成为区域新的增长核心。在“机器代人”影响下顺德区形成了技术、产业、人口和空间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城镇新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快速城市化的沿海工业大省山东省为例,通过非协调性耦合模型对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及其非协调耦合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GIS测度其空间分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资源利用水平较低。(2)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性持续下降,由磨合非协调耦合阶段向拮抗非协调耦合阶段转变。(3)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非协调性耦合度呈鲁东、鲁中地区优于鲁西地区的空间格局。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发展阶段、区域技术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环境规制效率、区际关系结构是影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状态,对指导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省际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薛德升  曾献君 《地理学报》2016,71(2):194-39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的重要国策,对人的城镇(市)化的科学评价是正确认识城镇化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二元分析框架下的以城镇化率和城镇(或区域)城镇化质量为主的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乡村人口的城镇化发展也被忽略.本文提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建立了衡量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对1995,2000,2005,2010和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的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及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 尽管城镇人口的城镇化速度显著快于乡村人口,但城镇化并非城镇人口独有的社会过程.② 城乡两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在省域尺度上正逐步形成差异明显的空间格局.③ 北京,上海,浙江等少数省市乡村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已经超越部分内地省市城镇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建议更新对城镇化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探索在城镇化发达的地区调整城--乡二元体制的新途径,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综合城镇化视角的省际人口迁移格局空间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刘颖  邓伟  宋雪茜  张少尧 《地理科学》2017,37(8):1151-1158
采用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于流出、流入“双向”视角解析人口迁移格局及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阐释综合城镇化及各城镇化分量值对省际人口迁移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2000~2010年省际人口迁移量成倍增长,人口迁出区域空间不断扩散,迁入区域空间虽无明显变化,但内部差异性变化明显; 省际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特征,省际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明显受周边地区的正向影响; 综合城镇化率变化对省际人口迁入有着重要作用。 人口、经济和土地城镇化率变化对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经济城镇化仍为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城镇化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李玲 《热带地理》1996,16(1):47-55
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化特征,认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指出今后庆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产业结构的深入高速为动力,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劝,促进各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涛  卓云霞  彭荣熙  曹广忠 《地理学报》2022,77(12):3006-3022
城镇化是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提出了城镇化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的城镇化于1990年后进入快速阶段且当前仍在加速,但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① 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减缓和乡城迁移扩张,全国城镇化地域类型由城乡扩张型转变为城镇吸引型,乡村人口减少对城镇化的贡献持续增强;② 城镇吸引型是各地最主要的城镇化地域类型,但2010年以来大量地区因乡村人口加速外流而转变为乡村流失型,城乡扩张型地域的空间范围大幅收缩至西藏、上海等地,而城乡收缩型地域在东北地区的非省会城市大范围扩张;③ 经济性因素仍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因素,经济增长带动乡村人口外迁,工业化长期有利于城乡协调共进,而公共服务等社会性因素的作用仍然有限;④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效应还有待发掘,西部城市群、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以及乡村地区的人口发展等问题仍需更多的研究关注。本文最后对中国城镇化的趋势性、动力机制和未来研究重点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丁建军  金宁波  王璋  刘超 《地理科学》2021,41(3):522-533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 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逐步增强,且影响系数最高值区域总体稳定在湖南境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市民化需求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闫东升  杨槿 《地理科学》2017,37(10):1486-1496
在提出基于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市民化需求人口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并借助ESDA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县域流入人口及市民化需求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进行探析。结果表明:① 整体格局上,流入人口比重及市民化需求人口比重均表现为东西部高于中部,区域差异明显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指向性。② 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0年,中国县域市民化需求人口时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有所扩大,且不同城市群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王开泳  邓羽 《地理研究》2016,35(5):825-835
“胡焕庸线”提出80年来,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对胡焕庸线的研究急剧升温。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客观看待胡焕庸线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研究认为: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界线,这条界线的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宜人为去“打破”。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该树立理性思维,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全面放开二孩的新政策推动下,由于中国区域人口政策的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有望实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西部地区增长相对缓慢,由此可能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空间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YE Danian, HE Wei, LI Zhe, XU Wendong Anhui Education Press,Hefei,2011,x+260 pp,ISBN 978 7 5336 5737 6(hardback),CHY 58.00 As products of urbanization, cities are focal point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action. Though China is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only recently has the urban population surpassed that in rural areas.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unprecedented urbanization has reshaped China’s geograph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Among the social-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having occurred in China in recent history, urbaniza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impressive and dynamic process; it has changed daily life of Chinese population and profoundly impacted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肖磊  潘劼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3):402-409
论文以四川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口流出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不同于沿海地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以生活为主导,农民进城的目标以生活与教育为主,而非进城务工。进城人群的主体是劳动力大量流失后剩下的留守人群,进城生活的经济来源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的返还。在产业支撑城镇化能力较弱的同时,形成了异地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在特殊的人口进城机制影响下,人口流出地区往往呈现特殊的城镇化表现,如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县城可以脱离制造业而繁荣发展,县域城镇人口增速远超过地级市等。基于新的认识,研究对城镇化机制相关认识进行了探讨,并就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潜在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西藏人口发展的空间解析与可持续城镇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樊杰  王海 《地理科学》2005,25(4):385-392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人口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农村的高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而流动人口成为新时期加速城镇化进程的主体力量。在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对城镇化作用的基础上,对西藏城镇的"职能-规模-空间"结构变动的综合特征进行了解析,认为经济职能是近年加速城镇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新镇的设立对城镇化贡献显著,使城镇空间分布逐渐趋于"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口发展、城镇化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冲突,提出可持续的城镇化是西藏人口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