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人海洋测绘技术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无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测绘的时代即将到来。本文分析了无人时代技术特征与海洋测绘发展机遇;讨论了无人海洋测绘新理念,构建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体系,论述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关键技术;展望了无人海洋测绘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海洋经济、海洋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二、卖地图的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那是冒险探索的时代,大航海的时代。欧洲的船队,出现在地球各片已知和未知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掘金之地,开辟新的贸易路线。欧洲人陆续发现了许多他们当时一无所知的陆地与地区,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们,英雄辈出,领一时之风骚!1856年,画家何塞·玛丽亚·奥布雷贡(JoséMaría Obregón)画了一幅油画,画面上,探险  相似文献   

3.
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与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精度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是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基观测网和空基观测网向海洋的重要延伸。本文系统介绍了海洋立体观测网的组成,即海洋时空基准网和海洋环境监测与感知网;详细梳理了核心装备,包括水下导航与定位装备、海洋地球物理环境探测装备、极区导航定位装备与大数据中心。面向我国经略海洋和海洋强国战略,应紧跟海底立体观测网的发展趋势,并加快其建设。  相似文献   

4.
卫星海洋遥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为发展海洋事业,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认识海洋上发生的各种现象,了解海洋资源的现状,这乃是海洋监测和调查的宗旨。海洋监测和调查历史悠久,其常规手段是采用调查船、观测站、海洋浮标等获取海洋环境与资源有关的数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耗资大、工时长、范围有限,因而难以实现大面积、实时、同步、连续及密集的海洋观测。由于海洋自身的特点,其一,它的面积大,其二,它是运动者的水体,采用空基遥感探测具有显着的优点。这些优点表现在下述两方面:一方面可以经济而方便地实现面探测,而下像大多数常规手段,只能作点/线探测;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实时或准实时探测。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7月美国公布新《国家海洋政策》以后,美国就开始了对沿海及海洋区域进行空间规划的管理工作,提出海洋空间规划管理的国家目标,制定了指导原则,成立了规划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美国在划分规划区时使用的大海洋生态系尺度、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广泛而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参与海洋空间规划管理的组织方式,以及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工作机制,对我国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君 《测绘通报》2005,(7):35-35
海面重力测量和卫星测高重力反演是目前测定海洋重力场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测绘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海洋重力场测定及其应用》(黄谟涛等编著)一书,主要围绕上述两种测量手段详细论述了海洋重力场的测定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全书由3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测定海洋重力场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海洋重力场测定的主要手段、方法及其特点;第2部分为基本方法部分,主要介绍测定海洋重力场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海洋重力测量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第3部分为实际应用部分,主要介绍海洋重力场信息在局部重力场逼近、全球重力场表示以及高空扰动场赋值等3大研究领域中的详细应用。  相似文献   

7.
《河北国土资源》2004,(11):35-36
编制完成了《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2年我们聘请有关专家,在《河北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编写了《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并于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为科学、合理的使用海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洋测量中的DGPS技术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开龙  暴景阳 《测绘学报》1996,25(3):236-238
海洋测量中的DGPS技术及实践梁开龙,暴景阳,王建文(大连舰艇学院,116018)1引言近年来,在海洋测量中已愈来愈多地使用GPS进行定位。在小比例尺的海洋测图中,采用GPS单点定位方式就可以满足精度要求、而对于大比例尺海洋测量和海上工程定位则必须采...  相似文献   

9.
很高兴参加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会前,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分别对海洋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全国海洋系统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加快海洋事业改革发展提出希望和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以王宏同志为班长的海洋局党组带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观大势、谋大事、抓实事,改革创新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海洋工作“十三五”良好开局.一是海洋工作布局更加科学.形成了以两大规划为龙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洋局改革发展规划)、以十余个专项规划(海岛保护、生态岛礁、法治宣传、海洋监测、防灾减灾、科技兴海、海水利用、标准计量、信息化建设、极地深海、海洋文化建设)为主体内容的“十三五”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海洋重力仪使用和资料处理学术讨论会,于4月15日至20日在天津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和天津石油学会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7个部门的正式代表48人。召集全国性的海洋重力测量专业学术讨论会,这还是第一次。代表们认为,通过学术交流和各方专业技术人员的接触,开阔了眼界,收获是大的。  相似文献   

