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台风波浪的波型及其与海岸工程设计波浪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实测台风波浪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固定点波型的演变,讨论了台风过程波浪的波陡与波型、风速与波型、波高与风速和波向与风向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在受台风直接影响的海区内,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较大波浪时的波型属于风浪,不同重现期台风波浪的波型也属于风浪的结论.本文以大亚湾海滨区的100年重现期设计波浪要素的计算为例,讨论了台风波浪的波型与设计波浪要素的取值关系.  相似文献   

2.
再论台风波浪的波型及其与海岸工程设计波浪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实测台风波浪资料对台风影响过程中固定点波浪能量集中度的变化和有效波陡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华南近岸浅水区台风波浪的波型与台风中心位置的统计关系,并进一步阐明了台风过程中固定点出现较大台风波浪的波型是风浪以及用于海岸工程设计的台风波浪亦为风浪的结论。文中还讨论了台风波浪波型对海岸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波高、周期等要素取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少英  张经汉 《台湾海峡》1994,13(2):158-165
本文以实测台风波浪资料对台风影响过程中固定点波浪能量集中度的变化和有效波陡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华南近岸浅水区台风波浪的波型与台风中心位置的统计关系,并进一步阐明了台风过程中固定点出现较大台风波浪的波型是风浪以及用于海岸工程设计的台风波浪亦为风浪的结论,文中讨论了台风波浪波型对海岸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波高,周期等要素取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树生 《海洋通报》1995,14(6):19-23
以南麂海洋站1983-1989年实测台风波浪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台风影响过程中测点波型的演变,对台风浪的波陡与波型、风速与波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台风影响过程中本区出现较大波浪的波型绝大部分属于风浪,6级以上风速作用时,本区台风浪均属于风浪波型,从而可以断定,不同重现期的台风波浪应属于风浪。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屺坶岛站长期波浪观测资料和有关寒潮、台风资料,分析了该区的波浪状况。对波型特征,各向波浪统计量的特点和波浪的季节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推算了五个方位的不同重现期、不同累积率的设计波高和不同重现期的平均周期。针对大浪、巨浪来自偏北向的特点和产生偏北大浪主要由寒潮和台风天气过程,讨论了寒潮天气过程引起的大风、大浪特点,总结了影响该区台风路径特点以及由它影响产生偏北大风、大浪特点。  相似文献   

6.
汕头近岸区的台风波浪(一)实测记录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选择了汕头近岸区某测点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下同)波浪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实测记录的分析;(二)后报台风波浪及其基本特征;(三)各种重现期台风波浪要素的确定。力图为该近岸区海岸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水动力参数提供依据。本文,着重分析了实测台风波浪能量的分布,给出台风过程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变化;波浪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台风过程测点出现波高最大值时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分布等。从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台风波浪能量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了华南近岸区16个有代表性的计算点,从1949~1982年间共34年影响计算点附近海域的台风,推算了2000多个方位次的台风波浪,得到该区台风波浪基本特点和各种重现期波高随方位的分布。为今后华南近岸区的海洋工程和海岸带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亚湾湾口测点W1和湾内测点W2的台风波浪资料,并与海口新海湾内测点B的波能消衰情况进行对比,说明不同地理位置海湾内的台风波浪分布特性之差异,结果表明,W1及W2两处台风波浪的平均波高H和平均周期T的比值分别为0.54和0.75,而最大比值分别为0.67和1.01;同时,不同地理位置海湾内的台风波浪也各有不同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少英 《台湾海峡》1996,15(1):60-66
海湾内台风波浪的计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互海洋工程所需的设计波浪参数的精确度及施工和使用期间的安全及合理造价。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两个不同海湾内不同位置台风波浪计算实例的剖析,说明在特定地理条件下,波能变化的复杂性,并分析了具体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湾风台风波浪具有的不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近岸区的台风波浪和不同重现期波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江口近岸区的台风天气和复杂的地理、水深条件(图1),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该区各个主要方向的台风波浪和不同重现期波高进行分析计算,为该区的近海和海岸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8509号台风波浪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东亚地面天气图和西北太平洋海浪实况分析图及沿岸海洋站资料,对8509号台风波浪场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台风的强度、移速及外围灭气形势的配合,对台风波浪场进行订正。获得了台风波浪场的分布特征:一、台风移动方向的右半圆的波高大,左半圆小;二、台风波高与风速成正比,而与离开台风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另外,应用较简便的方法计算了台风波高,计算波高与实测波高比较,两者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赤湾波浪站的实测资料,对妈湾港水域的波浪作了统计分析。又依据亦湾、深圳等气象台站15—30年风的资料,用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中的方法及Ippen方法对妈湾港水域不同重现期的台风极值波浪进行推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台风波浪场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西北太平洋50个台风的波浪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台风主要参数与台风波高之间的关系:(1)台风波高随风速的增大而增高;(2)台风移动方向右半圆的波高大于左半圆;(3)台风波高随离开台风中心距离的减少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本海区的实测波浪资料,对波浪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关系,以及工程中所需要的不同重现期设计波要素及波浪破碎范围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为本海区的近岸经济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华南沿海近31年热带风暴及台风的天气图,分析统计出该海区不同纬度处台风中心气压、台风移动速度的长期概率分布。从这些概率分布曲线可得到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台风,再用Bretschneider1972年的半经验公式即可快速估算出不同纬度处的不同重现期的最大设计波浪及最大设计风速。该法效果良好,可供海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3-1989年南麂海洋站在台风影响过程中的实测风和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波浪特征。结果表明,这个海域的台风波浪通常是混合浪,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值波高,既有较大波陡的风浪,也有波陡较小的清浪;各向波高的均值变化不大,各向最大波高却有较大幅度的差距;本区的台风浪以4级波高占优,风浪以NNE向、涌浪以E向为常浪向;波高为4级的风浪和涌浪,其周期分别在4.0-4.9S和7.0-7.9S之  相似文献   

