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20年中国沿海风暴潮强度、时空分布与灾害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最近20年,风暴潮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呈波动上升趋势,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共高达2443.64亿元;风暴潮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共为4128人。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次数和强度、时空分布及其与灾害损失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风暴潮灾害的次数和强度呈增加的趋势、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具有相对集中性,但其发生的时间跨度有延长的趋势、风暴潮强度和时空分布与灾害损失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一定成正比关系。研究风暴潮灾害形成机理,评估风暴潮灾情等级,完善风暴潮灾害预警体系,加强风暴潮减灾工程建设,采取综合措施防御大规模围垦区的风暴潮灾害,对中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及重点城市风暴潮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分析1949年以来广东省10个典型验潮站的近500站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开展了广东省台风风暴潮和超警戒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时间为7—9月,其中7月最多、9月次之,雷州半岛东岸无论发生次数还是强度都明显偏多、偏强,其次为阳江;风暴潮灾害则主要发生在7—10月,以7月最多;风暴潮灾害频发区依次为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阳江和汕头,风暴潮灾害严重区依次为汕头、阳江和雷州半岛东岸,阳江和雷州半岛东岸为风暴潮灾害频发区和严重区。选取受台风风暴潮影响频繁和严重的典型区域阳江市。利用业务化的台风风暴潮模式开展了不同等级台风影响下阳江市的最大风暴潮风险研究,中心最低气压为970hPa的台风在最有利路径下产生的风暴潮为185cm,约20a一遇,940hPa的台风产生的风暴潮为310cm,约为500a一遇。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风暴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越来越严重.简要介绍了风暴潮的形成、分类及概况,讨论了风暴潮引起的灾害损失及暴潮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探讨了如何有效应对风暴潮灾害,以期为我国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津沿海风暴潮灾害概述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经分析研究,表明天津沿海是世界上风暴潮最频发区和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风暴潮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除夏季有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外,春、秋、冬季均有灾害性温带风暴潮发生。本文分析了天津沿海风暴潮的统计特征,概要介绍了几次严重的潮灾案例,并计算了不同重现期风暴潮和高潮位,所做工作对改善天津沿海的风暴潮预报和防潮减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海地区是风暴潮灾害频发区域之一,其中,莱州湾西南部沿岸为我国温带风暴潮最频繁和最严重的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严重的风暴潮灾害。风暴潮灾害已经成为影响乃至制约山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近年来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概括性地总结出了山东省沿海风暴潮成因、发生频率和历史风暴潮灾害及其变化规律等,认为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呈逐年增加趋势;在分析了现有防御能力及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董剑希  李涛  侯京明 《海洋通报》2016,35(3):331-339
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福建省7个有代表性验潮站的近700站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利用建立的风暴潮评价指标,对福建省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风暴潮主要出现在7月至10月,其中以8月最多,9月次之;风暴潮灾害主要发生8月和9月,以9月居多。各级风暴潮中,增水为50~100 cm的风暴潮次数约占70%,沿海各区域中,风暴潮频发区和严重区为闽江口,风暴潮次数明显偏多、偏强;风暴潮灾害频发区为闽江口,风暴潮灾害严重区则依次为闽江口和宁德区域。1954-2008年间,风暴潮发生次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风暴潮灾害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台风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风暴潮是一种严重海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台风风暴潮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台风风暴潮致灾因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若干个台风风暴潮重灾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防灾措施和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8,(2):4-4
国家海洋局2008年1月15日发布了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海洋灾害16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37亿元。2007年全年共发生13次台风风暴潮,较上年增加了4次,其中7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厂东省和海南省沿海。发生17次温带风暴潮过程,其中2次造成灾害,受灾严重岸段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山东省沿海。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87.15亿元。  相似文献   

