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6,(8):47-47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称,地球的热带地区自1979年以来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一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对峙 1959年5月7日下午,英国小说家、科学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讲演,将自己3年前发表在《新政治家》杂志上的“两种文化”作了扩充和淋漓尽致的发挥,进一步表达了对“两种文化’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和对峙的极度担忧。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6,(8):48-48
美国科学家在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指出,他们在研究基因变化与气温升高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全球变暖正在对一些动物的进化产生影响。科学家已经在松鼠、鸟类和昆虫身上发现一些可遗传的基因变化,这些变化似乎是为了适应正在变得越来越热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学苑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迄今已过了12年,该书基于《地理知识》(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当代地理学家专访栏目"汇编成集。岁月流转间,其魅力历久弥新。品读该书,不仅可以感受到老一辈地理学家们的高风亮节,而且能够窥见源远流长的中国地理科学是怎样追赶上世界潮流而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壮阔历程。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6,(8):45-45
以色列科学家通过最新考古发现认为,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1000多年前。这一发现不仅使早先人类确认的农业生产开始年代大大提前,而且更新了人们过去对人类如何从游牧时期转变到从事农业生产时代的一些认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9,(1):48-48
三峡库区的消落带湿地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经过合理开发利用,与周边环境度过磨合期后,不仅能优化当地环境,形成新的生态平衡,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主任陆健健教授、何文珊博士与美国、重庆大学相关学者,在对三峡库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题为《中国的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优化中》的论文,并于近日在世界顶级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9,(3):48-48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通过分析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光谱仪的观测数据,他们在火星表面探测到了大片含碳酸盐的岩石。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5,(10):48-48
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说,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在最近30年中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这一变化显然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7,(1):47-47
德国科学家在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目前人们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未来海平面上升程度估计不足。根据最新推测,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到2100年,海平面最多可升高1.4米。  相似文献   

10.
《地理科学》创刊14年来,从立足国内,面向全国,到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办刊指导思想,总结了经验,阐明了主编黄锡畴教授在《地理科学》和《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创刊与办刊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1,(19):64-64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刊文指出,野生动植物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应对气候变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战略意义重大.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部署了大科学研究计划,旨在为抢占未来北极地区战略先机奠定基础.掌握重点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大科学计划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此,以2013年以来美国发布的2个北极5年大科学计划(《2013—2017年北极研究计划》和《2017—2021年北极研究计划》)为例,...  相似文献   

13.
丁尧清  陈红 《地理教学》2011,(14):59-61
近来接连看到了3篇文章介绍美国《科学发现者》教材及其对中国学校地理教育的启示,收获很大,也有不同意见。这里结合我们在编辑和教学工作中对于美国学校地理教育的了解,谈点看法,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4.
陈婵  朱竑  杨蓉 《地理科学》2023,(3):434-444
重点刊物刊文是反映学科总体发展、内容结构、技术方法与机构分布的主要表现方式。以中国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内综合性刊物《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为来源,选取其中193篇地理学研究论文为数据,通过VOSViewer软件和可视化结构图结合的分析方法,从载文数量、发文作者、引用情况、研究机构、热点主题和研究方法,以及时空间尺度特征方面对地理学相关领域2001—2021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刊载的地理学论文呈现如下特点:(1)载文数量逐步增加,并呈现自然地理、GIS与遥感科学相对凸显,而人文与经济地理相对弱化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主要研究单位与学者相对集中,未能及时反映出学科发展新动向;(3)研究热点聚类表明传统地理学主题与新技术方法的结合已形成庞大的研究体系,与《地理学报》期刊相比呈现出明显错位;(4)研究方法上,自然地理与GIS、遥感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主流,但人文与经济地理有待进一步与技术方法相结合;(5)论文研究的时空间尺度跨度大,更偏向中观、宏观层面的分析,微观层面视角的地理学研究成果目前尚未在该刊出现。总体上,现有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地球科学系统内部对地理学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22日出版的美国 《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 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 究员周忠和与张福成的一篇题为 《中国早白垩世一件早成性鸟类 胚胎化石》的论文,报道了一件 发现于辽西地区鸟类胚胎化石, 称其代表了迄今发现的时代最 早、保持最为完整的鸟类胚胎化 石。  相似文献   

16.
夏志芳 《地理教学》2019,(10):1-1,25
一、背景介绍浙江教育出版社多年来致力于为我国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读物,其中引进出版的美国科学教材系列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2008年引进的《地理:地质学、环境与宇宙》就是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系列丛书中的一个品种,为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丰厚素材和先进理念。近年来,该出版集团对该系列丛书进行了修改与再版。而2017年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对高中地理的课程及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正需要国外教材的借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地球科学:地质学、环境与宇宙》(第二版)。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1,(5):63-64,58
是什么改变了人类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又是什么引领着科学研究的方向?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近期推出专辑,请生物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物理学、天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权威科学家发表看法,那些导致他们投身其中的科学世界发生天翻地覆变革的伟大“灵感”究竟是什么?同时也包含了科技编辑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8,(9):46-46
美国科学家7月3日发布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今年1月第一次飞掠水星所得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揭开了天文学界多个长期探索的谜题。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开辟了专区,刊登了科学家有关水星观测的11篇论文。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守春先生的大作《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以下简称《新解》),于2113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郦道元是中国北魏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具有重要的地理科学、历史科学以及文学价值。明清以来对《水经注》的研究繁盛,以至形成了一门"郦学"。《新解》一书就是"郦学"园地里绽放的一朵新花。那么,《新解》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资料集锦     
正古生代大气含氧量得重估《自然·科学报告》杂志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课题组的一项最新发现,早在4.23亿年前的志留纪,地球上就出现了身长1.2米的"海洋霸主级"大鱼。这种新生物比那个时期已知的其他脊椎动物都要大许多。在这项研究之前,人们认为找不到早于3.8亿年的大鱼化石,因为那时候大气的氧气浓度太低,限制了生物体型发展,但新发现驳斥了这种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