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教学》2013,(2):6+41
正1.奥陶纪-志留纪生物大灭绝:4.43亿年前奥陶纪的大部分生命还生活在海洋里,因此诸如三叶虫、腕足类和笔石类等海洋生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大约有85%的海洋生命灭绝。2.晚泥盆世大灭绝:3.59亿年前  相似文献   

2.
陕西岚皋南宫山地质公园以志留纪古火山岩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完整保留了南宫山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同类型地质公园对比,对研究区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早古生代志留纪火山岩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这将为研究秦岭-大巴山造山带古火山乃至全国古火山活动提供完整、翔实的资料,丰富古火山岩地貌演化理论,推动南宫山地貌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亮金矿主要产于志留纪细中粒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化与硅化、褐(黄)铁矿化关系密切,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笔者认为黄亮矿区内的石黄断层不仅为金矿的形成提供导矿和容矿空间,而且又为含矿热液的运动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驱动力,其控制或影响着矿区内金矿的赋存位置、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我国长江下游等地区的气候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关于1500-1900年小冰期气候问题是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晴雨录、古代天气日记、诗文等历史文献资料来讨论小冰期中一个相对温暖时期(十八世纪)的气候.研究表明,这个时期冬季(12-2月)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杭州、苏州)到1.5℃(南京).但其间还有1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起伏波动,在温暖时段,冬季平均气温仍比现在低0.5-1.6℃,在寒冷时段,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1-2.4℃.但十八世纪大部分时期春季反比现在暖些.对湿润状况分析表明,十八世纪长江中下游地区比现代潮湿,反映了当时大气环流与今有较大差别.杭州古风向记录(1723-1769年)分析表明,当时盛行风向与现在不同:冬季西北风频率比现在多,春秋盛行东北风时间比现在长,频率比现在多.  相似文献   

5.
克什克腾旗同兴乡红眼沟铅锌矿点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型。矿(化)体多赋存在哲斯组灰岩与流纹斑岩的接触部位矽卡岩化带及北东向、北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蚀变类型丰富,矿化种类多样。矿化体整体走向北东,局部北西,呈弯曲状变形,总体受控于北东向控岩控矿构造,局部受控于接触带的展布。  相似文献   

6.
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焕庭 《热带地理》2003,23(3):294-298
概述了中国在史前已发明了养蚕与纺织丝绸,用作宗教祭祀器物,周秦用于服饰和书写纸,并流传海外.丝绸之路就是古代中国向国外输出丝绸等并从外国输入货物所经之路,有海陆多条.华南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据<汉书>记载111BC有日南港、徐闻港和合浦港.据现代学者研究,秦汉时(200BC前)有番禺港(今广州);南宋和元代(12~14世纪)有刺桐港(今泉州).最早的始发港问题引起争论,焦点集中在徐闻说与番禺说.文中为进一步讨论而整理了持徐闻说和否定番禺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可建设用地的等级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过程的典型表现是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区域可建设用地的预测,与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外资、地价、政策等因素相互关联.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AHP指标层要素分析、GIS空间分析方法中的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测算和研究大连市可建设用地的等级结构与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大连可建设用地等级结构中,Ⅰ级可建设用地(丰富)占17.92%,Ⅱ级可建设用地(较丰富)占18.15%,Ⅲ级可建设用地(缺乏)占28.59%,Ⅳ级可建设用地(极缺乏)占35.34%.Ⅰ级、Ⅱ级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濒临渤海、黄海一侧的沿海平原,其次多为零散分布的低地或丘陵谷地等;Ⅲ级、Ⅳ级可建设用地除北部山区的连片集中分布之外,则多呈带状或半环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SSA)等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区14个站位验潮序列的年际到十年际尺度海面波动的时空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5a周期和4.5a周期在振幅与相位上表现出与ENSO指数波动的尺度耦合,并存在显著的由低纬向高纬的振幅、能量递减的纬向传递特征.4.5a周期和8a周期与PDO变化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尺度耦合波动,高纬各站位海面波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自东向西的径向传递.在空间维上,PDO作用下的传播型波动的响应范围明显小于ENSO事件,反映了二者驱动机制的差异.该海区约在1973年和1998年左右发生过两次明显的海面波动转型,并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9.
以大脑包山为中心发育的环状与放射状断裂构造控制着铅锌银矿化体的产出,研究发现其成矿规律表现为北东向(基底)构造控制矿带。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主要铅锌银矿体赋存于NW向断裂中,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部位附近形成富厚矿体。矿区相继发现多条NW向含矿断裂,显示出整个李清地矿区具有大型以上铅锌银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ENVISAT.ASAR的APMOde(Alternating Polarisation Mode)数据,对广州市几种典型地物(建筑物、植被、水体)在HH水平极化方式、W垂直极化方式及VH交叉极化方式下的后向散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地物在不同极化方式下的特点规律;并对实地测得的几种果树(龙眼、黄皮、番石榴)的植被参数及从光学影像上提取的果树信息和雷达图像上果树的后向散射特征进行相关分析,从雷达图像成像原理及物理机制入手总结几种果树后向散射特征的特点及影响其后向散射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极化雷达遥感对水体、植被的探测具有独特优势,在探测水质信息及植被结构信息上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江河水系的源头多由规模小但数量多的溪流构成。溪流是源区生态系统向下游进行碳输出的开端,同时也存在水体CO_2向大气扩散的过程。溪流CO_2扩散通量(F_(CO_2))取决于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气界面因湍流而产生的CO_2扩散速率(k_(CO_2))及溪流水域面积等方面,可以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及模型估算。溪流pCO_2受外源输入和内源产生两个过程的制约。外源CO_2是由壤中流和地下水向溪流注入的溶解无机碳(DIC)转化而来,内源主要指水体有机质分解产生的CO_2。水-气界面k_(CO_2)主要受到与河床坡度、粗糙度及流量变化密切相关的水流湍流程度的影响。源区溪流F_(CO_2)在时间上表现为暖湿季节干冷季节、夜间白天、洪水期非洪水期;全球空间尺度呈现自热带向寒温带递减;特定溪流内自地下水排泄区向下游递减。目前,关于源区溪流CO_2来源与扩散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在溪流CO_2各种内外来源贡献量与贡献比例的估算、源区生态系统中各地理要素对溪流外源碳输入过程的控制、溪流水-气界面F_(CO_2)估算模型及山区溪流k_(CO_2)和CO_2扩散过程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世博园后滩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区域.后滩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历时6个月,对后滩湿地水质特征进行了3a多的研究,针对后滩水生态系统构建和后续维护两个阶段,测试分析了后滩水体溶解氧(DO)含量、化学需氧量(CODMm)、氨氮(NH3-N)含量、总氮(TN)含量和总磷(TP)含量等主要水质参数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Pi)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Lwq),并对水体氮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后滩湿地的生态净化作用,水质由V~Ⅳ类提高为Ⅲ~Ⅱ类;后滩湿地主要污染指标为TN,TN含量随NO3-N含量变化而变化;两阶段的Iwq差异显著(p<0.05),目标水质所占比例随时间延续逐渐升高,湿地生态系统由适应性向稳定性过渡.该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方法与水质调控工艺对水质净化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ASAR双极化雷达数据的半经验模型反演土壤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NVISAT ASAR-APP数据,利用AIEM(改进积分方程模型)模拟分析粗糙度、土壤水分对ASAR 7个入射角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建立小人射角模式ASAR数据后向散射模型和组合粗糙度计算模型,提出小入射角模式下双极化ASAR数据土壤水分反演半经验模型.基于A1EM模拟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且反演的土壤水分和实测土壤水分相关系数为O.92,均方根误差(RMSE)为3.98%.  相似文献   