9.
<正>风暴潮在世界自然灾害中位居首位,在人员死亡和破坏方面甚至超过地震。风暴潮灾害在我国也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中,登陆和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频数最高,我国沿海遭受台风风暴潮灾害最频繁、最严重。对风暴潮的研究对于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是国家海洋局908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子任务"海洋环境灾害"的部分成果,收集、整理了1949—2009年以来影响我国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49-2020年山东省风暴潮灾害资料,分析了山东省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49-2020年山东省共发生有详细记录的风暴潮灾害54次,从时间分布来看,4月是风暴潮造成死亡(含失踪)人口最多的月份,8月是发生风暴潮次数最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的月份。从空间分布来看,潍坊市发生风暴潮灾害次数最多,日照市发生台风风暴潮次数最多,死亡(含失踪)人口数最多,烟台市直接经济损失最重。整体上,山东省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有增加趋势,死亡(含失踪)人口呈现下降趋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存在高低振荡趋势,灾害风险仍不容忽视。分析结果可为沿海各地市开展针对性风暴潮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5日,受强冷空气和低压槽共同的影响,渤海、黄海北部形成4~5m的巨浪区,龙口外海的康菲海上石油平台实测最大有效波高4.8 m;渤海湾塘沽潮位站实测最大风暴增水173 cm,黄骅潮位站实测最大风暴增水176 cm.河北省、山东省、天津市沿海发生了较严重的温带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次过程是自2007年3月3日发生渤海黄海特大温带风暴潮海浪灾害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本文简要分析了风暴潮与海浪灾害的天气形势及海浪风暴潮特点,讨论了海洋灾害的成因,并就其灾后反思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89年以来我国海洋灾害类型、危害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9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危害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4种类型。我国海洋灾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年际变化很大;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是我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台风风暴潮影响范围广,灾情严重,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巨大;赤潮灾害有所上升;大型海洋溢油事件有上升趋势,形势严峻;海啸灾害发生次数少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乐肯堂 《海洋预报》1998,15(3):38-44
一、我国风暴潮灾害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在我国已发生的海洋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经济损失最重且危害最大的是风暴潮灾害(Le,1996)。在我国风暴潮是由两类天气系统所诱发。一类是由温带气旋(如江淮气旋、西南倒槽、渤海气旋和黄海气旋等)或西伯利亚—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洋灾害不断发生,使得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遭受严峻的挑战。在总结有关海洋灾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构建灾害损失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选取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用因子分析法对十个沿海省份2000年到2007年所遭受的风暴潮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综合得分找出了遭受风暴潮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和主要的损失因子,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沿岸海浪风暴潮耦合作用漫堤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海浪、风暴潮是重要的海洋灾害因子,过去人们主要对这些灾害因子本身进行研究,而对它们作用的承灾体研究甚少。实际上,只有它们作用的承灾体遭到破坏,才产生海洋灾害。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针对海浪风暴潮漫堤灾害,提出漫堤灾害的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式,为沿海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黄河三角洲示范区,根据漫堤程度,提出了漫堤灾害风险等级标准,并基于建立的海浪和风暴潮潮汐数值模式及长期预测结果,提出了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式步骤。对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主要堤段进行了多年一遇和典型台风过程漫堤灾害的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是:该区沿岸海堤在风暴潮水位下一般都不能发生水位漫堤现象,只有加上波浪作用时,才会出现海水漫堤;当发生五十年一遇的风暴潮、浪时,多数的海堤的风暴潮、浪漫堤灾害风险在3—4级,即有效波高的浪已爬上或接近爬到堤顶;9216和9711号台风所产生的风暴潮、浪灾害约为150—200年一遇的情况。从实际情况看,本研究中提出的漫堤风险评估标准、评估方法是可行的,评估结果为有效防减海浪风暴潮漫堤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蓝镜头     
人类面临着众多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洪水、泥石流、风暴潮等。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的首位,据统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王凤华 《海洋学报》1993,15(2):121-128
辽东湾顶部浅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水产养殖基地,同时这一带海底地质构造有良好石油、天然气开发前景.辽东湾顶亦是风暴潮多发性岸段.风暴潮对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有很大影响,百年来这一带曾多次发生风暴潮灾害,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15年7月19~30日发生的特大风暴潮,当时营口市内积水1m以上,可平地行船.  相似文献   

18.
风暴潮预报准确率首先决定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取西─西北方向移动的台风是主要的登陆中国并造成风暴潮灾害的台风。大约20─30%的台风以异常路径而移动,并在中国引起突然的大风、暴雨和风暴潮灾害。一般来说,这种风暴潮并不太严重。当然,某些突然东折的台风不登陆中国,也未造成灾害。本文讨论了几类异常路径台风和正常往西─西北移的台风移动机制以及所引起的风暴潮。  相似文献   

19.
风暴潮灾害一直以来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是对中国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建立一个准确有效的损失评估模型进行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 对风暴潮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2000—2018年中国东南沿海的琼、粤、闽、浙等省份记录较为完整的风暴潮灾害相关数据, 在综合考虑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孕灾环境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基础上, 建立起更为完整的风暴潮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相较于单一的BP神经网络, 本文在借鉴机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搭建了差分进化灰狼算法(DEGWO)优化的BP神经网络, 对样本进行训练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 通过DEGWO算法优化后的模型误差更小, 数据的拟合程度更高, 对比而言, 提高了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的精确性, 能够为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同时也为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管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预防海洋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5-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严重的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为预防海洋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