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宏 《地理教学》2011,(22):6-8
新华社电(记者蓝建中)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11日发生该国有地震观测记录以来最高震级的里氏8.8级地震。日本专家认为,震中区域发生连锁反应,出现大范围多处断层错动,是此次巨震成因。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1,(9):63-63
13日中午,日本气象厅召开记者会宣布,11日下午发生的日本东北地区的大地震的震级由此前的里氏8.8级调整为里氏9.0级,为世界观测史上最高级别,令世界对这次地震的关注度再次上升。日本气象厅称,气象部门是在对本次大地震的各种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做出的震级调整。此次地震的震源区域位于北起岩手县近海南至茨城县近海的长约500公里、宽200公里的地域,地震是由大范围的连续断层现象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8,(6):I0002-I0002
中国地震局科考队员近日深入汶川8级地震极震区北川县城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发现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破裂带带从北川县城南1km处开始至北川县城中心吊桥附近,出露长约2km。该地震地表破裂表走向N-15-20E,北西盘抬升高度2-3m,具有较大的右旋分量。该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现证实,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映秀——北川逆断裂为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长度在180公里以上,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明显的右旋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4.
日前,美国、欧洲和埃塞俄比亚的72名科学家会聚一堂,准备利用地震探测法对非洲大裂谷缓慢的分裂活动进行一次科学测算,以确定非洲大裂谷会不会缓慢地分裂为海洋。 非洲大裂谷是世界上著名的裂谷之一,从红海一直延伸到坦桑尼亚,长达3500多公里,最窄处30公里,最宽处达2000公里。由于这一带是地球内部岩浆惟一溢出地面的地方,因而也是地球板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Ms7.0级强烈地震,诱发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等多个县区2500多处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但规模较小。天全县老杨乡汤家沟滑坡-碎屑流是此次地震诱发的最大一处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约有53万m~3的岩体自滑源区高速滑出。因剪出口下方山脊的阻挡作用滑体沿左右两侧发生分叉,此后分别沿春尖窝沟和干沟头沟高速运动,滑行约340 m和440 m后与各自沟谷侧壁发生撞击、爬坡解体为碎屑流,碰撞转向后继续向下滑行,总滑行距离约1.6 km,高程差约480 m。尽管关于芦山地震滑坡的研究很多,但对滑坡全过程动态模拟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滑坡现场调查,解析了汤家沟滑坡的基本运动特征和滑体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铲刮、堆积等现象,并基于DAN3D动力分析软件,采用Friction-Voellmy复合模型反演了汤家沟滑坡运动全过程,得到了滑体的堆积、速度分布以及铲刮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触发的绵远河流域崩塌滑坡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地震后ALOS影像自动提取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内的崩塌滑坡,结合野外调查共确定地震触发崩塌滑坡1 073处,面积48.5 km2.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浅层崩滑体;同时由于地震力作用强烈,触发了许多深层、高速、远程滑坡,并形成了大量的滑坡堰塞湖.汶川地震诱发的第二大滑坡文家沟滑坡就位于流域内,该滑坡是本次地震中滑动距离最远的滑坡.地震导致大量的碎屑物质堆积在沟道内或悬挂在斜坡上,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GIS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发震断层的控制,流域内的崩塌滑坡受到了映秀-北川断裂和江油-都江堰断裂的双重影响,主要分布于两断裂上盘的一定范围内;地层岩性影响着地震滑坡的类型,岩浆岩、白云岩等硬岩主要发育浅层崩滑体,而上硬下软的地层多发生大型滑坡;大部分崩塌滑坡都发生在海拔1 000~2 000 m的高程内;坡度是崩塌滑坡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大部分崩塌滑坡发生在25°~55°的范围内;坡向对滑坡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背靠震源(发震断层)方向的斜坡比面向震源(发震断层)方向更容易发生滑坡.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0,(1):60-60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中位于瓦努阿图桑托斯岛的卢甘维尔以北355公里处海域,震源在地表以下10公里处,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尚未发布海啸警报。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4,(1):71
<正>世界上大部分黄金来自石英脉系,这种矿脉是30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地球深处大量炽热的、富含矿物质的水在流过地震断层时,会沉积下来形成黄金矿脉。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自然》等网站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这一过程几乎瞬间发生,约在十分之几秒内。新发现不仅能帮人们勘测金矿,还有助于提高地震预测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7日的《自然·地质科学》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震学家戴恩·威瑟利。戴恩·威瑟利介绍说,这一过程是沿着"断层割阶"发生的,断层割阶是与岩石主断层线相连的一种斜向的拐折  相似文献   