14.
屏南灵峰钼矿床赋存于中生代北西向浦城—宁德构造岩浆带内钼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主要控矿地质因素为燕山期(含斑)细粒花岗岩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钼矿化与硅化、绢英岩化和黄铁矿化蚀变密切相关.通过数据分析,表明灵峰钼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充填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白垩纪.  相似文献   

15.
1961-2007年内蒙古降水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1961-2007年内蒙古43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的降水资料,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47 a里年、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降水大致存在三种主要的类型场:总体一致型、东北一西南向多区域反位相型、相间混合型.四季降水主要有:总体一致型...  相似文献   

16.
~(210)Po作为放射性测量方法广泛运用在铀矿勘察中。铀元素在衰变过程中形成能溶于水惰性气体~(222)Rn,当发生构造运动时,含~(222)Rn地下水会沿着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等通道运移至地表,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长、短期衰变形成稳定的~(210)Po,吸附在土壤中。通过~(210)Po测量可以推断断裂构造的位置,间接的指导铀矿勘察工作。本文通过土壤~(210)Po测量大致查明研究区内,北东向断裂为主干断裂,并发育多条北西向次级断裂。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新疆经济重心转移路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运用空间均值地图演示的方法,研究了新疆近30年以来经济重心的转移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重心与中心并不重合,位于其地理重心的东北部,经济重心与地理重心之间的距离总体呈逐年增大趋势;(2)1978-2007年间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由西南向东北呈"S"型态势发展,总方向为东偏北10.49°,总移动距离为103.87 km,其中东西方向移动102.13 km,而南北方向仅移动18.91 km,绝大多数年份的经度向变化大于纬度向变化;(3)新疆经济重心的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密切相关,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发展政策使得新疆经济重心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总体是在不断扩大的,建议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应继续向新疆西部、西南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天山编目1051组粒雪线资料,经过数据转化处理,将离散性样点归并为规则的网格分布,进一步插值加密提高拟合程度,绘制出与实际资料相吻合的粒雪线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天山粒雪线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趋势面脊线(主轴线)纬向延仲;(2)趋势面高程变化经向大于纬向;(3)经向变化中速率最大的是汗腾格里山;(4)趋势面的最高点在托木尔峰南坡,最低点在巩乃斯河谷上游。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台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有色金属矿床多与花岗斑岩体或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主要以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及爆破角砾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矿床与侏罗纪、白垩纪中酸性小侵入岩体和区域上EW向、NE向、NNE向断裂有着直接关系。华北地台北缘的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两个时期,主成矿期为140Ma左右。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转型的环流演变及差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近50 a较完整的沙尘暴资料序列,结合同期NCEP/NCAR全球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过程发生频次的年际变化,重点揭示了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转型(过程发生频次由多到少及由少到多)的大尺度环流演变及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过程发生频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明显转型,减少趋势通过了0.01的信度检验,90年代末,沙尘暴频次明显增加,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沙尘暴由多到少转型时,乌拉尔山(简称乌山)到巴尔喀什湖(简称巴湖)附近温度负距平减小,纬向风减弱,经向风明显加强,冷空气强度呈逐渐减弱趋势,贝加尔湖地区到西北地区东部的温度正距平增大,纬向风明显减弱,经向风逐渐加强;位于该区域的高压脊呈逐渐增强趋势;而沙尘暴由少到多转型时,大尺度环流场与由多到少转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