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举行了开国庆典,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诞生了,而苏丹履行了诺言,成为第一个承认南苏丹独立的国家。压倒多数赞成独立的民意,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态度,苏丹摆脱自身困境的考量,中国建设性的调解作用等,都是导致南苏丹独立进程能够和平顺利完成的原因与条件。南苏丹共和国的诞生是苏丹南方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自主选择。苏丹北南双方坚持和平选择,铸剑为犁,结束非洲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内战,和平进程开花结果的实践,为冲突不断的非洲大陆和平解决类似矛盾与争端,争取建立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的和睦关系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1,(10):40-41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Nile),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南苏丹、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全长6671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1,(17):62-62
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9日正式宣告分离,成立南苏丹共和国,首都为朱巴,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部自治政府主席萨尔瓦·基尔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相似文献   

4.
自独立以来,苏丹就一直是国际关注焦点。从冷战时期的南北内战,到冷战后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再到21世纪初的达尔富尔问题。前几年由于达尔富尔问题而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的非洲国家苏丹,今年又一次因为1月举行的独统公投及其分离结果,引起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1,(7):62-62
苏丹南部各政党领导人16日一致同意,把即将在苏丹南部地区创建的国家命名为“南苏丹共和国”。 苏丹南部各政党领导人16日在南部首府朱巴举行会议,南部自治政府副主席马沙尔在会后向新闻界发表声明说,各政党领导人在会上一致同意把“南苏丹共和国”作为新国家的名称,他们将在17日讨论新国家的国旗和货币名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简称尼日利亚),位于非洲西部东南隅,地处热带,国土由几内亚湾深入内陆,自然条件地域差异较大。自南向北可分为五个自然地理带(区),即几内亚湾陆棚浅海区、赤道雨林区、几内亚草原带、苏丹草原带和苏丹——萨赫勒草原带(北邻撒哈拉沙漠)。国土幅员广阔(92.38万平方公里),物产丰富,号称西非“天府之国”。民族构成复杂(250个),人口众多(9500余万,1985年),是非洲人口(占五分之一)最多的国家。受英国殖民统治达百年之久,1960年10月独立。经过二十几年建设,目前已成为非洲仅次于南非的第二经济大国。昔日适应宗主国的需要,片面开发国土资源,主要出口农林产品。独立后,对国土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使民族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有些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该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水资源缺乏,因而使北部非洲的许多国家成了沙漠之国,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等国的沙漠面积极其广大,其中尤以埃及最为严重,96%的国土是沙漠,因而其治理与开发对埃及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ArcGIS软件与DPS软件,结合世界银行数据库与《非洲统计年鉴》等,分析21世纪以来非洲跨国移民空间格局及其对FDI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目的地国、原籍国的跨国移民分别集中于北非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前者呈现以“摩洛哥-埃及-苏丹”为中心的集聚格局,而后者先以科特迪瓦最为集中,随后逐渐被南非所取代;北非地区FDI分布最为集中且增长稳定,南非、东非、西非和中非四大分区FDI较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平衡;相比基于原籍国的跨国移民,基于目的地国的跨国移民重心与FDI重心重叠性与一致性均较高,即基于目的地国的跨国移民对FDI吸引力更强,这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9.
<正>2月3—6日,第20届南非国际矿业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南非矿业部部长苏珊·沙班古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时表示,非洲矿产资源开发成本较低,非洲需要的是负责任的投资,不是急功近利的投资。矿业开发是长线投资,只有在矿业开发和发展中实现平衡的投资者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将矿业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联系在一起,才能推动非洲矿业健康发展。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土资源部科技合作司副司长白星碧在大会"非非洲政府论坛"上发言,他向与会代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非洲城市化的动因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的城市人口已经正在以年均超过4%的增长率增长,居世界首位,其中个别城市甚至还要高。对文献的回顾显示,贫困、非正规经济或类似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城市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结论是快速城市化是非洲政府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管理挑战。并且,要在致力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创造使城市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更有效中心的政策环境。城市必须是可控制的、适于居住的、以及经济上可望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2007~2011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数据和非洲43国的经济、人口、能源等数据,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地理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5项影响因素的主因子,并以中国对非洲各国的人均直接投资额为因变量,各主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国别选择和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与东道国的硬环境、城镇化、市场化有直接关系,与能源、市场规模的关系并不显著,这有效抨击了海外对于中国对非洲投资旨在资源掠夺的观点。此外,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各国的直接投资存在空间弱相关性,对周边国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就进一步促进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洲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地理格局差异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而非洲正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边缘,信息化的挑战源自边缘化与依附性并存。非洲面临贫困和数字鸿沟双重困境,使得信息通信技术在非洲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在综述了非洲信息技术项目进展和学者研究进展之后,从非洲东、西、南、北、中部5个地区分别选择3个信息化程度相对较好的国家,对比2000年、2008年两个时间点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情况,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在非洲的应用特点,并提出发展措施。得出结论:非洲的技术应用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地区,服务成本却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移动电话应用快于固定电话,互联网发展迅速但起点太低。因此,需要从政策、减贫、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在非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利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等数理分析方法以及借助ArcGIS软件刻画非洲入境旅游空间分布情况和构建非洲入境旅游重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分析非洲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情况。结果显示:从时间序列上看,2005—2016年间非洲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整体上呈现逐步收敛的态势,但区域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从空间分布上看,非洲区域入境旅游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地位差异性和空间聚集性特征,但空间区域差异逐渐弱化。研究期内非洲东部和部分岛屿国家入境旅游发展提升明显,而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是入境旅游的薄弱聚集区。非洲入境旅游重心的演变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在2005—2010年间,非洲入境旅游重心逐渐靠近非洲大陆地理重心,说明非洲入境旅游趋于均衡发展;在2011—2016年间折返向东南迁移,表明东、南部非洲旅游地吸引力增大、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向好。  相似文献   