9.
阿尔泰山位于新疆最北部,呈北西向横贯苏、中、蒙三国,在我国境内为其中段南坡,长约450公里。本文讨论范围是山前断裂以南,额尔齐斯断裂以北的带状区域(图1),南北宽30余公里,最窄处仅10公里。本区面积虽小,但第四纪构造运动表现明显,颇有特色。本区地处阿尔泰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与准噶尔地块的交接部位,这  相似文献   

10.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评估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20日0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地形条件复杂,地震烈度大,使得震区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在强降雨等叠加等条件下,次生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加剧。本文收集了震区地形、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地震烈度分布、历史灾害、降雨以及卫星影像等资料,对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评估:① 地震力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② 不同降雨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③ 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圈定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高危和需要重点监测防范区域,为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中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地衣形态量计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种不同的具体量计方法及其在同震滑坡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指出将该方法应用于同震滑坡研究中,可以帮助提供地震时间、震中、地震频度、地震影响范围和地震断层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2.
陨石     
《西部资源》2013,(2):57-57
"不久前,降落于俄罗斯境内的陨石引起了世界极大的关注。这颗陨石进入大气层之前重约10吨,进入大气层后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坠落,并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公里处分解。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1908年也曾遭陨石撞击,造成2000多平方公里面积被严重破坏。本期将对陨石的相关知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可可托海——二台活断层(简称二台活断层)陡坎剖面形态学及年代学的研究表明,该断层发生过两次以上8级左右古地震,古地震复现期平均为150多年。第四系断层陡坎的平均剥蚀速率为0.083°/α。  相似文献   

1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我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处,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风景区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特征及活动性,历史地震活动,震源错动类型的分析,为地震构造环境评价、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科学依据.了解断裂带的地震活动规律,对研究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进行分段.  相似文献   

16.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_S6.0级地震。对震中双河镇开展野外应急调查,查明了此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开展了环境噪声测试。调查发现,此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路基破坏(沉陷或隆起)、屋基沉降、地表裂缝或塌陷、粉土液化等类型,且地质灾害主要沿北西向、北东向两条断裂地表破裂带沿线分布;地震诱发斜坡场地动力效应产生的崩塌、滑坡规模较小且发育密度较低,断层活动导致地表同震破裂产生地表裂缝、塌陷及喷水冒泥砂等震害;典型灾害点的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放大系数高于一般测试场地,且以高频放大为主(10 Hz),与斜坡靠近活动断层带附近的高频振动产生共振效应导致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区测点的南北分量(NS)放大值普遍高于东西分量(EW),具有明显的方向效应,与调查区开挖公路边坡所形成的临空方向密切相关。调查结果可为震区的灾害评估、震后救援、灾区重建和灾害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锦州城北偏东直线距离约20公里,顺锦义公路北行至八角台西折,交通距离约计25公里处有一山。其主峰相对高度约150米,环行山一周约有3000米。山势险峻,有鬼斧神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临行前出变故 若羌河总长约180公里,发源于海拔6163米的 阿尔金山冰山之上,向北流入不敷出台特玛湖。 赵子允此次所穿越的"魔鬼谷"就位于若羌河的 中游,长约90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在2000米至 4500米之间。该峡谷中气候多变,暗河密布,猛 兽毒蛇出没频繁,因而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 谷"。  相似文献   

19.
陈多 《地理教学》2010,(10):29-31
一、救灾项目概况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深切割的四川省龙门山高山峡谷区发生Ms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北川-映秀断裂是划分高、低龙门山现代地貌的边界,地形高差极大。在高震级地震导致的强烈地面振动和地表破裂错动的共同作用下,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学》2008,(12):44-45
按照板块大地构造学说,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岩石层中。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而变形时,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贮存在岩石中,直至在某一点累积的形变超过了岩石所能够承受的极限时,就会发生破裂,或者说产生了地震断层。破裂时,断层面相对着的两侧各自回跳到其平衡位置,贮存在岩石中的弹性应变能便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