11.
海洋涡旋数量大、分布广、含能高、裹挟强,是研究物质循环、能量级联和圈层耦合的理想载体。对涡旋的全生命周期追踪观测成为21世纪以来海洋遥感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并引发了新一轮涡旋研究的热潮。本文从涡旋的温度异常、物质示踪、旋转流场和闭合拓扑等特征出发,简述了红外辐射计、可见光扫描仪、微波高度计、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技术在涡旋观测中的机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卫星高度计涡旋识别与追踪算法及其在涡旋形态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应用。基于虚拟星座下的多参数遥感,介绍了涡旋在海洋、大气、生态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应用和最新进展。指出当前涡旋遥感发展面临的亚中尺度、垂直结构、跨学科研究等3大挑战,展望了新一代遥感技术在未来海洋科学特别是涡旋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海洋内波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大洋和边缘海中,在海洋能量串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军事活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实际意义。海洋内波在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上呈现出亮暗相间的条纹状特征。本文利用2001年—2020年南海海域包含不同微波波段(C、L、X)、不同极化方式、不同空间分辨率的631幅星载SAR图像,构建了5480个SAR图像南海海洋内波样本,结合Faster R-CNN框架,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实现SAR图像上的海洋内波自动检测。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5.7%,召回率为92.3%,在准确率较高的同时还能保持较低的虚警率。该算法的建立使得基于海量卫星SAR数据检出海洋内波成为可能,从而为针对性地开展内波动力参数反演和过程研究提供了技术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建辉  金继业 《测绘科学》2013,38(3):16-17,30
目前,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海洋边界没得到确定,由此引起的国家间海上争端事件不断。因此,开展海洋划界技术和方法研究,科学精确地确定两国间海洋边界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基于墨卡托投影的海图进行海上划界方法的不足,研究了利用高斯平均引数大地主题解算计算点到大地线的球面距离模型,最后设计了基于地球椭球面模型的等比例海上划界算法,并基于ArcGIS Engine实现划界功能。  相似文献   

14.
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目标指出,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即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两翼;杭州、宁波、温州都市为三大沿海圈,为产业升级服务。温州浅滩工程三维海洋测绘基准建立与研究项目,旨在解决软土地基浅滩工程施工时控制点与测绘精度问题,海洋测绘方法与陆地测绘有明显的差别,在方案设计、外业施测、内业平差计算和成果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技术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本文通过对瓯江口滩涂工程三维海洋测绘基准建立加以分析和阐述,可为以后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从测绘保障的方式、职能、方法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了大数据时代测绘保障的重点,目的是探索大数据时代测绘保障的新方向,为提高测绘保障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龚缨晏  刘小刚 《地图》2007,(3):108-111
西欧位于大西洋的东岸,面对着辽阔的海洋,自古以来,不少人在好奇地发问:如果一直向西航行,会到达何处呢?早在古代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4世纪)、斯特拉波(公元前后)等著名的学者就提出:向西越过大西洋,可以航行到亚洲东部。但是,千百年来,一直没有人敢于去验证这种理论,因为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理性与知识:如果大西洋的另一边依然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如果航程  相似文献   

17.
田洪军  李晋 《东北测绘》2012,(10):34-36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自然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海洋保护区。规划海洋保护区时尽量做到与海洋功能区划协调一致。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现状,通过收集整理沿海各省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海洋保护区信息,对比分析海洋保护区建设现状与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保护区之间的空间关系。文章利用GIS技术分析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保护区与海洋保护区现状的空间一致性,得出海洋功能区划有利于协调全国海洋保护区总体布局,现行的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中海洋保护区的选划可满足海洋保护区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洋测绘数据具有多样性、异构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传统的数据采集、存储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一种以Hadoop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该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海洋测绘数据进行挖掘,从而找到需要的有用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海洋与陆地、内河领域的资源整治融合、信息共享共建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围绕"大交通"海事地理信息应用服务需求,以地理信息资源整合为核心,以应用服务为主线,深入开展了海陆河要素语义关联数据整合与治理技术、海陆河一体化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池建设技术、无缝衔接海陆河一体可视化表达技术,海图地图服务快速更新等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数据不一致、地图服务更新机制缺乏、数据资源分散等问题,实现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全国"海陆河"地理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提高了我国的水陆"大交通"一体化的服务能力,促进了我国海洋海事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在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必定会对各个领域中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阐述了大数据给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