14.
非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对于非洲大陆来说,"气候、生态与生计"(CEL)综合途径是通过整合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对多个机构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在非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非洲在实施CEL综合途径方面的需求及机会,提出了未来在中非合作框架下如何推动实施CEL途径的看法。主要结论是,非洲是实施CEL途径的重点地区之一;UNEP-IEMP已经开展了几项重大行动,为在非洲实施CEL途径打下了基础;但应在中国和非洲现有的合作机构、网络和项目基础上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未来关于CEL综合途径的中非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25 a 来非洲旱灾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对各国人口健康的风险,利用1990―2014 年国际灾害数据库(EM-DAT)数据对非洲干旱灾害发生次数、百万人口受影响人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其年际变化规律;基于灾害风险评估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抗灾能力4 要素,建立非洲旱灾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非洲旱灾的主要健康效应,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确定权重,对各国旱灾健康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大尺度环流异常的影响,非洲干旱灾害发生次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霍乱、营养不良作为旱灾的主要健康效应,主要与旱灾发生频次、影响人数、人口总量、获改善饮用水人口比例、获改善卫生设施人口比例、15 岁以下儿童比例、农村人口比例、政府稳定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有关。3)旱灾发生频次较高的地区危险性较大,对人体健康威胁较严重,而人口总量较大的国家对旱灾暴露量较大,增加了健康风险。改水改厕可提高饮 用水的卫生条件,既减小霍乱与其他水传疾病的流行,也对减少营养不良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稳定度高是国家防灾、抗灾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而农村人口比例、15 岁以下儿童比例为粮食不安全的主要脆弱人群,受灾害健康威胁相对较大。4)从西非马里、尼日尔向东延伸至东非之角的索马里,再向南至南非,因旱灾发生频率高、人口暴露量大、脆弱性大且应灾能力相对较弱,成为旱灾健康风险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16.
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统计和整理非洲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洲外商直接投资(FD I)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特点,引入吸收FD I业绩指数,采用变异系数计算模型,探讨了非洲FD I在空间序列上的差异,并对非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非洲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在波动中逐步提高,FD I流入量增幅较大,但其占世界FD I流入总额比重一直很低,且有下降趋势;非洲FD I的区域和国别差异均很大,但分布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洲石油生产与贸易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拥有丰富的能源,是世界八大石油产区之一。非洲石油储量及原油产量近十余年来大幅增长。非洲石油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的负向地区和滨海地带的沉积盆地内。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安哥拉是非洲的五大产油国。我们分析了非洲在世界石油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及与美国、欧洲的石油贸易形势。发现非洲石油工业水平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与中国的石油贸易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大国家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和推广集勘探、开发和融资为一体的“安哥拉模式”;加强与当地石油企业、欧美石油公司的合作;投资建设炼厂以降低成本和风险等加强中非石油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荒漠化”有关的定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全称为《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经过多轮政府间谈判,已就原则问题达成共识,准备年底由各国缔约国政府签约。作为缔约国,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和...  相似文献   

19.
张虎才 《中国沙漠》1996,16(3):241-245
对撒哈拉沙漠东北部苏丹境内东西方向36个样品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其粒度组成可分为10种不同的类型;粒度参数具以下特征值:MZ=1.34~2.43;标准偏差δI=0.51~1.43;偏度SKI有正有负,变化于-0.3~0.47;峰态KG=0.66~1.04。同时显示,绝大多数样品的频率曲线为多峰态,具有典型河流沙的粒度特征;不同样品及粒度分布形式在地域上无明显规律性。分析结果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东北部沙漠砂的形成与河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非洲粮食问题的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粮食生产与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其粮食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的非洲粮食问题主要是指其粮食生产、消费及其自给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时间与空间视角对非洲粮食此类问题的演化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时间视角上,考虑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非洲粮食问题表现较为典型,同时限于相关数据获取因素故,仅研究了1994-2007年,非洲粮食生产量、粮食消费量及生产性粮食缺口量的演化;空间视角上,从整体与区域两个层面,探讨了非洲不同粮食自给类型国家的空间差异及演化。最后提出解决非洲粮食问题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