17.
容志明 《海洋预报》1989,6(1):36-40
为了对南海西北部近岸及浅水台风波浪进行计算,本文选择了个台风影响西沙或硇洲时期的两站水文气象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这两站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台风波浪计算公式及周期计算公式;并把这些计算公式做为南海西北部近岸的台风波浪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台风作用下琼州海峡海域波浪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拟建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西线方案主通航孔位置布置波浪测点,采集到2012年13号台风"启德"和23号台风"山神"期间波浪数据,结合两场台风期间波浪频谱和方向谱的变化,分析了该区域在台风期间的波浪特征,并进一步对风浪和涌浪进行了判别。研究结果表明:1)台风"启德"期间,海域波浪谱峰周期在3.38.0 s之间,最大谱峰值为7.92 m2/s,波浪方向为W8.0 s之间,最大谱峰值为7.92 m2/s,波浪方向为WN向,且频谱和方向谱的变化过程反映了风浪到涌浪的转变;2)台风"山神"期间,海域波浪谱峰周期在5.0N向,且频谱和方向谱的变化过程反映了风浪到涌浪的转变;2)台风"山神"期间,海域波浪谱峰周期在5.06.5 s之间,最大谱峰值为2.70 m2/s,波浪方向为E6.5 s之间,最大谱峰值为2.70 m2/s,波浪方向为EESE向,波浪以风浪为主;3)琼州海峡海域大周期波浪主要受到台风引起的涌浪影响,涌浪周期的范围大约在6.5ESE向,波浪以风浪为主;3)琼州海峡海域大周期波浪主要受到台风引起的涌浪影响,涌浪周期的范围大约在6.510.0 s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崇武水文站1976—2007年共31 a的波浪观测资料,使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推算出崇武在不同重现期条件下的特征波浪要素,再将其作为外海波浪要素输入,通过基于椭圆型缓坡方程的CGWAVE近岸波浪数值模型,模拟西沙湾的重现期波浪场,得到其设计波浪要素,得到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西沙湾的海底地形强烈地影响近岸波浪,导致了波高和波向的不均匀分布特征,岛屿和礁石都是天然屏障,东侧水域受龟屿及闽台码头的掩护,波浪反射、绕射明显,对避风坞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此外,对于不同地质的边界,反射系数不同使得近岸波高分布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受陆岸影响浅水区台风风浪的推算方案》后报影响汕头近岸区的台风风浪,并以此与Thompson关于波型的判据和合田良实的不同波型能量集中度的规定相结合,计算台风混合浪,经与现场实测资料相比较,效果良好;依44年台风浪的后报结果,可以得到各场台风过程的波高,波能和主波向的变化以及后报台风较大浪时能随方向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