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其中以崩塌、滑坡及地面塌陷为主,多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广大中低山区和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生较大规模突发性地质灾害217处,死亡497人,伤59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7.43亿元。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湛江市区。至2001年,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78.7mm;工程作用引起的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压缩变形),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特征将全省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区:粤北中低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I);粤西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发育区(Ⅱ);粤东低山丘陵崩塌、滑坡灾害、水土流失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Ⅲ);沿海台地平原区软土地基沉降、风暴潮地质灾害发育区(Ⅳ);珠江三角洲平原台地地区软土地基沉降、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V)。论文还提出了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作为昌都分布广泛的自然灾害,对当地的工程活动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胁和严重破坏。本文基于昌都市地质灾害统计数据,对区域内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构造岩性、人类工程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全面总结了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及危险性状况,并结合昌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地质及气候变化特点,对昌都地质灾害的发育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根据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际,从推进地质灾害详查、建立地质灾害灾情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完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及工程治理力度等方面,提出以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与国土空间开发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质灾害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喜成 《陕西地质》2001,19(2):75-81
陕西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灾害,影响这些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降雨、人为作用和地下水,全省划分出27处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降雨的叠加影响,会对地质灾害产生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防治对策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乎所有的地质灾害在中国都十分发育,其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的基本涵义,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形成条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永金 《福建地质》1995,14(4):263-271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的主要活动表现,特点,形成机理及其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并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提出防治的对策建议。此外,文中还扼要地介绍了福建发生地质灾害的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何永金 《福建地质》1995,14(4):63-271
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的主要活动表现、特点、形成机理及其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并从管理上和技术上提出防治的对策建议。此外,文中还扼要地介绍了福建发生地质灾害的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经综合研究,结合GIS数据分析,对崇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 表明:滑坡规模以小型为主,均为土质滑坡、新滑坡,以浅层滑坡为主;滑坡集中分布于地形坡度15° ~25°、高程560~800m、半坚硬砂泥岩岩组(N、E、K2g)、半坚硬—坚硬岩组(J3p、J2sn、J2s、J1-2z)内;崩塌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质灾害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13-121
经综合研究,结合GIS数据分析,对崇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滑坡规模以小型为主,均为土质滑坡、新滑坡,以浅层滑坡为主;滑坡集中分布于地形坡度15°~25°、高程560~800m、半坚硬砂泥岩岩组(N、E、K_2g)、半坚硬—坚硬岩组(J_(3p)、J_(2sn)、J_(2s)、J_(1-2z))内;崩塌集中分布于45°以上的坡度、高程800~1 200m、薄层状半坚硬砂页岩岩组、中厚层中等岩溶化坚硬石灰岩岩组及厚层半坚硬砂泥岩岩组内;泥石流集中分布于地形坡度多介于10°~35°之间、高程在800~1200m之间。断层是崩塌、泥石流发育的主控因素,在0.5km范围内,崩塌达39处,密度为18.79处/100km2;泥石流达17处,密度为8.1/100km2;泥石流达17处,密度为8.1/100km2。  相似文献   

10.
正 上海地势低平,海拔不足4m,第四系复盖层厚达300m。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尤其是在巨大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产生或  相似文献   

11.
江源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处于长白山西麓,行政管辖隶属于吉林省白山市,具有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增强,加剧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地质灾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和潜在威胁。本文对该县的地质环境作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它们的发展规律,同时对该县进行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最后结合当地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现状,给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应用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入手,在对陕西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区域不同降雨强度诱发地质灾害的临界值,建立了陕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根据降雨量等级,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划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等级,进行有效的防灾预报。  相似文献   

13.
江苏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开采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江苏苏锡常地区地表水由于遭受严重污染,致使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又由于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造成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从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为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采和保护同步发展,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常用的几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浅层物探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蒙小记 《陕西地质》2002,20(2):97-100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从哲学角度总结了重要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 ,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防治中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滨海城市地区地质环境是特色及与地质灾害的成生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相然 《地质与勘探》2000,36(1):65-67,84
分析了我国滨海城市地区地质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了它与地质灾害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7.
宝鸡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鸡地区危险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集中分布在渭河盆地高阶地及其周边,宝成线、宝天线、宝中线以及主要公路沿线和人口密集区。本文以宝鸡市区为重点,兼对周边地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及成因给予初步总结,并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预测、防范和防治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现状、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划分,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来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对安徽省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对安徽省地质灾害在时空上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统计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对累进性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情况进行了概略评述;归纳总结了安徽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以期为安徽省地质灾害的进一步研究、预测预报以及制定减灾防灾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地质灾害的危害、诱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由于过量索取自然资源,加上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致使环境恶化加快,已经或将要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一些地区不合理采矿,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有的已影响到经济建设的进行和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认识,反思我们以往先开发,再治理,急功近利等错误做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综合整治,还人们一个安宁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实践再次告诫和提醒人们,我们不能再以牺环境为代价为换取眼前所谓的快速发展,否则,我们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